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辩证用人吗?

2006-12-15 03:04张金良
企业文明 2006年11期
关键词:把握住选人用人

张金良

领导选人用人必须理性,因为你不理性,带来的结果将会是非理性的。

为政之要,在于用人,在于用好人。领导作为单位建设和发展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在用人方面处于关键地位。它的用人展示的是一项政策,反映的是一种思想,形成的是一种导向,体现的是一种风气。对于个人来讲,能否得到正确的使用关乎到自身的成长与进退,关乎到发展的前途与命运。对于单位来说,选好人,则事业兴;选错人,则百业怠。

具体来讲,领导用人就是要合乎辩证法的思维,坚持科学的用人之法,坚持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用人思维,坚持既虑个人,更重整体;既思当前,更在长远;既看现象,更挖本质的辩证用人思路,逐步形成一种眼光开阔而不是视野狭隘、科学决断而不是主观臆断、开拓创新而不是因循守旧、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的科学用人之道。

既看成绩,也看问题,以便把握住主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秀人才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对待一个人的成绩或者问题,关键是看其成绩和问题哪一个是主要方面的。如果成绩是主要的,就要大胆选用;如果问题是主要方面的,要看问题还有没有改变的可能,对职位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还是无关痛痒?然后再作取舍。另一方面,要量人取才,量才用人,什么样的人用在什么样的位置,什么样的位置安排什么样的人,用其所长,施其所能。要全面考察、深入了解,将成绩和问题认真权衡比较,既不无限夸大成绩,也不要盯住问题不放,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和成绩,看大节、识大体,从总体上把握好。

既看能力,也看思想,以便把握住根本。从选人用人的标准看,存在两种偏向:一是有的领导重德轻才,片面强调“靠得住”而忽视了“有本事”;二是有的领导重才轻德,片面强调“有本事”而忽视了“靠得住”。对于“轻德”、“轻才”两种倾向,必须坚决纠正。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光靠“靠得住”、“有本事”中的一把尺子来衡量干部,而要两者结合起来,既要看能力,还要看思想,真正将那些能力强、思想素质好的干部选用上来。能力强、思想落后的,能力再强也不能用;而对于能力弱、思想比较进步的同志,则要加大培养力度,胜任岗位后再加以任用。

既看当前,也看长远,以便把握住发展。人总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选用人才,亦不能停留在一时一地,只看眼前,不顾将来。因为,昔时能者,今日未必能;当年优者,来年未必优。特别在知识不断更新、变革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各领风骚数百年早已成为历史,能保持优势数年或数十年已非常不易。如果在选人用人上苛求和限定于特定的时间,不仅“不拘一格降人才”难以实现,而且那些被埋没却潜力巨大的人才仍然难有“出头之日”。所以,选人用人,既要看当前,也要通过当前看一个人的发展潜质,用发展的眼光来选人用人。

既看一时,也看一贯,以便把握住全程。当前,总有少部分人投机取巧,上任前上蹿下跳、积极活跃,任用后浑浑噩噩、不求上进,钻一时的空子。这就提示领导在选人用人时,不能因一时选人,因一事用人,不能光看一时表现优秀就仓促选用,那样做只能是盲人摸象、管中窥豹,也不可能看准人。对此,要建立长效机制,用历史的眼光来选人用人,由现在看其以前的表现,用其一贯的表现来决定选用与否。

既看领导评价,也看群众意见,以便把握住全面。评价一个人的好与坏,只有群众最有发言权,也只有群众最了解真实情况。因此,领导在选人用人时,要从两头分析把握,既要高屋建瓴,从大处看之,也要多深入基层,听听群众的评价和建议,看看群众的反应和呼声。对领导评价高、群众威信高的,一般都是真才实学者,应大胆选用;而对于领导评价高,群众信不过的,就可能存在问题,就要认真考察,了解实情后再下结论。

既看能言,更看善行,以便把握住实质。荀子在《大略篇》中把“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的人称之为“国宝”,把“口不能言,身能行之”的人称之为“国器”,把“口能言之,身不能行”的人称之为“国用”,把“口言善、身行恶”的人称之为“国妖”,指出“治国者”要“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对于领导来说,选人用人就是要选“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的“国宝”,就是要观其言,看其行,不能凭表面之词,信口开河就听之用之,而要看其真本事、真本领,既看其能言,更看其能行,抓住本质选人用人,而不能被表面所蒙蔽。

(责任编辑:李万全)

猜你喜欢
把握住选人用人
习近平选人用人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一轮消费升级的风口 泛娱乐观影市场的若干问题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抓住质量提升 就把握住产业进步的脉搏
从羊祜将军选人用人说开去
挑选
用人还需讲原则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破解“四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