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
陶弘景(四五二——五三六),字通明,丹阳称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年少时好读书,钻研道术。年长以后博览群书,传说他“一事不知,以为深耻”。有多方面的才能,善琴棋,工草隶,好著述。齐高帝作相,曾引他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永明十年辞官,隐于句曲山(即今茅山),自号“华阳隐屋”。梁武帝即位后,屡次聘请他,他不肯出山。但国家每有大事,总要去向他求教,时人称他“山中宰相”。死后谥为“贞白先生”。
陶弘景与齐高帝萧道成不同于一般的君臣,陶弘景隐居后,收到皇帝劝其出山的诏书。陶弘景赋诗以答,诗人以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谢绝出仕之意,表明自己的志趣是在白云青山林间,不过,可惜我无法让你理解个中情趣,就像山中白云悠悠,难以持寄一样。
此诗历代传诵,是一首有名的古体诗。诗以问起笔,固然是高帝诏问,也可看作诗人自问自答,这一问足以涵咏人生,山中何所有就是人生何所有,是问人格,问人的价值取向,问人一生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拥有什么,拥有多少,别人问我,我也问自己,经过不断叩问人生,诗人知道对方问时心中所想与我恐怕不同,我更在意什么,所以诗人要以问振起。
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诗人不假思索答出“白云”。山中景物与隐者相谐的很多,青松,翠竹,清流,诗人为什么只选白云来回答,而且伴随此诗的脍炙人口,后世多以“白云”表示隐逸之趣或隐居之所。成为隐者的象征。
“云”作为风雨雷电的兆端或先驱,瞬息万变,神秘莫测。有时碧空万里,不见踪影;有时白云浩渺,高远闲逸;有时黑云压城,气势逼人;有时白云飘飘,自在徜徉,变化万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白云”一词更有着丰富的意蕴,白云,正是以其“浮”在天空,“孤”无依傍,“白”无尘染的物理情状才最容易引发人们“闲适”、“放旷”的心理感受。
白云的聚散盈缺、乍起乍收,高低上下、飘忽不定、吞吐万变的情状。常能引发人们诸多感悟:天地万象,尽是幻化所现;看似充满,实际空无一物。生生灭灭、来来去去,一切都虚而不实,一切都变化莫测,一切都难以把握,不可预料。“无常”之人生,扰攘之人世,也未尝不是如此。许多先贤领悟到了大千世界“何须扰扰徇功名”、“大贤济世徒自劳”、“世人有心多苦辛”的道理。《论语·述而》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思索世俗的人生,将世人与白云相比,区别只在“有心”与“无心”之间。白云无心,故但氤氲;世人有心,故多苦辛。诗人眼中只有白云,且“多”的无边无涯,诗人如云一般洒脱飘逸,纯洁幽雅,无根无凭,安闲自在,他觉得自己是多么富有呀,一个多字,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最大认同,精神的富足是最美好的,这种认知带给诗人无限的愉悦和满足。
“自怡悦”和“不堪持赠”形成对比。岭上白云意境之幽雅,色泽之皎洁,精神之高华怎不令人欣羡,但拥有白云似乎是隐士的专利,不能与他人分享,自古以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君主虽然是至高无上的人,他可以富有四海,但不能拥有一片白云,诗人遗憾地说出不堪盈手赠,白云就是诗人的价值观,无法赠予他人,即使能赠,对方也无缘笑纳。价值观不同的人是格格不入的,“道不同,不相与谋”。只有真正的隐者才能掬水月在手,“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玲珑美丽的白云是诗人的心灵归宿。
李白也有一首《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也写的超然洒脱,但我犹喜陶诗和雅清淡,韵致悠远,语言很平实,一问一答之间,白云之意象似顺手采撷而来却着实韵味超迈,清婉动人,实是一佳作。
(陈俊明,廊坊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