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加快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现代医院管理,深化医疗改革,笔者提出应在大中型医院设置总会计师,并对这一提议作了深入分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构建包括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和谐。和谐要求天人合一,而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看病难、看病贵等医患之间的矛盾,正是社会不和谐的表现。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就应从根本上解决医院内部成本费用的控制问题,从而减少病人的医疗费用,逐步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加快医院的发展步伐。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在高级管理层中加设经济方面的人才,从宏观上管理医院的经济。即:设置医院总会计师岗位,主要组织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以及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
一、大中型医院建立总会计师的重要性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社会进步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就需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政府职能。国有大中型医院是构成市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提供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又是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其经营管理必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来操作。因此,建立国有大中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对医院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深化医疗改革,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协调医患关系,争夺医疗市场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医院总会计师的概念
医院的总会计师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工作,直接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负责。总会计师是单位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主要工作是组织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参与本单位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总会计师制度对加强现代医院管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保护所有者权益,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及对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因此,国有大中型医院应适时建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
三、国有大中型医院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经济管理工作缺乏一盘棋思想
大中型医院业务量大,职能科室较多,从资金的取得到资金的耗用,周而复始地循环着,并涉及到医院各个部门和医疗业务的全过程,不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宏观控制能力薄弱
大中型医院普遍都有职工上千人,资产总额、年业务收支达几亿元,年门诊量超百万人次,住院病人超万人次,每年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几百份,绝大部分经费依靠医院自身的业务收入来解决,经济业务复杂,有融资租赁、投资、非货币性交易、折旧、成本核算等业务。这些工作细小繁琐,需医院投入大量的人力、时间、精力去研究、分析、判断。未设置总会计师的医院一般由医学专家、教授担任院长,负责经济管理工作,其结果是医院重技术、重医疗、轻管理。多数医院领导本身就是医学专家、教授,在医学方面是业务骨干,是优秀分子,是各单位科研、学科带头人,他们除了领导职务本身的工作以外,还兼职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本身也存在专业技术提高的问题。有时,这些医疗、科研任务比院领导职务的工作任务还重,后者反而成为兼职,长此下去,会使医院宏观控制能力失调,不利于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三)信息反馈渠道不畅
在未设置总会计师的医院里,各经济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一般要向主管行政的院长汇报工作,而院长不可能管理具体财务工作,这使各经济管理部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长此下去,问题积累多了,解决起来难度会更大,整个医院财务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四)不利于医院对深层次的重大决策的实施
医院经济效益的好坏与管理息息相关,而管理又离不开会计。未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在决策上缺乏民主集中制,重大决策一般由院长办公会决定。一周一次的院长办公会要讨论的事情较多,具体研究经济工作的时间却很少,不可能让管钱、管物的科长充分发表意见,很难及时实施一些重大决策,如:财务规章制度的制订、单位预算的审订、大型设备购置合同的签订、房屋建筑物的建造、筹资等重大问题的论证、决策等。
四、大中型医院设置总会计师的法律依据及现实需求
(一)2000年7月1日新修改颁布实施的《会计法》特别规定:“国有的或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这里的企业也包含事业单位。
(二)财政部、卫生部1998年联合下发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符合条件的医院应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医院的财务活动在院长或总会计师的领导下,由医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三)《总会计师条例》(1990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第二条明确规定:“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设置总会计师;事业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根据需求,经批准可以设置总会计师”。该条例就总会计师的性质、职责、任职资格、权限、任免与奖惩等做了详细的规定。
(四)《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若干意见》(卫规财发[1999]第160号)第三条第11款明确规定:“大中型卫生事业单位逐步设置总会计师,组织和领导单位的财务工作”。
五、大中型医院设置总会计师后的具体运作
医院部会计师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不但要有改革、开拓、创新的精神,而且要有经营意识、竞争意识、成本观念和效率观念,懂业务、善于管理、有魄力。
(一)参与医院经营、基建计划与重大经济合同的制定审查,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大中型医院要发展,就要在基本建设上加大投入,增加床位。比如: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特需病房满足一些有钱人追求舒适生活的需求。目前,财政拨款逐年减少,医院资金严重不足,要想解决资金上的需要,就应充分发挥总会计师的作用。总会计师要及时提交医院预算及汇报医院全面的财务状况,设计和分析融资、投资和资金调度方案,管理医院的财务风险;保持与财政、税务、银行等相关机构的内部关系,负责与经济有关的对外、对内策略性工作,把每一项决策的具体分析提交给院长,让院长从这些分析的结果中选择对医院有利的方案作为决策凭据;对重大的经济合同,总会计师也要进行分析、审查。
(二)对医院财务收支进行审批签署
大中型医院的业务量非常大,每天平均几十笔,其中有重大项目,也有日常业务。总会计师一定要严格把关,对外来单据要审查其合理性、合法性、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如有无数量、单价金额,有无填制单位公章,开票人员的签名等;对内部单据要审查其是否有相关业务人员的签名、领导者的审批,对不合理、不合法的原始凭证要将其退回加以更正,否则不予报销。
(三)负责主持医院经济核算工作,负责编制医院的预算、决算、经济活动分析、成本核算等工作
现在,财政对医院的拨款逐年减少,而卫生材料的价格却日益上涨,作为医院重要补偿来源的药品收入又实行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药品收支结余全额上缴,况且医疗服务价格仍受政府控制,医院的经济管理非常困难。因此,总会计师必须认真分析经济业务活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预算的编制,合理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总量,对支出结构也要做出合理部署。
(四)负责监督医院执行国家经济政策、法规、制度的情况,杜绝各种违法乱纪事项的发生
对每项开支,总会计师都要审查其合理、合法性,审查其是否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比如,医院签订的经济合同是否交纳印花税,职工个人的收入是否全部交纳所得税等等。
(五)协助院长对本单位的业务管理等问题做出决策,参与医疗价格、科研经费、成本核算方案的制定
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在一定时期要进行修订,总会计师要根据各科室上报的数据,认真测算每一项收费标准的准确性。比如,人工费,设备折旧费,管理费、水电费。
医院的科研经费每月要按医疗收入的1%提取,每月有10余万元。总会计师要统筹安排这些资金,对国家级的科研项目要重点扶持,多给予一些资金;对省级科研项目要适当减少资金;对医院项目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要严格控制,重点购买相关的设备、试剂,严格控制差旅费比重。
(六)负责对医院财务人员的使用、培训、晋升、调动、奖惩等提出意见
(七)签署医院的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经济计划,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有效使用资金
构建和谐医院,需要实现卫生事业内部的协调发展,需要社会每个成员共同努力,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设置医院总会计师制度是医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构建和谐社会新形势下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由“专家管理”向“管理专家”过渡的最可行的途径;是医院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选择,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