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 9月11日

2006-09-26 07:02谭宏伟
中国新闻周刊 2006年35期
关键词:世贸中心遇难者恐怖袭击

谭宏伟

对纽约来说,9月11日已不再是一个日子,而是一个事件。五年前,浓烟中倒塌的世贸中心大楼给纽约城划下一个巨大的伤口。如今,逝去的2749个生命依然令纽约人难以抚平心中的伤痛

在“9•11”五周年这个沉重的日子里,人们在纽约世贸中心遗址举行了一个纪念活动。遇难者的亲人们站在世贸中心遗址的深处——或许这是生者与逝者之间距离最近的地方,诵读着遇难者的名字。2749名遇难者的名字就这样在亲人们的哽咽中,一一传递到人们的耳畔。人们在世贸中心两座大楼分别被撞击和倒塌的四个时刻四次默哀。

在世贸中心遗址四周的围栏上,挂着许多遇难者的照片,旁边供放着鲜花和星条旗,还有死者亲友们写下的寄托哀思的话语。人们面对着照片默默流泪,仍然承受着失去亲人之痛的遇难者家属们不禁相拥而泣。

9月11日这天,纽约的空气中都弥漫着悲伤。

生命的碎片

其实,人们对那场灾难的纪念,不仅仅是在9月11日这一天,也不仅仅是在世贸遗址。在临近“9•11”的日子里,各种纪念活动就已经陆陆续续开始,这段日子已经成为纽约的“哀悼期”。

9月6日在世贸中心遗址旁揭幕的“礼赞中心”,成为了整个城市的一种纪念方式。它是由在“9•11”中丧生的一位消防员的父亲李•拉勒皮等人共同发起、由“9•11家属联合会”创建的。“礼赞中心”展出了“9•11”死难者的珍贵遗物。李•拉勒皮在“礼赞中心”揭幕仪式上说,分享自己搜寻儿子的故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那场灾难的本质,告诉人们一位父亲在废墟中寻找孩子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希望这样的灾难永远不再发生。

纽约市最近翻修了四年前建起的“9•11”事件临时停尸棚。这是一个巨大的白色帐篷,对于没有找到亲属遗体的家庭来说,这个地方的意义非同寻常。这个白色帐篷现在已经成为“9•11”永久纪念遗址,纽约人称它是“纪念公园”。在这里,三个带有空气调节功能的巨大容器,保存了13790块遇难者遗体的碎片,等待专家进行DNA技术鉴定,以确定其身份。据统计,在“9•11”事件中,共有2749人死在世贸双子楼内,验尸官目前确定了1598人的身份,还有1151人的遗体碎片有待确认。

正在纽约历史学会展览馆展出的“尘埃中的时装店”,展出了与世贸中心一街之隔的时装店在“9•11”事件发生后的原样。这家规模并不算大的时装店的店主,在事件发生后并没有对店铺进行清理重新开业,而是将店内落满尘土的服装、地上厚厚的尘土以及店内所有的物品原样都交给纽约历史学会。“这些尘土,不,确切地说是那一天的尘土让我们感到震撼。”一对正在参观的老年夫妇这样告诉本刊记者。

这一个个生命的碎片,一件件死者的遗物,一粒粒的尘埃,都记录了那场不堪回首的灾难。

挣脱梦魇

纽约当地一家媒体报道说,为了纪念在“9•11”中牺牲的好友,纽约市一位消防员花费5000美元,断断续续地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请文身专家将世贸双子楼遭袭的情景刺在了自己的身上。就这样,两幢燃烧中的大楼图案覆盖了这位34岁、名叫提尔纳奇的消防员的整个后背。尽管文身让他经历了巨大的痛苦,但是他说:“除了剧烈的疼痛之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能让我处理自己的悲伤。”

岑娇贤,这位在“9•11”中失去儿子的华裔母亲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五年了,我慢慢从悲痛中走出来,我想儿子的在天之灵不希望母亲如此痛苦地生活。”但是,讲到这里,这位母亲还是难掩悲伤,声音哽咽。五年前,她的儿子曾吉吉在世贸中心为救人而牺牲,在华人世界里英名远播,纽约华埠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条街道。曾吉吉的母亲告诉记者,今年的9月11日,她不会去世贸中心遗址,而是和去年一样去墓地为儿子扫墓。

今年8月11日,也就是“9•11”五周年之前的一个月,出自名导演奥利弗•斯通的电影《世贸中心》在美国公映。这部取材自真人真事、直接反映“9•11”恐怖袭击的电影,赢得了影评界的肯定。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评论说:“(这部电影)歌颂了联系你我的纽带,歌颂了真善美的存在这是我们需要的‘9•11电影。”美国《时代》杂志称这部电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作品,一首歌颂美国精神的圣歌”。但是,这部受到业界好评的电影,票房却并不理想——经历灾难的美国人还是对走进影院回忆那场噩梦、重新面对伤痛有些迟疑。

五年已经过去,但纽约人并未完全走出阴影。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纽约对遭恐怖袭击的担忧程度高于美国其他城市。《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联合开展的民调显示,仍有三分之二的纽约市民“非常担心”纽约会再次遭受恐怖袭击,72%的纽约市民认为政府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使他们免遭袭击,60%的纽约市民表示不会在世贸中心遗址上新建的写字楼的高层工作。

灾难过后的从容

经历“9•11”那场劫难的纽约人,对于“恐怖袭击”是非常敏感的,但在另一方面,纽约人也是从容的。

去年夏天,伦敦市中心发生了地铁和巴士爆炸的恐怖袭击,这一事件立即波及纽约。当时,纽约警方开始加强抽查乘客的背包和行李等安全措施,尽管给人们出行带来一些不便,但是大多数纽约市民对此表示理解。

如果说,伦敦恐怖袭击事件只是让纽约人更多联想起自己曾经的噩梦,那么,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在去年10月6日晚根据情报宣布“纽约地铁在未来几天受到恐怖袭击的威胁”时,则让纽约人感到威胁的临近。当晚,纽约警方加强对地铁车站的巡视,并对乘客的行李进行检查,纽约市的气氛一时相当紧张。尽管如此,当时纽约市的警戒状态依然为“橙色”,是自“9•11”恐怖袭击以来的同样程度。而纽约每天乘坐地铁上下班的人数在那几天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每天450万人次出出进进的纽约地铁站平静如常。

虽然后来警报解除,证明只是虚惊一场,尽管有人一开始对纽约可能遭袭这一消息的准确性心存怀疑,尽管随后有人对市长公布这一消息是否必要有些争论,但是当威胁进逼的时候,人们看到了纽约人的从容。

曾经遭受重创的纽约人有着太多与“9•11”有关的故事,五年过去了,故事仍在延续。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被称为英雄的消防员、当年废墟清理工地上的志愿者、身体和心灵受到不同伤害的人,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长长的故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复杂感受。这些人与事,这些悲痛和挣扎、无奈与从容,塑造了纽约这座城市的今天。 ★

猜你喜欢
世贸中心遇难者恐怖袭击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纽约世贸中心交通枢纽即将开放
遇难者
恐怖袭击
英国警戒级别提到“次高”
浅析青岛世界贸易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法航29具遇难者遗体被打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