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中财会专业实验室教学建设思路的探讨与实践

2006-12-29 00:00:00魏亚平孙永利李学东宫巨宏
会计之友 2006年27期


  【摘要】因办学定位不同,工科院校财会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不同于综合大学或财经院校的实验室建设思路与途径。对此,本文在对会计实验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工科院校财会专业实验室教学建设思路,提出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的规划要与财会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相适应、财会专业实验室建设中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财会专业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是财会专业实验室建设的保障等观点。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财会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国内许多工科院校相继增设了财会专业,开设了财会专业实验室,为培养既懂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而探索实践。工科院校中培养的会计人才与综合大学或财经院校相比有不同特点,因此,研究工科院校如何发挥自己熟悉产业、行业和生产流程等优势,建设具有工科特色的财会专业实验室,对于充分发挥实验室建设投资效益,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在会计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上,没有完全脱离应试教育模式,单方面强调会计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从而导致会计实践教学缺乏实验场地、设备和教师、实践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评价方法不科学、控制措施失效、影响到会计教学质量。
  (二)缺乏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⑴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范围狭窄,目前高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大多是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而涉及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金融等课程的实习项目很少;⑵忽视与电算化教学的结合,电算化与手工实验相互脱节,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理解会计软件各模块相互之间的衔接关系;⑶会计模拟实验的层次较低,完成从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到编制会计报表的一整套过程,只是培养了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和一定程度的手工操作能力,但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却显得不足。
  (三)会计实验教材不够完善。表现在内容狭窄陈旧,不具有超前性,跟不上相关法规、制度和准则的变化,更缺乏会计网络模拟的素材;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实验内容不能全面反映企业会计业务中遇到的各种复杂的经济问题。
  (四)教师的实践经验缺乏。目前的会计专业教师,虽然有较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但会计实践能力匮乏,一部分老教师对网络在会计领域的运用知之不多,教师队伍的现状,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以上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在许多高校会计院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科院校由于会计专业设立时间相对较短,在建设中避免了某些传统的弊病,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因此在工科院校开展会计实践教学及建立实验室,需要认清现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体现特色。
  
  二、工科院校财会专业实验室教学建设思路
  
  (一)借鉴工科院校实验室管理经验
  实验室是工科院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长期以来,工科院校开设有各类工程技术专业,涉及机械、自动化、计算机、化工、纺织等不同领域,并普遍拥有与各类专业配套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经国家和院校多年不断的投资与建设,加上各类专业实验技术人员的辛勤工作,不仅拥有开展实验教学所需的完善的设备硬件系统,而且拥有完善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在长期的实验教学与管理实践中,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与管理体系,还培养了一批既懂理论知识又掌握实验技能的实验教学师资,这些都为建立高水平的实验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工科院校财会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可以借鉴上述经验,综合考虑基础设施、实验师资队伍、实验教学体系等软硬件建设问题。
  
  (二)重视工科院校财会专业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
  实验室建设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工科院校对实验室的重要作用有较高的认同度,这就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取得资金、场地、设备方面容易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作为学校整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展。因此,财会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要重视、研究这个优势,充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使财会专业实验室在硬件基础建设上一开始就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三)工科院校财会专业实验室的规划要与财会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相适应
  工科院校财会专业以应用型教育为特色的要求,体现在实验体系上,可将培养学生能力分为初级实验、中级实验、高级实验层次;将实验教学内容分为财会基础业务实验、财务业务综合实验、财会业务研究和创新实验层次;将实验教学模式分为教师主导型、师生互动型、学生自主型。上述各层各类实验优化整合,形成了财会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见下图)。
  
  
  依据财会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要求,在财会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就要突出考虑整个实验室的逻辑架构层次,各层次之间的有机衔接,财会信息的流通渠道和有效利用等问题,还要考虑综合性、设计性等板块实验项目开展的各种条件,同时还要满足创新性、系统性、综合性、层次性、仿真性等要求,以此为该实验体系的运行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保证财会专业实验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四)财会专业实验室建设中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已在国内外财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许多技术成为财会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在工科院校中,计算机、信息、数学传统专业拥有雄厚的专业基础与实验资源。因此,在财会专业实验室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非常有基础和优势的。财会专业实验室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使财会专业实验室软硬件资源得到网络化整合与智能化运作,而且可实现实验内容综合化、实验手段现代化,从而全面提高财会专业实验室的综合水平。
  按照依托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化技术进行规划与建设的思想,财会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可改革传统的“手工实验室+电算实验室”的传统财会实验室体系架构,搭建以“财会信息系统实验室”为核心,以“财会基础业务实验室”为基础,以“财会业务集合仿真实验室”为纽带的财会专业实验教学硬件平台,然后在硬件平台的基础上开发相应软件,实现实验室内部“实验信息流”、“财会知识流”与“人员流(教师与学生)”的有序流动和财会实验资源共享(见上图),从而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为开展财会类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与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财会专业实验室硬件平台的具体功能可简述如下:
  1.“财会基础业务实验室”主要依托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传统的手工模拟实验的效果与质量。还可以进行案例教学、课件教学、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等。
  2.“财会业务集合仿真实验室”突出环境仿真、业务仿真的特点。仿照现代公司财务部门内部岗位的设置,引入公司财务活动的外部环境。
  3.“财会信息系统实验室”为适应现代财务管理的视野已从传统的产业财务向资本财务拓展的状态,满足培养资本运作管理型的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可与国内资本市场连接,将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的实时交易数据引入财会专业实验室,使实验教学内容具有动态性、真实性、综合性的特点,初步实现利用实验室研究资本运作、财务分析、财务监督控制的功能。
  (五)财会专业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是财会专业实验室建设的保障
  在工科院校中,财会专业实验室往往是新组建的实验室,如何迅速建立与培养一支专业技术过硬、专业知识丰富的财会专业实验教师队伍,并且最大限度地调动这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实验教学和科研服务,已成为会计界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要迅速培养与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实验教师队伍,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借鉴工科院校中工科实验室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让原来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深入到实践中去。财会专业教师可充分利用工科院校教师熟悉产业、行业特点、与企业有广泛联系的优势,定期深入企业参加实践,结合专业完成实践报告,作为实验教学素材,成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双精通的复合型教师。
  在工科院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中,还要注意发挥不同专业实验教师的专业特长,组建跨学科的财会专业实验教师队伍。由于工科院校的自身特点,形成了由精通各类工程技术理论课教师和实验教师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他们成为工科院校中一种宝贵的人力资源。这些教师成为工科院校财会专业实验室规划、建设与运行的重要依靠力量,成为建设高水平的财会专业有力的技术支持,这部分独特的人力资源是一般财经院校所没有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对实验人员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科院校应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让财会专业教师适当接受一定的工程技术教育,使他们的财会理论与技术形成互补,这样跨学科组建的财会专业实验教师队伍,可满足财会专业学科向纵深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依托工科院校中各资源的优势,可为建设高水平的财会专业实验室提供各种有利条件,而高水平的财会专业实验室,不仅可服务于财会专业师生,而且可以成为其它学生学习财会专业知识的基地。因此,工科院校中财会专业实验室具有广阔的发展与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