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考作文多采用“三自”原则,即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然而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考生把“文体自选”理解成了“文体自创”:写人让人难见其人,更别说凸显人物形象;记事或不知事件经过,难懂来龙去脉,或平铺直叙,一览无余。其实,文章多一些波澜,多一些起伏,多一些回旋曲折,才能吸引读者,才能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为此,笔者特邀浙江大学张强同学做客聊天室,谈谈“如何让记叙文多点波澜”。
站长:感谢张强同学做客聊天室,今天请您谈谈记叙文的“兴波”技法。
张:文章如若平铺直叙、一览无余,读者读之肯定会感觉味同嚼蜡,苦不堪言。但是,如果我们在写作时精心构思,巧设悬念,那么,我们的文章肯定能够波澜起伏,吸人眼球。正如生活中有些事似乎陷入了绝境,可是一下子出现了转机,自然令人不胜欣喜。比如,《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中记载,秦伐赵,赵求救于魏,赵使者“冠盖相属”,责备信陵君无情无义,连他出嫁在赵国的姐姐的死活都不管。信陵君走投无路,打算带一批敢死队赴赵国,“与赵俱死”。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看城门的侯赢为他出了“窃符救赵”的主意,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信陵君也因此而名闻诸侯。文章前后情节突转,波澜顿生。
站长: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情节突转,波澜顿生”真不失为一种好的技法。
张:此外,真正的好文章应是,不仅能准确传递作者欲提供的各种信息,而且善于作虚化、省略处理,留下一定的“空白”,给读者的审美心理以驰骋想象的无限空间。比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通过书房的前后变化,写出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和凄凉。结尾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明写树的变化,实写人事沧桑,悼念爱妻之情尽在不言中。又如《红楼梦》中写黛玉临终时高呼:“宝玉,宝玉,你好……”,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你好……”之后什么也没说,然而这留下的空白中,有多少难以言传的东西啊!由此可见,预留空白,是作者有意为之,是为了增强文章表达效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使“无画处皆成妙境”,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站长:的确不错,说满说尽,一览无余,不给读者留下任何思考、想象的余地,这是一种常见的文章病。我们可以巧用“空白法”,使得文章曲折生动,夺人眼球!
张:再者,还可以运用悬念式的虚实写法。就是先虚写,后实写,远铺垫,近衬托,疑阵层设,氛围渲染,最后再让所要突出的具体事物露出庐山真面目。具体表现为,反映一个事物,描写一个事件,先从虚处写起,由虚入实,可以渲染出某种氛围,构成一定的意境,增强表达效果。比如《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的出场,刘备三顾茅庐,几经曲折才见着,就是先虚后实的出场亮相法。这样先虚后实,层层烘托渲染,既让读者受悬念所吸引,急切地往下看,又使读者在最后得到极大的满足。
站长:以虚引实,奇思横生!
张:记得马克思曾经说过:“发展是按所谓的螺旋式而不是按直线进行的。”写作诗文作品也要客观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这种复沓回旋、一波三折的事件发展情形。运用复叠手法组织文章情节,可以产生波澜曲折、扣人心弦的特殊效果。不过,运用复叠手法组织故事情节,不是搞照搬照套,次次回到老路上去,而是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同中见异,使文章有节奏、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推动情节进入一个又一个新的阶段,使人物、事件和冲突丝丝入扣,有机而和谐地联系在一起,为揭示主题服务。
站长:我记得《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一节,写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直至七次擒住孟获,次次擒法不同;又一而再,再而三,一共七次释放了孟获,次次放法不同。“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从写作上看,这就是重叠手法的独特运用,造成了七擒孟获的蜿蜒曲折、惊心动魄。
张:完全正确!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平时读书看报,常常看到文章中有些部分是紧张或生动的,而另外一些部分则是比较弛缓或平淡的。好的文章总是善于把那紧张生动的部分和那弛缓平淡的部分适当穿插,使得文章有张有弛。比如,电影《上甘岭》在激烈的战斗之后,观众的思想已经紧了好一阵子,于是导演巧妙地安排战士在战斗暂停的间歇之中,捕捉小松鼠的插曲,这就起到了调节气氛、松弛观众紧张心情的作用。
站长: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谢谢张强同学的精彩发言。同学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