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2006-12-29 00:00:00陈士星
会计之友 2006年24期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当前一些地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建议,以期更好地完善国库支付制度,更好地推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2001年,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行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经过实践检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财政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止单位挤占、挪用和截留财政资金,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这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在国库支付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实事求是、客观分析、认真对待、加以解决,以更好地推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更好地使财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一、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门既得利益与国库统一支付产生矛盾,个别单位领导对改革不够重视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施以来,绝大多数预算单位都能够从大局出发,积极配合,但仍有个别预算单位的领导因为改革后专款必须专用,预算单位的资金在运用上的随意性受到限制,一些部门的既得局部利益受损,对国库支付产生抵触情绪,对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放松。
  
  (二)部分预算单位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国库支付制度政策理解不到位,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使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按规定单位财务人员应能够按照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负审核和监督的责任,而相当一部分预算单位的财务经办人员不懂财务工作,有的连最起码的财务制度和会计科目都不懂,难以担当财务经办人之任,给国库支付中心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国库支付中心的监督职能尚未发挥到位
  国库支付中心对超标准的开支及不符合《现金管理条例》的提现缺乏必要的监督。国库集中支付更侧重于把监督寓于服务之中,不但要服务,而且还要监督,应该为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和部门预算的有效执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否则,起不到改革应有的作用。目前,国库支付中心的受理审核人员集中精力服务于预算单位,尽力节约单位经办人员办理业务的时间。由于办理业务时不让预算单位提供原始凭证,受理审核人员不能对其所填支付凭证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不能更好地发挥深层次的监督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改革的预期目的。一些单位的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超标的离谱,有的单位把授权额度甚至全部提现,这加大了现金违规的可能性。
  
  (四)国库集中支付中直接支付量占总支付量的比重偏低
  根据财政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财库[2001]24号)规定:财政资金有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支付方式,其中直接支付的范围包括工资支出、购买支出以及中央对地方的专项转移支付,拨付企业型项目或大型设备采购的资金等,以及各类转移性支出,都要直接支付到供应商或用款单位。从实际看,对工资支出、政府采购支出基本实现了直接支付,但一些自主进行的采购活动和部分工程项目支出仍作为授权支付处理,由于部门预算细化程度不够;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滞后;部分工程项目支出未纳入直接支付范围;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强等因素使得直接支付的比率偏低,影响财政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
  
  (五)“小金库”仍未绝迹,有抬头的可能
  在刚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时,取消了各预算单位的原银行账户,由于单位不知改革的深浅、纪律的严肃性程度,“小金库”一度不存在,但随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一些单位领导感到,用款不如改革之前自由且检查风声不是太紧,开始想方设法搞自己的“小金库”,据有关人员反映,一些单位开有“小金库”,有的以个人名义设LbTfYt6w/kEoVuc15QSYKg==“小金库”;有的存入未实行集中支付的所属机构等。原因是:监督部门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即使发现单位开始有“小金库”,对其处理的程度不够,甚至不闻不问,这又助长了其它单位攀比的想法。
  
  (六)国库支付工作的系统网络化、电子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以财政部门为中心的预算资金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程度不高,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和银行系统建设也比较滞后,无法很好地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二、解决国库集中支付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单位负责人的国库支付改革意识和会计责任意识,强化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
  凡因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相关责任;有关财政审计部门要对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财政资金的有效运用等方面定期进行考核验收及检查监督,增强各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意识;深入广泛宣传财会工作的重要性,让更多的相关人去重视财会工作。
  
  (二)加强单位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
  各单位财务人员要及时掌握国库集中支付后出现的新制度、新业务、新方法,强化财会人员的操作技能,国库支付涉及预算编制、用款申请、计划下达、项目管理等多个环节,这就要求财会人员不仅要做财务核算员,还要做掌握全局的预算员。一是应加强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至少应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经培训仍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一律调离,重新安排工作,把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和较好职业道德的财务人员吸收到该岗位上来;二是建立起单位财务人员业绩考评机制。由财政部门具体负责,国库支付中心和各单位配合,每年对各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进行一次客观、全面的考核,对业绩突出的,由财政部门给予表彰,使其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业务素质得到较好的提高。
  
  (三)统一经费开支标准,严格按《现金管理条例》及相关制度办理提现及其它支付业务,对单位提供支付凭证所附发票进行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
  各地财政部门应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行政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奖金、差旅费、会议费等经费的开支标准,并经常监督检查,促使各单位严格执行,对违规的单位要减少其相应预算指标,从而来遏制一些单位在费用支出上严重失控、互相攀比、滥发钱物等不良现象。受理审核人员,不但要热情报务、而且要严格执法,严格按《现金管理条例》及相关制度办理提现及其他支付业务。要求单位提供所办业务的原始凭证,且对其提供原始凭证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四)扩大直接支付的范围,提高国库集中支付中直接支付所占的比例
  完善政府采购办法,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尽量与部门预算同步,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目录》实行政府采购,把游离在直接支付执行范围之外的采购项目和工程项目纳入到直接支付中来。加大预算编制改革的力度,细化预算编制的内容,把所有项目资金都编入部门预算,详尽地反映财政支出的金额、方向和用途,强化编制执行,预算编制后经财政部门审批,报人大通过,然后坚决执行。从内部监管来说,财政部门要从预算编制、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全部过程进行监管。整个预算编制与执行要求授权清晰、职责分明、监控到位,使预算真正成为监控资金安全、高效的制度保障。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使国库集中支付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
  
  (五)监督部门加强监督检查
  组织纪检、监察、财政、审计、人行等部门,定期对预算单位的银行开户情况进行拉网式检查,设举报电话,对举报人保密,并给予适当奖励,对检查及举报中发现的“小金库”现象,对其单位负责人从严处理,追究其相应责任,避免财政资金的“体外循环”,有利于节约财政资金,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
  
  (六)加快国库系统网络化和电子化建设步伐
  要以财政部门为核心建立财务信息处理中心,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代理银行专线网络基础上的自动化处理程序,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财务信息实时在线、由事后控制转为全过程控制的具备真正远程化数据管理能力的先进、稳定、安全的财政管理系统。
  总之,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国库支付制度,推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做大做强财政“蛋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