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英敏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3月两会期间,提出“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抓住了当前人民大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心愿。
这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概括,旗帜鲜明地为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人格修养指明了方向。我体会,“八荣八耻”, “切中了时弊”、“抓住了根本”、“可圈可点”、“可信可行”。
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的发展,每年以9%的速度增长,这是当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企及的。我们用了不到30年时间,建成了一个经济大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可是,当我们审视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时,我们感到忧心忡忡。
当前社会风气的表象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即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轻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社会风气在败坏、道德在沦丧。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几乎成为一种社会顽症;诚信危机。首先是一些人不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了。信物质第一,金钱至上。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追求金钱,见利忘义、无所不为;贪污受贿空前严重,而且多为官员、干部,这种状况严重地损害了党的威望,动摇了党的执政根基;以权谋私,或以职谋私,相当普遍,在一些地区、一些机关,不顾党纪国法,明目张胆,官商勾结,官商一体。诸如此类社会现象,群众十分不满。其恶果是是非颠倒,善恶混淆、美丑不分,以耻为荣。正不压邪,邪压了正,好人受气,坏人张狂。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
“讲话”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可以说忧国忧民,用心良苦,很有针对性,很有现实性,很艺术,也很高明。反面问题,正面讲。说他“切中了时弊”是说他讲了老百姓的心里话,反映人民大众要求改变不良社会风气的坚定意志,振奋了民心,鼓舞了正气。总书记这篇讲话,把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熔为一炉。既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优秀文明传统,又体现了时代精神。
内容丰富
如何理解“抓住了根本”胡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不仅“切中了时弊”,而且“抓住了根本”。为什么说他“抓住了根本”?我们知道,要扭转社会风气的腐败,道德的沦丧,从哪里入手,从哪里切入?就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胡总书记从人的荣辱观上入手。依我之见,这才是抓住了根本。趋荣避耻,这是人性使然。凡人都有追求荣誉之心,避免羞耻之情,这是人类行为的社会本能,巨大的动力。这也就是所谓行为趋向问题。君不见“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还有“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民间谚语吗?说的是人都愿意留下好名声,愿意得取赞誉,愿意受到表扬。不愿意受到批评、指责、更不愿意遭受耻辱。恰如先秦时代荀子(《荀子·荣辱》)所说:“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所同也。”
胡总书记讲“八荣八耻”让人们划清新的荣耻界线,从而让人们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好荣恶耻,近荣远耻,扬荣抑耻。做到“八荣八耻”,道德品质的提升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党风的端正就有希望,社会风气的好转就指日可待。
何为荣、辱?何为荣辱观? 所谓荣(誉),就是人们为国家、为社会、为大众做了好事,或作出了贡献,得到了群众、社会或国家的肯定、表扬或褒奖,于是心里高兴,觉得很荣耀、很光彩,这就是荣誉。所谓(耻)辱,就是人们做了损害国家、社会或大众的坏事,受到批评、指责或处罚,于是心里感到内疚,感到惭愧,就是耻辱。可见荣誉与耻辱,既是社会对行为者的一种客观评价,又是行为者主观的一种心理感受。
所谓荣辱观,就是对荣辱系统的、完整的认识。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荣辱观也就不同。换言之,荣辱观是历史的范畴、阶级的范畴、民族的范畴。恰如恩格斯(《马恩全集》第39卷,第25页)所言:“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中国封建社会以“金榜题名”、“高官厚禄”、“封妻荫子”为荣,资本主义社会以拥有资本为荣、金钱的价值等同于人的价值。总之,剥削阶级以追求财富、权力和享受为荣。劳动人民不同于剥削者,则以劳动为荣,以不劳而获为耻。
知耻的意义耻,简言之就是羞恶之心。恰如宋代大儒朱熹(《四本章句集注·孟子·尽心上》)所说:“耻,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甚大。”耻,做人的基本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也是起码的道德行为准则,这就是所谓“有耻且格”。
北宋思想家欧阳修(《新五代史·杂传》)说:“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宋代朱熹(《朱子语录》卷十三)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又说:“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孟子·尽心上》)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先秦时代的管子(《管子·牧民》)说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可见,耻,不只是立人的大节,也是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
何为社会主义的荣辱观? 为改革开放,为贯彻科学发展观,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工作,积极奉献,就是我们的荣誉观。反之,损害国家、社会和大众的利益,为了一己之私利而见利忘义,无视党纪国法的行为,则是耻辱。胡总书记讲的“八荣八耻”,就是对我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内容的高度概括。
“八荣八耻”的深层内涵:“八荣八耻”,不可以仅从字面上理解。它的深层内涵十分丰富。从“八荣”说包含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个方面。这是古今中国人一以贯之的追求,这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所谓“三不朽”是也。为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为振兴中华,立功、立德、立言无尚光荣。
胡总书记讲的“八荣”: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这两荣包含有立功之意;以崇尚科学为荣(自然、社会、人文)这一荣包含有立言之意;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以诚实守信为荣,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这五荣包含有立德之意。这种理解不可绝对化,其中各荣可以互相转化。
“八耻”,依我之见,包含有言行脱节之耻、过失之耻、罪行之耻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耻辱,常见的是言行脱节之耻,许多人有这种毛病而不自觉;过失之耻,少数人有此类毛病,比较容易引起注意;极少数人有罪行之耻,罪行之耻多为人所避之。
言行脱节之耻,包含有说大话、说假话、说空话、说了不做。这是人性的一大弱点,有悠远的历史,可以说古已有之。孔子(《论语·里仁》)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为政》)又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宪问》)则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杂记》)言行脱节,说一套,做一套总是错的。但在特殊条件下,言行不一致可以允许,可以理解,也可以谅解。孔子(《论语·子路》)说:“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孟子(《论语·娄下》)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但以此为借口,拿言行脱节不当回事,则是绝对不行的。
过失之耻,应尽量避免。过失之耻,或认识不到位,或感情冲动,或行为不检点造成的。诸如出言不逊,性骚扰,小偷小摸等。
罪行之耻,多为明知故犯,或钻法律空子,为一己之私利而不择手段。诸如贪污受贿、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杀人抢劫、严重的以权谋私等均属侵犯国家、社会或大众的利益,破坏社会安宁、秩序,制造混乱的罪恶行径。
“八耻”之中,以危害祖国为耻,以背离人民为耻,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三耻包含有罪行之耻的意义;以愚昧无知为耻,以好逸恶劳为耻,这两耻包含有言行脱节之耻的意义;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三耻包含有过失之耻的意义。当然这种划分同样不是绝对的。
如何树立起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树立荣辱观,首要之点在道德教育,从养成教育入手即从孩童抓起。重在实践训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关键从内心深处培养起“好荣恶耻”的情感,从行为上持久不懈地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必培养起坚定的“荣辱”自律观。其次惩戒,即外部的惩罚,对耻辱的惩戒不可或缺,或舆论谴责,或行政处罚,或经济制裁,或法律惩治。以上所述,即“抓住了根本”。
贵在践行
总书记所言,之所以可圈可点,在于旗帜鲜明、态度明朗,反对什么,提倡什么,褒奖什么,谴责什么,清清楚楚,大快人心,大得民意。
所谓“可信可行”,就是照总书记讲话的要求去做,社会腐败风气的扭转,党风的端正,道德的升华,人民大众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将指日可待。
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保持先进性教育相结合。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表态上、造势上,应见诸于行动。对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学习“八荣八耻”不能和老百姓一样的要求,应高于对老百姓的要求。我认为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标准要高,但不要一步到位。先达到底线要求,然后才向高线目标前进。所谓底线要求,起码做一个好人,做和老百姓一样的奉公守法的公民。不做特殊公民,取消特权思想,共产党所谓的“官”,实际上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效力,为人民办事,与人民大众打成一片。取消特权思想,淡化官本位观念。例如坐车、住房,按规定办,超标准就是特殊化,就是官本位的表现。
然而,对一个党员,一个干部来说,做个好人是不够的。要做好人中的好人,即先进分子或优秀分子。做好人是起码的要求,但不可以停留在此等水平线上,要用高标准、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是工人阶级、人民大众中的先进分子或优秀分子。何谓先进分子?就是事事处处走在群众前面,做奉公守法的模范,做实践党章、党规、党法的模范。何谓优秀分子,就是品质优秀、德才兼备,为人处世的楷模。
试以集体主义原则的实践为例:把集体主义原则、化为公私关系加以说明。公私分明,严守公私界线,公是公,私是私,不以私犯公,这是底线;公私兼顾,或以公为先或以私为先,但必须兼顾另一方,这是中线;因公弃私,公共利益第一,大众、国家、民族利益首位,公私冲突,弃私从公,这是高线伦理。
因公忘私或大公无私,忘却了私,把私置于度外,超越自我,这是高线伦理。境界高,可谓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公私分明或公私兼顾是公民的标准、大众的标准、好人的标准。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这一点,否则甭说党员干部就连一个公民都不合格。党员干部不应停留在公民的道德水平上,而要让他们做到因公弃私或大公无私理所当然。这是高标准要求党员、干部,毫无疑问他们都应做到这步。
先进就是光荣,就是荣誉。列宁说,共产党是我们时代智慧、荣誉和良心的象征。因此,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做到“八荣八耻”,这还不够。还要进一步,还要做“八荣八耻”的模范,为全社会树立榜样。
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共产党的传统党德相结合。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中华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精神气质、或它的根本理念。用我们现代的语言表达就是“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任劳任怨、宽厚大度”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灵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什么?可以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诸如“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又如“三达德”即“智、仁、勇”,“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再如,“五达道”,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还有“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等等。我以为“礼义廉耻、孝悌忠信”为好,这是中国历史上,明清两代主流道德,既是国家倡导,又是民众奉行的。礼义廉耻,侧重于人的内在德性,孝悌忠信,则侧重于人的外在行为。这既有人的内在品质,对人、对事、对己的内在准则,又有对家庭、对朋友、对国家、对社会的外在行为标准。
我们学习“八荣八耻”,还要与传统美德中人格修养,诸如,“慎独”、“反省”、“改过”相结合。
党的优秀传统,优良的党德,有所谓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归纳起来,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优秀的党德传统。“三大作风”之外,还有“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顺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艰苦奋斗;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战争时期,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和平建设时期吃苦在前,得利在后等等,诸如此类都是党的传统。
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中纪委监察部3月17日发出通知要求,纪检干部“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其中特别讲到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对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党风廉政建设核心问题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公权公用,不能公权私用。胡锦涛同志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关键是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改进日常工作相结合。我们目前正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说我们经济的增长,不只是GTP的数字,更要注意质量。把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城乡经济结构调整、人民大众的收入相协调和统筹,即均衡发展。而社会主义荣辱观则为科学发展观的构成部分、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起着思想保障作用。倘若只求经济数字增长不顾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不顾人民生活的提高,搞什么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就是背离人民、危害国家,这绝对不是光荣而是耻辱。我们要真心实意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这才是我们的光荣之所在。
我们在自己岗位上改进作风,提高效率,做好工作,让百姓满意,让群众高兴,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荣誉。这样人民大众就会拥护我们、爱戴我们。
(责任编辑: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