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2006-12-29 00:00:00许惠芳
会计之友 2006年32期


  【摘要】本文说明了内部控制的概念、分类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以促使企业重视内部控制建设,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增强企业在改革浪潮中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求企业必须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管理实践证明,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从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开始的;企业的一切决策,都应在完善的内控体系之下。一个设计和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范和发现企业的内外欺诈事件及纠正错误和舞弊,促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概述
  (一)概念
  一般意义的控制是指对一个物质、一个组织或一个系统的活动进行的约束或指导。内部控制则是指组织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和充分有效地获取、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在组织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方法和程序。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
  (二)分类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两大类。内部管理控制的范围涉及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和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直接涉及会计事项各方面的业务,主要是指财会部门为了防止侵吞财物和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所制定的各种会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不健全、不科学
  有的企业在设置内部控制制度时,不是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从现有的规章制度中摘摘抄抄,不具备一个完整的控制框架,不能涵盖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和相关岗位。内容不够完整,多局限于财务管理方面的控制,忽视了组织管理、风险管理方面的控制;岗位分离控制不科学、不合理,不同机构岗位之间职责不清,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不明确,起不到相互制约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看似完整但不便于执行
  有的企业对建立内控制度不够重视,只注重文字的编写环节,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其制定制度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而不是为了实施控制,更不考虑其控制效果如何,遇到具体问题频频使用例外原则,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三)企业领导层游离于制度之外
  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控股股东“一股独大”,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成员高度重叠,企业的决策权、经营权只掌握在极少数的几个人手中,对其权力行使缺乏应有的监督控制机制,他们的个人决策、业务行为、责任行为没有控制制度的约束,从而使整个企业变成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即使有完整的内控制度也成了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的空文,没有任何制约效应。
  (四)会计人员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会计法》要求广大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准则,诚信,客观公正,依法办事。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与国家的经济利益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种形势下,有的会计偏向于企业,服从企业领导意志。在日常的工作中,他们不能恪守职业道德,只满足于会计核算,而放弃了会计监督,对那些不符合法律制度、不符合规定程序办理的事项,不能有效地把关守口;特别是与领导意见不一致时,往往会抛下原则去考虑领导的意图;甚至有的会计利用制度的漏洞,帮助领导想歪点子,出谋划策,逃避制度的控制,使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五)人文环境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影响
  人们习惯于按经验和传统办事,管理当局的成就心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取向,人们意识中逾越控制的惯性,法纪观念、执法意识的弱化,人情观、关系网的存在,奖励、惩戒的不到位等等都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举步维艰。
  
  三、加强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
  企业要健全和强化内部组织机构,它是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组织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合理的职责分工。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制约作用。
  (二)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
  规定管钱、管物、管账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旨在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三)规定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如对各种自制原始凭证,在格式、份数、编号、传递程序、各联的用途、有关领导和经办人签章、明细数同合计数及大小写数字一致等方面做出规定;对各种账簿记录要求账证的一致或保持一定统驭关系的规定;对会计核算中的双线核对、余额明细核对、各种报表相关数字核对的规定,以及内部稽核制度等的规定。
  (四)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
  为了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除规定物资保管员对每项物资进行收付后都要实行永续盘存办法核对库存账实外,还要规定财产物资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证账、卡、物相符或及时处理发生的差错。
  (五)把握授权的度
  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对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既要保证其经营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权力的度量界定是关键一环;另外,对内部控制执行人员的授权也有“度”的学问,对不同的控制环节要授予不同权力,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不管哪个环节,在具体授权时,应先认真研究,从而准确掌握,这样既能保证经营决策有效运作,又能保证权力制衡得到落实。
  (六)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要更新管理理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
  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涉及到经营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各个部门、各个岗位都要自觉遵守内控制度的一切规定。各级管理者特别是财务人员要认清分工、分权的道理,更新理念, 变被动为主动。要达到内控的要求,仅仅依靠财务核算和分析以及检查、审计等事后控制手段是不够的,要强调做好预防性控制(事先控制)和过程控制(事中控制)。
  职业道德教育要从正反两方面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纪政纪、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会计人员自觉执行各项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做到奉公守法、廉洁自律;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要特别重视对那些业务能力差的会计人员的基础业务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减少会计业务处理的技术错误。
  (七)注重内部审计
  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强化内部审计职能,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更贴切管理,熟悉情况,能及时发现内控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地做出修改,使其不断完善。内部审计本身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维护企业的利益而存在的。内审人员要有更强的责任心,用充足的时间从多个方面、多重环节、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督查监审,提高审计效果。
  (八)加强外部审计
  充分发挥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监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总之,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企业的所有部门和所有员工都能积极参与,做到人人、事事、时时都能遵守内部控制制度,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