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基本状况
(一)海外上市的总量
到2004年底,我国在香港、美国、新加坡以及境外其他股市上市的企业达到265家。虽然与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数量(1377家)相比家数较少,但由于海外上市企业规模较大,其可流通股份总额大大高于国内沪深股市的总和。按总市值计算,海外上市公司达到3492.04亿美元,沪深股市的A股和B股上市公司可流通市值仅为11688.64万元人民币(约1413.38亿美元),前者为后者的2.47倍。
(二)海外上市的地点分布
我国企业在海外上市,主要集中在香港、美国和新加坡等地。从统计数据看,大公司倾向于选择在香港和美国上市,小公司倾向于选择在新加坡上市。在2004年新上市的公司中,有31家选择了新加坡上市,占总数的37.3%,平均每个公司的融资额只有1900万美元;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只有11家,占海外上市家数13.3%,但企业融资比例达到35%,平均每个企业融资3.48亿美元。
(三)离岸成为海外上市的重要方式
除经批准直接以H股形式(即国内注册的公司)在海外上市外,相当多公司以离岸公司方式(即在海外上市地或加勒比海群岛注册)实现海外上市。如网易、新浪、中华网、蒙牛等公司注册地在开曼群岛,华晨控股、国美电器等公司注册地在百慕大,中国联通的控股公司也在维京群岛注册。在新加坡上市的我国公司基本都在当地注册或小岛注册,在美国Nasdaq上市的则几乎均为小岛公司。2004年81家海外上市的公司中,除18家外其余都在境外注册。
(四)海外上市的发展趋势
以在香港上市为例,大致经历了两个高潮,并呈现螺旋式上升态势。1997年前是一个高潮,上市家数和首发额达到阶段性峰值,分别为27家和714.32亿港元,随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而落入低潮。2000年,进入一个新的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