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气度=风度

2006-08-31 08:52王敏娜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06年10期
关键词:气度风度风骨

王敏娜

何为风度?

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

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旷达?

还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和坦然?

都是。风度既是罗斯福总统在法西斯肆虐的战火中的镇定从容,也是鲁迅先生在动荡局势中“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犀利与“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宽爱,更是钟南山面对SARS恶魔时奋不顾身的奉献。

风度的表现是丰富多彩的。

风度在儒家手中被演绎成孔子的“仁者爱人”和孟子的“民贵君轻”;风度对墨家来说是对小生产者的关怀,到了道家庄生面前则化为“庄周梦蝶”的风流。

林黛玉娇花照水、潇湘竹青的风度让我们神往;薛宝钗知书识礼、端庄贤惠的风度让我们羡慕;史湘云不拘小节、亲切洒脱的风度让我们折服。红楼一梦,因风度而风情万种。

风度于我们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伊甸园,内修风骨外炼气度,合起来就是“风度”。

厚积而薄发,风度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表现,内修风骨,修才学,修精神,修品格,在“不畏浮云遮望眼”中品读一份人生的自信;在“天生我材必有用”中收获一份人生的乐观;在“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感受一份忧国忧民的情怀。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人文精神在今日尤为重要。“独善其身”是士人的避世之法,“兼济天下”是我们今日少年面向世界的积极态度。知识的积累让我们变得有智慧,品格的修炼让我们有感伤的情怀。风骨修成,风度自然而生。

内在的积淀要由外在的风度表现出来。嵇康将死,从容而笑,广陵一曲,终成绝唱,他在死神面前的坦然展现给世人的是洒脱的风度。方孝孺冒九族被灭之难而不愿为燕王起草即位诏书,展现给世人的是执著的风度。在困难面前,在挑战面前,在无数个未知面前,良好的气度一旦与风骨结合,人的风度便发挥到了极致。

“非学无以广才”,内修风骨,加强积淀;外炼气度,积极面对新时期的挑战。

两者相加,便是当今人应有的风度。

【作者系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三(11)班学生】

点评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风度”为“美好的举止态度”。作者对“风度”一词有自己独特的理解———“风骨”+“气度”,从人的内外两个方面进行了界定,具有一定的新意。文章据此立意,展开论述,其深刻性就不言而喻了。本文除了立意高远之外,文势流畅,谈古论今,洋洋洒洒,足见作者视野之广,驾驭语言能力之强。

【指导并置评:马伯成】

猜你喜欢
气度风度风骨
风度
风度
气度影响你的高度
风骨
风骨
推敲文本,把握有“度”
荷花
死亡压力下的尊严和风度
浅析紫砂《仿古壶》的气度、工艺和文韵
词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