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桥
杨伯家的一只竹篓据说有250余年的历史了。竹背篓在乡里一般寿命为3至5年。因经常背庄稼、柴禾、粮食,加上风吹雨淋,破损很厉害。而杨家的背篓寿命可就长得多了。
杨伯家在使用竹背篓方面有祖传家训:不过度。同村其他村民用背篓从地里背红薯到家,一般装70到120斤,杨伯家只装40斤左右。一般村民背乳猪到乡场上去卖要背3至5只,而杨伯家只背2只。有一次,杨家一个媳妇为了将地里的红薯藤一次运回家,装了高高满满一大背篓,被杨家老人痛责:你破了杨家的规矩,从明天开始,这背篓休息三天!
那天晚上,杨家的50多口人被召集到一间大房里,听老人训话:背篓也是一个生命,你爱惜它,它就活得长;不爱惜,它就活得短。人也是这样,吃,不能过度;做,不能过度;玩,也不能过度。我们杨家虽然没有出过什么大人物,但一直是长寿家族。为啥?就因为讲究度。我的爷爷亲口告诫我一句话,现传给你们:人世间,很多人虽然聪明,但掌握不了度就不能算聪明。比如,有吃死的,有累死的,有乐死的,有愁死的,有争死的,有怒死的,有闲死的,有玩死的,有气死的,有喜死的……总之,就像这只背篓,只有掌握好使用的度才能有个好寿命呵。
如今这只背篓当然不能运装东西了,成了杨家的重要文物,供奉在堂屋的一张黑木桌子上。一个普通农民家族对哲学和辩证法的理解如此简洁透彻,并一代一代通过一只老背篓往下传家训,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很是令人生敬意。
(原载《辽宁青年》2006年第1期)
点评:
万物皆有“度”,学习也不例外。在学习上,各人的“度”是不同的,关键是每个人要正确掌握自己的“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做到持之以恒,日久常新。
(安徽黄山江复兴荐评)
责任编辑/梅香meixiang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