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主要难题及成因,提出了加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和对策。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业领导人任期履行经济责任状况的审计,是一项高层次的经济监督工作。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组织、人事部门对企业领导干部进行考察考核、综合评价、任用和奖惩兑现的重要依据,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出资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一、现阶段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主要难题及成因
虽然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十分重要,但现阶段要抓好这项工作仍然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经济责任审计难以到位
1.企业领导人对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客观上造成经济责任审计难以开展;2.内审人员普遍存在着畏难的思想情绪,经济责任审计难以到位;3.内部审计人员利益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降低了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二)体制不顺,法律法规及制度滞后,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制约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大,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仍滞后于经济和审计的发展,导致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困难重重,在配合协调方面受到影响,造成经济责任审计难以深入开展。
(三)审计项目与审计计划严重脱节,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相矛盾,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主要原因为:1.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较大的临时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与年初制定的审计计划相冲突;2.企业领导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时限紧的综合性审计工作;3.内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分析判断能力、工作经验都对审计工作质量有重要影响。
(四)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和目标的复杂性,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
1.审计对象特殊,经济责任的审计对象是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2.审计目的具有特定性,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是考察、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3.任期内执行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变化大,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也会发生变化,使审计调查取证增加了难度;4.内审选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五)“先离后审”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审计工作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和目的,影响审计评价的有效性
由于现行干部考核程序、任免手续、人事制度、管理制度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导致先离任后审计情况的出现,削弱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二、加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和对策
(一)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提高企业各级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审计职能、法律法规及各项管理制度,营造一种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工作氛围,促使各级领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一项正常的工作制度,是保护、爱护干部的必要措施。企业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和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是开展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本保证。
(二)加强法制建设和体制创新,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提供法律保障
1.企业领导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实行下审一级的管理体制,由上级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有关人员组成审计组开展审计工作;2.要实行回避制度,参加审计的人员应与被审单位或被审计责任人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应尽快修订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从法律上明确被审单位和被审责任人有关的义务和法律责任;3.建立一套科学的、操作性较强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提供适应性较强的法律保障。
(三)加强组织领导,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审计部门是不够的,需要各级领导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既要发挥审计职能部门的主力军作用,又要加强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尤其是组织部门和人事管理部门。要把经济责任审计纳入干部任用的程序之中,将审计监督和干部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四)加强审计队伍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并具有较大的风险性,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审计队伍的自身建设是当务之急,要把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审计人员要重视审计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更新,重视政策法规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掌握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知识,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推动内审工作向前发展。
(五)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计划性,妥善处理工作任务较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1.在每年年末,组织、人事部门应提出下一年度的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经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确定后列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之中,增强审计工作的计划性,避免经济责任审计任务过于集中、实施困难的局面;2.规范审计程序,注重任中日常审计,建立审计信息档案,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效率;3.审计的最终结果及时与被审计单位领导、有关人员交换意见,审计结束后必须写出审计报告。
(六)合理估量审计风险,慎重评价审计结果
在实施审计前,审计人员应对被审计单位开展必要的审前调查,进行风险预测;在实施审计过程中,不能把有关人员的反映和推测作为证据,也不能只凭自己以往的经验进行判断。对证据不足、评价标准不明的审计事项,只作披露,不作评价。对一些敏感性问题或一时说不清、说不准、难以把握的问题,要以客观写实的方法反映清楚。
(七)重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加大对遗留问题的督促整改
为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能在干部管理中发挥作用,组织、人事、纪检与审计部门要协调配合,不能你审你的,我任我的,也不能审计搞完、结论做出,就算完事;要重视审计结果的充分运用,使其真正成为管理、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健全利用审计成果的责任追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审计成果被充分、有效地利用到干部管理中去。
总之,经济责任审计强化了企业领导人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可以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也为组织、人事部门科学合理考察、选拔和任用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落实审计意见和建议,强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管理,可以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虽然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但只要从政策法规宣传入手,加快法制建设和机制创新,加强组织领导和审计队伍的自身建设,增强审计的计划性,规范审计程序,合理估量审计风险,重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必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