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我国内部审计风险的含义、成因及防范措施进行了论述。
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内部审计普遍存在审计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内部审计工作必然陷入一种被动和无所作为的困境,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一、内部审计风险的含义
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审计理论界所研究的关于审计风险的理论体系同样适用于内部审计。所谓审计风险,是指审计组织或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受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审计结论与客观事实在一定程度上相背离,从而受被审单位及有关负责人指控并遭受某种损失的可能性。
二、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机构,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本单位实现经营目标服务。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外部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本单位利益的限制。就内部审计的实质而言,它只是企业的管理手段之一,只是服务于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工具,是管理当局主观意志的体现。鉴于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合理合法的评价。特别是当面对领导参与或法人违纪时,内部审计往往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企业的内审部门,如若服从于长官意志,不能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监控,不能做出真实、客观的评价,听之任之,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就会埋下巨大的隐患。
(二)内部审计对象的复杂和审计内容的拓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改制、重组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内部审计的对象和内容也日益复杂。内部审计对象逐步发展为企业集团、股份公司和连锁经营店,企业内部机构层次增加,所进行的交易日趋复杂,被审单位与其某些企业的关系是母子公司关系或联营公司的关系。同时,由于企业的资产重组,必然涉及到兼并和收购、改制和改组、联合和剥离及分拆问题,为内部审计对象开拓了新领域。也为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审计风险。
(三)内部审计方法存在弊端
目前内部审计采用的审计方法是制度基础审计,这种审计方法的弊端日渐突出,已不能适应当今复杂的经营环境。因为它过分依赖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本身就蕴藏着巨大风险。
(四)内部审计所处的外部审计环境不佳
具体表现为:1.法制不健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而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依据仅有一部1995年7月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缺乏统一的内部审计准则,出现明显的滞后现象。2.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内部审计事项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往往会增加审计难度,使审计人员对事实真相难以做出准确判断。3.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较差,会计信息失真,使得内部审计风险大为增加。
(五)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增加了审计风险
现代内部审计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专业活动,不仅要求内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包括会计、审计、定量分析、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价、电子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求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目前的内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相适应,直接影响到内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内审人员普遍缺乏利用信息技术的审计技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面对当今内审对象的复杂和内容的拓展,内审人员势单力薄,这将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三、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一)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加强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就要加大国有企业机构改革的力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彻底分开。作为企业的监督机构,审计部门应在公司所有者的代表——董事会或董事会下属的专门委员会领导之下开展工作,并对其负责,改变现有的受企业经营者领导的状况,使内部审计部门在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开展工作,确保对审计对象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
(二)采取风险基础审计方法
风险基础审计是将审计风险观念全面应用于审计过程的一种审计模式,它通过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评价来确定审计风险是否可以控制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它主要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不仅对客户的控制风险进行评价,同时更要对产生风险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使审计风险与整个审计过程密切联系起来。
(三)强化风险意识,更新和提高现行内部审计技术,确立以制度遵守性测试为基础的风险基础审计
正确认识审计风险是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审人员要冲破传统审计思路和方法的束缚,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在审计方法上引进目前最先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以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为出发点,以保证审计质量为前提,统筹运用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分析性检查等方法,综合各种审计证据,以控制审计风险。
(四)加快有关审计法规制度建设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内部审计都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也制定有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等。国家应抓紧制定、颁布内部审计法规和内部审计业务准则,以统一内部审计执业规范,降低审计风险。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同时,内部审计还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尽快同国际惯例接轨,谋求长足的发展。
(五)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为保证工作质量,控制风险,内审部门应保证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建立内审职业准入制度,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选拔内审人员;其次,加大对内审人员的培训力度,对审计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使其能够胜任内部审计工作。
(六)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是控制审计风险的有力保障。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包括全面质量控制和单个项目质量控制。
(七)理顺内审管理体制
内审作为单位内设机构,其独立性是相对的。当前,要充分发挥内审的经济警察作用,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理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及内部治理结构,推进国有企业法人与国家之间委托——受托关系的建设,切实实现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在规范法律、税收、货币、财政等经济运行调节手段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国家、社会、企业内部、行业管理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理顺内部审计所依存的外部环境,提高国有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作用的重要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