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的研究

2006-08-01 06:59富春岩王皓杰刘景顺
计算机教育 2006年6期
关键词:程序设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

富春岩 王皓杰 刘景顺

摘要本文对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教学进行了研究。阐述了问题提出的背景、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实施过程及采用的方法。并针对非计算机专业文史类、理工类、师范类和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计算机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四个层次”的课程设置模式,即第一层次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第二层次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第三层次为计算机软硬件新知识学习、第四层次为结合专业需要开设应用课程,同时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研究

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教育是我校计算机教育的较高层次,其教育状况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我校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教学,主要采用讲授基础知识和Windows操作系统加上一门程序设计语言的传统模式,存在知识滞后、方法陈旧、模式简单、教学效果不明显等弊端。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计算机,特别是互联网带来的大量信息及时空结构的变化,迫使我们必须以新的视角观察计算机教育问题,不断适应计算机技术的新变化,不断创新我们的教育体系。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教学现状,远远满足不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需要,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1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从实用角度出发,调整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实用功能,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应用能力,促进专业学习;使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2.1 学生分类

由于非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繁杂,专业方向、学习重点各不相同,因此,不能把他们混为一谈,要区别对待。根据我校实际,我们大致把他们分为四类:文史类、理工类、师范类、医学类。

2.2 按学生专业设立课题

根据学生分类,抓住其专业学习的特点以及重点和难点,设立研究课题。各课题总体研究方向一致,但具体出发点、侧重点又各不相同,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着力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2.3 调整教学内容和重点

根据各类学生所学专业不同,调整其计算机教学内容和重点,达到与专业紧密结合,为专业学习服务,互学互长。

(1)文史类学生:侧重文字操作、网络操作、软件应用等。

(2)理工类学生:侧重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网络操作、CAD等。

(3)师范类学生:侧重文字操作、网络操作、课件操作、CAI等。

(4)医学类学生:侧重程序设计、软件开发、医学专业应用、网络操作等。

2.4 调整教学计划

由原来重知识传授改变为重技能传授,减少知识性内容讲授时间,留给学生课外自学,增加计算机技能培训时间,提高应用能力。

2.5改变教学方法

由原来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改变为既有课堂讲授又有多媒体、CAI教学,同时增加学生结合专业的软件学习应用,以及确定开发课题,进行实用课题开发。还采用比喻教学法、悬念教学法、演示与实践教学法、辅助教学法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2.6采取试点的办法

由于是新的教学改革尝试,我们从不同类学生中每类选择两个自然班进行试点。每班人数20~30人不等。

2.7采用助教和优秀学生参与教学改革的办法

首先,我们每一课题组选拔了两名有责任心、专业好的助教,全程跟班进行课程改革。同时,又从所选班中抽几名计算机基础较好、刻苦认真的优秀学生协助助教对学生进行指导。我们还对抽调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吃“小灶”,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指导能力,用优秀学生带动普通同学的学习。

2.8采取分组确定课题的方法

我们把所选每个班分成5~10人不等的几个组,每组根据专业学习和实际需要确定一项研究课题,进行开发性研究。这些课题,有的是程序开发方面、有的是软件应用方面、有的是课件设计方面、有的是网络操作方面,主要是根据学生将来专业和就业需要,进行针对性研究和提高。

2.9推荐课外内容,提高综合能力

由于计算机课时不多,实验也少,仅凭课堂和实验课时间是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增加课外补习和给学生留课外作业的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技能。

2.10阶段考试,阶段验收

为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只要求不检查是不行的。我们采取每章一考试的办法积累学生的平时成绩,保证学生每章每节的内容都能扎实掌握。

3以“四个层次”为基础,实施计算机教学改革

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教学以“四个层次”课程设置为依托,按学生水平、专业需求进行改革。第一层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培养;第二层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第三层次:计算机最新的软硬件技术的了解;第四层次:结合各专业需要,开设计算机应用课程。

第一层次实施进程和方法。在教学改革的最开始,我们首先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教学改革。大多数学生在本科一年级都学过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定基础。但是计算机科学发展非常迅速,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界面和功能变化都非常之快。根据这种情况,在这一层次的改革过程中我们缩减了总学时(将原来的60学时减少为48学时),重新分配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时,目前分配如表1所示。

在理论课教学中不再是“教师、粉笔加黑板”的模式,而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实验教学是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本阶段的教学改革中,特别注重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实验的学时数、加强实验室的网络化管理及教学。学生可以通过下载学习软件、网上查寻资料;通过电子邮件或BBS等与教师、同学相互联系的方式来完成作业。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第二层次的实施进程和方法。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是我们对研究生提出的最低要求,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还必须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具有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分布在十几个不同的专业,按要求,各专业学生应根据需要学习一至二门语言,并且必须掌握及精通一门高级语言,这样就可以举一反三,在需要时能够很快地学会和使用其他语言。根据实际情况,大多数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学过高级语言课程,具有基本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但是,目前的程序设计已向面向对象的发展,所以在本层次的教学改革中,我们重新设置了课程,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分别开设了VFP、VB、VC++等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有些研究生是在职学习,同时又承担了一些其他的工作和研究,因此,在本层次的教学中,我们不再采用以往的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采用网络教室(教师将讲课的过程做成课件在网络上展示出来)、远程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层次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众所周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升级换代频繁。为此,我们结合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动态,定期聘请本校或其他高校的计算机专家,采用专题讲座的方式,使学生能及时掌握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

第四层次的实施过程和方法。目前,我国计算机专业的学习仍处于应试教育模式中,要考很多基础理论课程,而学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少,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求各专业的研究生,除应熟练地使用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外,还应熟练掌握常用的开发软件,并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能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处理、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开发本专业领域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具有编写和调试程序的初步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结合研究生所在各专业的不同需要,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布置相应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完成这些课题,大大提高了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4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

我们以2003级非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为教学改革的实施对象。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完成了本课题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参加教学改革的研究生,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空前浓厚、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效果十分显著、应用能力明显增强,95%的学生达到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80%以上的学生能使用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或系统软件设计、开发应用软件。

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只有建立新的教育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运用新的现代教育手段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明,陈平,张铭等.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计算机教育,2004,8.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项目化教学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