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斌
在早已逝去的记忆里,1961年10月23日被认为是世界最接近灭亡的日子。这一天,美国与苏联的两支庞大舰队相遇在古巴附近的外海上,在相遇之前,拥有这两国最高权力的领导者都下达了“不惜一战”的命令。在很多人看来,那场代表着东西方阵营最直接对立的“古巴导弹危机”是世界最危险的时刻,在那场千钧一发的对峙中,如果有人因无法承受庞大的压力而进行了错误的行为,世界历史从此将被改写。也因为世界的命运如此危险的被一大群不知名的人操在手中,代表这个世界危险程度的美国“世界末日钟”在冷战期间,一直处于最接近终点的状况。
今天,这些昨日的记忆已经远去,尽管有些人在看到那段历史时,依然会背脊发凉、脸色惨白,但冷战之后持续安定的世界环境,还是让所有人都相信,世界总是在变得越来越安全,人类的理性总会战胜欲望的魔鬼。
但事实上,我们常常被表面的繁荣所蒙蔽,在思想卓越的人看来,今天资本主义盛行,物质主义至上的时代,并不比炮火横飞的年代更加安全。历史不会重复昨日的道路,但却可能选择新的危险方向前进,而现在的方向,便是世界过于资本化、全球化带来的新经济危机。
在最新出版的《当企业收购国家》一书中,来自英国的诺瑞娜·赫兹道出了世界让我们惊悚的另一面。她认为:“21世纪的国际政治越来越与领土利益无关,而与经济自由和市场占有率有关。现在最大的一百家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20%的资产。全球前100大经济体中,51个是企业,只有49个是国家 。通用汽车和福特的销售额比非洲整个撒哈拉以南地区的GDP还要高,IBM、英国石化(BP)和通用电气(GE)的资产额超过大多数小国的经济能力,美国最大的连锁零售商沃尔玛的营收超过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包括波兰、捷克共和国、乌克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
这就是自由化经济带来的双刃效应:它在给全球消费者提供统一的服务时,同时也因它的过于庞大,使世界重新处于不安全之中。“跨国公司由于自由化政策,现在得以在发展中国家投资,成为少数真正获益的人。第三世界国家政府为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或组合式投资(过去几年来由于外援减少,外资也就越显重要),常常进行所谓‘底线竞争(race to the bottom)的大跳水:放松管制或去除法令、降低薪资、削减社会福利,默默地让大量企业制造社会骚动。退休金减少、健康医疗费减少”
很显然,过去的几十年,是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时期,但它创造的价值并未惠及所有人,而只是让小部分人受益。现在,世界的两极分化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而传统分析忽略的是,自由市场政策的诉求和最后产生的结果,是可能将人口两极化扩大到令人无法接受的程度的”,而那个时候也会是世界新的危险时刻,如诺贝尔奖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说的“粮食满仓也可能发生饥荒”的悲剧便可能发生。
这样的事实对于很多中国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会觉得相当遥远,但事实上,很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零碎事件,已经在指向“企业收购国家”后的可能答案了。2006年9月发生的富士康状告《第一财经日报》两记者的事件,根由便是企业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后,对挑战它霸权的个体的一种自然攻击行动。而在《当企业收购国家》一书中所记载的例子告诉我们,这样的事情在今后可能会更多。
在2006年最引人注目的畅销财经书《世界是平的》中,美国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将这个世界形容成一个平坦的世界,他认为世界变成平的以后,将带给所有人前所未有的利益,而这本最新上市的《当企业收购国家》却将答案指向另一种结果:地球可能还是圆的好。这对于很多正处在全球一体化兴奋中的人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