解救英军大兵:英国-伊朗外交拉锯战

2007-05-14 15:05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12期
关键词:贝克特被扣布莱尔

李 鹏

在强硬中寻求妥协之策,僵局的和平解决可以期待。但是,这场危机进一步显示,伊朗与西方的对峙正在进一步加剧,伊朗核危机依然剑拔弩张

3月23日下午,即将到来的轻松周末一下子沉重起来——至少对英国外交大臣贝克特来说是这样的。当时,15名英国海军官兵刚刚在波斯湾被伊朗扣押。

8名英国水兵和7名海军陆战队员来自导弹驱逐舰“康沃尔”号。当地时间23日上午,他们分乘两艘小艇,登上一艘挂着印度国旗的商船,检查该船是否走私汽车。10点多时分,英国人下船准备返回时,愕然发现已被数条伊朗舰艇包围,迎面而来是伊朗革命卫队的枪口。

贝克特紧急召见伊朗驻英大使,要求伊朗“立即放人”;伊朗外交部也同时召见了英国驻伊大使,抗议英国海军“非法进入”伊朗水域,要求英国道歉。双方各执一词,话越说越僵。

水域争议

英军到底是否进入伊朗水域?这是英伊两国争论的焦点。英国国防部声称,英军是依照联合国安理会1723号决议和伊拉克政府的要求,在伊拉克水域进行巡逻检查。

最初几天的斡旋无济于事,危机在3月28日陡然升级。28日,是英国首相布莱尔在议会的答问时间。布莱尔向议员确认,“事发地点在伊拉克水域”,“扣押英国士兵是不正当的,是完全不可接受、错误和非法的。”

作为佐证,英国国防部出示了地图、卫星照片和坐标等资料。外交大臣贝克特也在议会宣读一份声明:“除了就扣留事件进行双边斡旋外,立即冻结两国其他官方双边事务,直至被伊朗扣押的英军获释。”布莱尔表示,“是时候向伊朗加大外交和国际压力了。”

伊朗一方面反驳说,从英军船只上获取的全球定位数据显示,他们当时位于伊朗水域;另一方面,伊朗在电视台播放一段被扣英军的录像,其中被扣的惟一女兵费伊•特尼公开认错,说“很明显是我们侵入了伊朗水域”,并表示逮捕她的人“非常友善”。

这段录像让英国政府非常愤怒。外交大臣贝克特谴责伊朗的做法“完全不能接受”“可耻和残忍”“是利用被扣英军做无耻的宣传”。

伊朗没有理会英国人的恼怒,又先后公布了女兵特尼的3封公开信,并在电视台先后播出另外3名英国官兵的认错录像;而到了4月2日,伊朗更是宣布,所有15名英军都已经认错,并被录像。

录像播出后,英国的体语、笔相和心理三方面的专家忽然走俏,他们纷纷在电视上对录像中英军的身体语言、心理状态,以及特尼三封信的笔迹进行分析,结论是:他们被迫认错,很明显是根据别人指令行事。

英国人坚信,被扣英军认错是迫不得已,而家人则高兴看到他们“强壮和坚定”。

真正让英国政府感到不安的,是伊朗“录像攻势”的隐含信息。最先播放录像的是伊朗的阿拉伯语电视台,而不是主流的波斯语电视台;女兵特尼认错的时候,戴着穆斯林式的头巾;特尼在分别给英国议员和英国人民的信中,都质疑英国的伊拉克政策,称自己是布莱尔和布什伊拉克政策的替罪羊,呼吁英国从伊拉克撤军。

英国人明白,伊朗一方面是想凝聚阿拉伯世界对西方世界的反抗力量;另一方面,也是在戳布莱尔的痛处,使问题复杂化。

解决之道

面对伊朗接连的“录像攻势”,英国除了表示愤怒以外,显得有点束手无策。布莱尔政府转而将危机国际化,寻求国际社会和盟友的支持——事后证明,这很难说是个好主意。

3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应英国要求,对英军被扣事件表示“严重关切”,并呼吁伊朗准许英国外交官探视被扣人员,但该声明措辞温和,没有要求伊朗立即放人。

实际上,英军被扣押的时间本身就值得玩味:恰恰是安理会24日就伊朗核问题通过第1747号决议的前一天。1747决议已经加大对伊朗核计划的制裁,让安理会在一周之内再度“敲打”伊朗,只能是英国的奢望。

英国转而寻找欧洲盟友的支持。欧盟领导人先后表态“站在英国一边”,欧盟外长在德国会晤后,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要求立即放人”的声明。但是,作为伊朗的最大贸易伙伴,欧盟并没有如英国所希望的那样,威胁冻结价值140亿欧元的对伊出口。

美国则是英国坚定的支持者。美国国务院前副发言人、现美驻英使馆的高级顾问亚当•厄立对本刊记者说,“美国支持盟友英国,不管英国想干什么,我们都会帮助,但我们不会直接介入。”

事实上,美国这个伊朗的老冤家介入只会使情况更糟。美国总统布什称伊朗“不可原谅”,并且用“人质”一词来称呼被扣英军。伊朗外长穆塔基称,英国寻求第三方支持无益问题的解决,特别是美国总统支持英国政府的任何言论都“将使局势恶化”。

到目前为止,英国政府并没有将被扣英军定性为“人质”,英国各大主流媒体也尽量少提“人质”一词,主要用词还是“俘虏”。毕竟,“人质”一词让人想起“美国人质事件”,除了自我加压,对化解僵局毫无用处。

伊朗学生1979年占领美国驻伊朗使馆,将使馆人员扣留长达444天,导致美伊关系破裂,也使美国总统卡特竞选连任失败。让布莱尔稍感安慰的是,政府对危机的处理方式,到目前为止得到了英国各界的理解。最理想的方案是,英国派出特种部队成功营救被扣英军,布莱尔和工党的声望将借此大振。但是,美国人当年在伊朗没有做到的事情,以英国目前的能力,这同样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最糟糕的局面是,英伊僵局难解,最终导致军事冲突;或者外交努力无果,伊朗长时间扣押英国海军,对即将离任的布莱尔和正在失去民心的工党政府来说,后果都是灾难性的。

寻找台阶

2004年6月,差不多在同样的位置,8名英国海军被伊朗因为同样的原因扣押。不过,当被俘英军在电视上公开认错后,关押了3天就被释放。

这一次英军被扣,似乎不同以往。一方面因为内贾德总统更为强硬,另一方面也因为美国早就筹划“修理”伊朗,波斯湾上空已经战云密布。人们担心这场危机演变为又一场“伊战”的导火索,全球原油价格为此升到了6个月以来的最高。

当布莱尔对危机“保持决心和耐心”时,美国的鹰派一直在鼓动英国诉诸武力。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博尔顿就认为,英国处理危机太软弱,“令人同情”。英国民众也希望政府强硬,英国《星期日电讯报》的调查显示,虽然有48%受访者认为英国不应动武,但也有52%的人支持立即动武或是最终武力解决。英国驻伊使馆一度遭遇伊朗学生的包围示威,场面火爆。

不过,在英伊互相叫板10天后,局势忽然柳暗花明,出现了缓解迹象。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拉里贾尼4月2日接受英国电视四频道采访说,“没有必要对他们(被扣英军)进行审判。我们优先考虑通过外交渠道解决纠纷,除非英国政府不愿这么做。”

伊朗还表示,不准备在电视上播放所有英军的“认错录像”,因为英国的立场已经出现了“积极变化”。英国外交部回应说,英伊之间虽然有分歧,但“我们有共同的愿望,优先考虑双边磋商,寻找外交解决”。布莱尔的发言人表示,“幕后接触一直在进行”。据悉,危机发生后,英伊两国通过彼此使馆,秘密的会晤磋商没有中断。

拉里贾尼还建议,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英军是否进入了伊朗水域。确定英军是否越境看似是僵局,却并不是死局。担任过英国驻外大使的专家克雷格•默里就撰文指出,伊朗和伊拉克领海边界从未明确界定,暗示英军是否越境可模糊处理。

实际上,从一开始,英伊双方就在强硬的同时,不断释放出积极信号。伊朗播出认错录像的同时,曾主动表示要释放女兵特尼;英国在寻求国际支持时,国防部长布朗也屡屡强调双边磋商在继续;伊朗逐渐不再坚持英国“道歉”,而是让英国“保证不再重犯”;英国拒绝道歉,但外交大臣贝克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表示发生这种事所有人都会“遗憾”。

在强硬中寻求妥协之策,僵局的和平解决可以期待。但是,这场危机进一步显示,伊朗与西方的对峙正在进一步加剧,伊朗核危机依然剑拔弩张。

猜你喜欢
贝克特被扣布莱尔
寻找开心的办法
贝克特与乔伊斯两位文学大师的交集
诺贝尔奖得主贝克特的谜团
《诗集:贝克特全集1》
这一天,我真紧张
布莱尔生财有道:合影收费180英镑
被扣军机昨日飞离印度 中国军方批驳恶意揣测
本 期 导 读
小区谋杀案
布莱尔的心脏病远比政府公布的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