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幅油画《开国大典》创作的台前幕后

2006-10-04 09:16
文史月刊 2006年9期
关键词:开国大典刘少奇油画

无 痕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油画家董希文于1952年据此难忘的历史瞬间创作了油画《开国大典》。然而,这幅凝结了人民热爱新中国情感的、具有纪念碑意义的精品画作,其命运却异常坎坷。在一次次的运动中,它被数次修改,董希文也因种种政治原因而饱受磨难。

由他执笔创作“当之无愧”

195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纪念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重要的党庆节日,中央决定举办一系列隆重的纪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举办党庆画展。早在年初,中国革命博物馆即遵照中宣部、文化部的指示,开始筹备建党30周年绘画展览。经过几个月的准备,画家们为这次展览拿出了近百件绘画作品,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中央美院把创作巨幅油画《开国大典》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知名教授董希文。

董希文生于浙江绍兴,杭州艺专毕业后曾到湖南及越南河内深造,后又到我国西南、西部和西北地区学习、创作,曾在敦煌临摹壁画达3年之久。其素描、油画功底在同行中有口皆碑,长于革命题材创作、长于人物画的本领在行内知名。他的画多次得到徐悲鸿、艾中信等著名画家的好评。1949年初北平解放,董希文成功创作了水粉画《北平入城式》。1949年新中国第一次文代会上,董希文受任画主席台上的毛主席像、朱德总司令像。几个月后,他又和美院师生们一起画天安门上的第一幅毛主席油画像。也是在这一年,董希文受任为“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的英雄代表画像。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的江山对笔者说:“从能力到威望,董老(希文)画《开国大典》,的确是当之无愧。”

“抽掉一根柱子”,画面顿觉敞亮

1949年10月1日,董希文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开国大典,一个新中国成立的壮丽图景使他产生了创作《开国大典》的强烈愿望。3年后,当这个特殊的重任落在他的肩上时,他深感荣幸和责任重大。接受任务后,董希文通过对开国大典时拍的电影、摄影、图片资料的研究,认为资料里的领导人和广场上的群众不在一个图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在他的想象中,这幅画应该是新中国开国领导集体与广场群众同在一个画面的构图。他决定打破写实的限制,采用一种表现派和现实派相结合的大胆的艺术处理手法,按自己的理解去选择画面构图。

董希文先画了一张草图,并经常揣着这张画稿,广泛征求美术界及文艺界人士的意见。草图上,董希文创造性的突破有两个:一个是除毛主席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外,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三分之一的画面里,而右边是广场群众。这种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有失平衡,但却能更好地突出节日气氛;另外一个是按正常规律,在毛主席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大红柱子,但草图中被抽掉了,广场显得更为开阔。为了慎重起见,董希文请教了几位建筑学家。梁思成这样评价:“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当时,中央美院不能为他提供画室,董希文就在北京西总布胡同找了一间房子。董一沙女士说:“父亲的这个临时画室很窄小,创作时根本无法从远处看这幅长4米、高2米3画的画面效果,只好凭经验和直觉。”

为了艺术性地反映这个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庄严庆典,董希文没有局限于人眼所看到的实际场面,而是采取了从天安门城楼向南看的角度,使得天安门广场和大片碧蓝的天空展现在观众面前。为了开阔视野,他把按一般透视规律应该看到的一根廊柱抽去,使画面顿觉敞亮起来,展现出一个真正的泱泱大国的气象。

画面上,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中央,正在麦克风前庄严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背后站着刘少奇、朱德、周恩来、董必武、宋庆龄、李济深、张澜、林伯渠、郭沫若等各界代表,他们胸前佩带着代表的红签,脸上呈现出聆听着《公报》的激动心情。广场上红旗如林、绚丽多彩,整齐的队伍和严肃的标兵显得庄严、隆重、热烈。城楼上左面的一排大红柱子及大红宫灯,崭新的紫红地毯、盛开的菊花,朵朵的白云和天空中翱翔的白鸽,无不象征着我们伟大祖国的独立、自由、繁荣、昌盛与和平。远处升起的五星红旗,标志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封建制度的结束,也是我们古老民族的新生。

《开国大典》油画在色彩的构思和运用上大胆地运用碧蓝、大红、金黄组成基调,用蓝、棕、绿调和。董希文谈到:“画天空,不论面积多大,最好一次涂好。为了将天空画得干净统一,或上下有意识的变化,天色最好用大碗预先调成上、中、下三层颜色,免得在调色板上拼拼凑凑调得很乱。而调上、中、下三层天色,又应先调上空色,中层色再加白粉或添点什么颜色就成下层天际色。《开国大典》的天空画得干净利落,明朗美丽之极。”他的女儿董一沙介绍说:“父亲画天安门城楼上的地毯时,为了增强地毯的质感,在颜料中掺上锯木的木屑和沙子,增强了地毯的质感。画中张澜长袍上的褶皱看上去是特意熨平折好,专等到庆典才穿上去的。还有汉白玉的栏杆故意没有画得很白,而是偏黄,是为了体现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国……”

《开国大典》油画的成功,无疑首先在于题材的重大和思想的深刻。但要表现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性场面,如果画家没有深刻的感受,没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没有非表现不可的大决心和巨大的毅力,是不可能完成的。董希文创造性地吸收了中国画的表现技巧,对各种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在绘画语言的处理上有独到之处。正如他自己说:“在《开国大典》的绘画语言上,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拉斐尔的一些画法,以及中国古代工笔画的画法。这幅画的题材,需要严肃单纯的风格,用冷静精细的态度,从下面去一部分一部分画开去。同时让一切细节服从大的东西、大的要求和总的精神。碧蓝的天空,大红的柱子、宫灯,金黄色的菊花、瓦片,崭新的紫红地毯,既相融合又成对比,使人感到单纯明朗而有力量。”这体现了他自己一贯提倡的“远看惊心动魄,近看奥妙无穷的境界”。

《开国大典》油画引起了较大反响

《开国大典》油画作为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作为歌颂新中国成立的世纪杰作,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备受人们的关注。《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发表了油画《开国大典》。人民美术出版社立即把它印成年画和各种美术图片大量发行,印数达100多万张,并收入当时的中小学课本。

《开国大典》油画也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称赞。一天,周扬等领导带董希文去中南海汇报,见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国家领导人。当他们看到《开国大典》油画时,几位国家领导人都很兴奋。毛泽东点头赞道:“是大国,是中国。”他还自豪地说:“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开国大典》油画被收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厅。这幅画展出后,在艺术界和社会上都引起了很大反响。徐悲鸿作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董希文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应得100分。”但他同时也以西洋油画的传统标准做了后半句评价:“也应扣掉5分,因为缺少一点油画特色。”这里所说的“缺少一点油画特色”,是指这幅画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但这恰恰被很多画家认为正是《开国大典》油画的成功之处。如果按传统油画用光和设色的手法去创作,这幅画就不会有这种热烈的气氛。艾中信说:“《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至此,绘画界掀起了董希文所一直倡导的“油画中国风”。《开国大典》油画无疑成为这一理论的典范之作,而这种思潮一直影响至今……

《开国大典》油画是新中国成立不久即和广大群众见面并博得广泛称誉的革命历史画。董希文精心创作的这幅新颖的油画被艺术界人士所普遍推崇,成为他生平最重要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也使他在国际上获得了声誉。《开国大典》这幅洋溢神州风采的油画,揭开了新中国美术史册的第一篇章。

《开国大典》油画蒙难

然而,《开国大典》油画完成后仅3年,就经历了第一次特殊的改动。“高饶事件”发生后,有人通知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油画,将画面上高岗的形象抹掉。《开国大典》油画中的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因为高岗站在前排最边上,为了不使画面损坏,董希文在其它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的画像。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成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被打倒。革命博物馆通知董希文在画面上去掉刘少奇。这个修改工程就更难了。因为不是简单地去掉一个人,而是要另外补上一个人,还要牵动旁边的人。更为难的是,董希文此时已得了癌症,手术后虽然情况尚好,但体力衰弱,实在难以担负这样繁重的精神和体力劳动。然而他仍然抱病奉命到博物馆亲自进行修改,在刘少奇的位置上改画了董必武。遗憾的是,在刘少奇平反昭雪之日,董希文已不幸逝世,他再也不能亲自在《开国大典》油画上恢复刘少奇的形象了。

1972年,中央“文革”小组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而筹办纪念美展,他们把董希文从干校调回北京,要求他重画此画,而此时董得癌症已到了晚期。“文革”后期,又有人想抹掉画面中的林伯渠,因为他在延安时曾反对毛泽东和江青结婚。这时董希文已去世,于是,他们找到了靳尚谊,靳尚谊不忍修改原作,就重新复制了一幅,这是此画的第四稿。

《开国大典》油画得以恢复原貌

1979年,文化领域开始纠正“左”的错误。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油画恢复原貌。

董希文家属不同意在原作上改动,博物馆对此表示理解。为尊重这个意见,他们委托靳尚谊修改。当时靳尚谊忙于其他事情,便推荐了北京青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他们在《开国大典》油画的复制品上画上了刘少奇和高岗。至此,《开国大典》油画终于恢复原貌——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厅里所见到的《开国大典》油画(复制品),而原作则保存在博物馆画库。

历史证明,《开国大典》油画的冲击力早已超越了一幅油画本身,中小学教材、年画、邮票、纪念币以及各种各样的收藏品都对这幅油画一版再版。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年画《开国大典》责任编辑徐震时对笔者说:“近50年来,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各省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数以亿计的有关《开国大典》的各类印刷品,它对爱国主义的宣传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责编 周志清)

猜你喜欢
开国大典刘少奇油画
作战时间横跨开国大典的是哪一次战役?
10月历史大事记
油画去哪了
一张陪伴刘少奇半个世纪的珍贵画像
一张陪伴刘少奇半个世纪的珍贵画像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受伤的风景(布上油画)
陈氏父子的上海往事
被哨兵挡驾的刘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