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甩开中兴悠然领跑
据华为副总裁胡勇透露,华为2006年实际销售收入达88.9亿美元,合同销售额为110亿美元,同2005年相比增长超过50%。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其主要竞争对手中兴2006年合同销售额没有突破500亿元,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在两巨头业绩最接近的2003年,华为合同销售额约为中兴的1.25倍,而在2006年这个比率达到了2倍多。
据悉,华为3级以上干部在春节前集中赶赴华为总部受训,厉兵秣马,宣誓开拔,并将2007年营业收入目标锁定在150亿美元上。
铁腕治军,单子在谁的手上丢掉谁立马下课,外加惨烈异常的价格战,万骨堆中华为立威。不过我们更希望中兴能给华为更多的竞争感,毕竟中国企业的脸面不能只靠一个企业来支撑。
“铁娘子”让位 达能移情
2007年1月,55岁的王佳芬宣布辞去光明乳业总经理的职务,留任公司董事长。这标志着强势的“铁娘子”时代已经过去。作为光明外资股东达能的强有力支持者,王佳芬的退居二线,也使得达能在光明的前景变得模糊不清。
达能对此似乎早有预感,他们开始瞄上蒙牛,于2006年12月中旬和蒙牛成立了合资公司生产酸奶,似乎把重心移到了民企蒙牛身上。达能此前曾给光明带来了技术和管理上的升级。在技术上,达能带给光明冷链的概念和技术,但是光明酸奶菌种研发的核心内容一直被达能牢牢地掌握在手里。如果达能从光明乳业中抽身投奔蒙牛,令光明引以为荣的领先技术则变得不那么珍贵而有杀伤力了。
持有光明乳业股票的同志们注意了,在光明乳业年报出来之前,可以减持光明乳业的股票。
杨澜首次接拍商业广告
2007年1月29日,杨澜正式透露以高达7位数的酬劳代言南山乳业。这是杨澜首次接拍商业广告。当媒体问及是否是因为卖掉阳光文化股票之后,筹办的新公司出现资金周转问题,才出来接拍广告?杨澜坚决予以否认,真实原因是南山乳业是杨澜主持的《天下女人》节目2007年全年的冠名单位。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经济危机,杨澜还主动透露,其公司已成功收购了世界第三大手机游戏商Upstart,收购资金高达1亿美元。
历史可以证明杨澜是位非常优秀的主持人,也可以证明杨澜+吴征是一对相当厉害的资本运作高手,但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她是一位好的管理者。收购Upstart是否能够补充这样的证明呢?
明基(中国)的正向影响
2007年1月11日,明基“蝶舞迎春到海南”策略发布会上,明基中国营销总部总经理曾文祺首次披露了明基(中国)2006年度业绩报告:销售额成功突破40亿元人民币,达到41亿元,而在2001年这个数字是18亿元。LCD全年销量顺利突破140万台,较2005年猛增135.3%,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二;光存储产品连续6年蝉联市场占有率第一;而其新兴的利润增长点也表现不俗,投影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跃居前三。
这份成绩单足以平息此前对于明基(中国)的种种质疑。更重要的是,德国的研发中心撤销后,明基(中国)将扩建其在苏州的研发中心,并赋予其更自主地针对中国市场特点进行研发工作的权力,这对于明基(中国)来说应是相当正向的影响。
中国市场的高成长性,已经成为巨头们的天然避风港,哪怕风云变幻,只要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优秀,那么其全球业绩仍可期待。
“涂景新案”的戏剧性收场
3年前,原江西省新大地实业发展总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涂景新因贪污、挪用公款被判死缓。3年后,又戏剧性地被改判无罪。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湛中乐表示,1988年以前,对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不平等的待遇,是“红帽子”企业之所以频频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著名法学家江平特别提醒要注意现在有人为的“法律陷坑”——“某些违法的现象,我们国家执法机关长期不追究,形成了行业的潜规则。这种潜规则一旦构成了,当提出要重拳出击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法律陷坑。”
这场历时3年才盖棺定论的“复杂官司”折射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与国企间复杂的法律与产权关系。
路劲军团鲸吞顺驰中国
曾取得顺驰股份认购权的香港上市公司路劲基建及其伙伴,2007年1月与顺驰签署一份新协议,根据新协议中约定的多项期权,路劲及其伙伴将于交易完成后,持有顺驰股份从55%上升至94.74%。而孙宏斌持有顺驰其余5%左右股权。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不足20亿元就能收购一个顺驰这么大的开发企业,也说明孙宏斌曾经面对的资金窘境,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孙宏斌淡出顺驰,成为名副其实的顺驰小股东。
一家行业根基尚浅、资本积累有限的新锐房企,在爆炸式增长的表面下所承受的资金和管理压力到底有多大,从这一事件中亦可略知端倪。
家乐福首家独资店关门
2007年1月下旬,家乐福西安北大街店正式闭门谢客。该店是我国零售业全面开放后,家乐福第一家独资经营的分店。而本次关店则是家乐福到中国开展业务12年来第一次关店。
家乐福自1995年进入中国大陆后,一直处于我国大卖场行业领头羊的位置,到2006年底已经开出92家门店,2006年营业额超过200亿元。12年来,家乐福在中国大陆市场所向披靡,所到之处必令本地同行们叫苦不迭。近年来,由于受到本土企业的挤压,家乐福先后退出了中国香港、日本、韩国等部分亚洲市场。
家乐福初入中国,业内人士一片惊呼,大叫狼来了,中国本土零售业不堪一击云云,现在呢?狼也总有怕群羊的时候。
航空三巨头2007年有巨变
2007年2月,有关国家将向三大国有航空公司注资的消息不胫而走。据传,注资总额160亿元,南航、国航和东航将分获3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南航、东航还将额外获得36亿元、34亿元补贴,用于补偿早年并购西北航空和北方航空而背负的债务。
与此同时,业内也有“将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合为一家”的主张。其中一个大胆的构想是,先由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一个航空控股总公司,取代目前的南航集团、中国航空集团和东航集团,成为三大航空公司唯一的控股大股东;下一步,由航空控股总公司收购三大航空公司的流通股,予以“私有化”;最后,将三大航空公司合并重组为一家国有航空公司,再整体上市。
三合一的航空巨无霸愿景实现起来相当的困难,一方面是既得利益者的阻挠,三合一后谁当老大估计就得吵半年的;另一方面,在日益高涨的反垄断浪潮中,谁能顶这个牛?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出台
国务院于2月1日审议并通过《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该《条例》对信息披露作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并规定企业资金、财务等数据信息,必须由会计、律师事务所公证方为有效,一旦出现披露信息不当或披露虚假信息,并造成加盟商亏损的,特许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对于夸大广告宣传、宣传虚假广告的特许经营企业,《条例》也制定了相应的惩罚机制。预计违规企业将处最高3万元的罚款,侵犯知识产权的,还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据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底,中国特许体系数量达2320个,加盟店16.8万个主要涉及行业是经济型酒店、家居用品、汽车售后市场服务及旅游体育休闲健身等4大类。
中国的特许经营形态都存在10年了,怎么才颁布这样的管理条例啊?不管怎么说,总算是颁布了,这也是进步。
两个针对非公经济的自相矛盾的规定
2005年底出台的“非公经济36条”,鼓励与支持“非公经济”进入到垄断企业之中;另一方面,2006年12月出台《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明确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显而易见,这两个针对“非公经济”的规定是自相矛盾的。而在这两份对立文件的夹缝中,民营企业进入到垄断行业的梦想几乎等同于一个幻影。
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私营企业税收总额3495.2亿元,占全国企业税收总额的比重为9.28%。在世俗的眼光里,人们对“非公经济”更多的还是持既鼓励又防范的心理。如此一个矛盾的心理,或许能更好的解释两大文件自相矛盾的深层原因。
民营企业遭遇“玻璃门”现象恰到好处点出了“非公经济”在整个社会中的尴尬地位。
[编辑 陈 力]
E-mail:chinacbr@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