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勇
在伊拉克危机重重的街道上,一名美国士兵手持小型屏幕:聚精会神地研究着前方侦察设备传回来的即时图像,在他身后是一队准备开始在这一地带巡逻的海军陆战队员。这名士兵手上的这套小玩意儿被称为“天使火”(Angel Fire),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试验阶段的侦察武器。
“天使火”由低空小型侦察机和多个地面接收终端组成。在侦察机上有一个鸟眼镜头,它会拍下道路两边可疑的爆炸物和潜伏的武装人员,拍下的画面可以及时传输到士兵手持的接收器上。与现有的侦察设备相比较,“天使火”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的画面,随时可以放大可疑之处进行研究。“天使火”还能同时向上千个终端提供图像传输,同时还可以被重复播放,这种功能是现有的任何一种侦察设备所缺少的。
虽然功能领先,但“天使火”却差点夭折在试验阶段。2006年底,负责研发“天使火”的海军陆战队和空军向驻伊联军司令部提出了战场试验的请求。在联军司令部研究数周后,试验请求竟然被驳回。负责评估的陆军科技军官福尔茨认为“天使火”的功能被夸大了。他建议海军陆战队换用“不落鹰”(Constant Hawk)来执行战场侦察任务。
“不落鹰”是2006年美军的十大发明之一。虽然同样由侦察机和地面接收终端组成,但“不落鹰”拍摄的图像更为复杂,需要专业的分析人员判读。每套“不落鹰”的造价高达1800万美元,比“天使火”的450万美元造价高出了3倍。不过,“不落鹰”是由美国陆军研制,对“天使火”执行评估作业的福尔茨也因为研制“不落鹰”曾获得过陆军的嘉奖。
正是由于“不落鹰”的陆军血统,海军陆战队力推自己研制的“天使火”。陆战队的采购军官朱托巴(Chudoba)力主加快“天使火”的试验和部署。按照海军陆战队使用要求改造“不落鹰”的时间是18到24个月。“天使火”如果能够提前部署,“陆军就无法剥夺海军陆战队拥有自己先进侦察武器的能力”。为了推动“天使火”的开发,海军陆战队还成功地游说了美国国会议员。在2006年年底的一份声明中,密苏里州参议员吉特·庞德(Kit Bond)公开支持“天使火”,称“‘天使火遇到了官僚部门的阻碍,这种阻碍会影响前线官兵的安危”。
陆军与海军陆战队的纷争最后在拨款部门得到了平衡。作为专门应对路边炸弹的军方机构,路边炸弹防御联合组织(JointIED Defeat Organization)每年要投入40亿美元用来应对路边炸弹的威胁,其中14亿美元用于侦察设备。在2007年的拨款中,“天使火”项目从路边炸弹防御联合组织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经费,“不落鹰”也获得了8400万美元的资助。按照该组织发言人克莉丝汀·德弗里斯(ChristineDevries)的说法,“‘天使火与‘不落鹰并不存在竞争关系,它们是不同的项目,虽然有相同的侦察目的,但能很好地进行互补”。
获得了足够的经费之后,“天使火”于2007年3月出现在伊拉克战场上,开始了9个月的试验评估。在“天使火”项目负责人马克·鲍文中校(Lt.Col.Mark Bowen)的口中,曾经的纷争也不见了踪影。他在2007年10月公布的声明中指出,“无论现在还是过去,‘天使火和‘不落鹰之间没有冲突,海军陆战队、空军和陆军的项目共享信息,彼此互补”。
也许,对于海军陆战队来说,只要“天使火”在战场上能够“火”起来,其他的争论也就不重要了。
责任编辑覃福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