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勇 毛海峰 朱国亮
1亿元的扶贫贷款,不仅没有造福一方,反而使得农民莫名其妙背债务,提心吊胆怕逼债;银行遭受巨额损失,资金大量悬空;村干部劳民伤财反遭戳脊梁骨——
6年前,甘肃定西市安定区争取了一笔1亿元扶贫贷款给农民修梯田、打水窖;6年后的今天,这笔巨额资金不仅没给农民带来福音,反而引来当地农民、银行和村干部的一片骂声:许多农民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背上了巨额债务,银行发放的扶贫贷款大量悬空,乡村干部为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强行发放扶贫贷款……
被迫贷款修梯田
农民坚决不认账
家住安定区凤翔镇南二十铺村63岁的景春明一辈子种地过日子,没欠过谁的钱,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到老了,却莫名其妙地欠了银行3000多元的贷款。“还钱没有,大不了把地收回去。”这位老人激动地说,“事先我们也不知道是贷款,推完地的第二年才突然说是贷款,要签字、盖章,早知是贷款修梯田,我们就不修了。修了梯田又有什么用,现在都退耕还林了。”
1999年,国家在四川省的苍溪县和旺苍县、甘肃省的安定区和会宁县以及山西的柳林县分别安排了1亿元的扶贫基础工程贷款,要求各地在2~4年内全部完成。根据这项计划,从2000年开始,在两年时间里,中国农业银行向安定区发放了9000多万元的扶贫贷款,贷款项目为机修梯田和集雨节灌。当年,村镇干部用这一贷款为景春明家修了十多亩梯田,其中6亩地现已退耕还林。
贷款近亿元为农民修梯田、打水窖,农民却不认账,这是中国农业银行万万没有想到的。
安定区凤翔镇李家嘴村村主任梁作功介绍,该村有3个社贷款修了梯田、水窖,去年银行就发文要求先还水窖的贷款,但至今没人还钱。当时贷款的使用规定是,修一亩梯田300元,打一眼集雨水窖160元。贷款为10年期,如前5年还款,不必还息,后5年还款,利息从第6年开始计算。梁作功说:“现在不要利息,也没人还钱,逼急了老百姓就骂娘,将来要收本金和利息时,恐怕更没人还钱了。”
村干部私刻印章要贷款
农民非贷不可背债务
农民缘何不还贷还骂人?记者经过深入采访了解到,当时,为争取资金,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安定区政府采取的是“分贷伙用分还”的贷款办法,即先由各村集体修梯田、打水窖,后由乡镇、村验收,再由村干部集中收集农民印章办理贷款,贷款额按照每户农民承包土地的面积分摊。当村干部在项目验收后准备集中办理贷款时出现了问题:大多数农民都不愿签字、盖章。接受采访的农民告诉记者,他们没有见到一分钱,事先也不知道是贷款修梯田,否则根本不会同意。
李家嘴堡子社农民倪文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地的山旱地原本种粮食不过50~100公斤的亩产,修梯田后,能增收20%左右,而修一亩梯田是300元,全部给了推土机的师傅,按当时的粮食价格计算,修这一亩梯田,成本一二十年都收不回,哪里还有钱还贷款;定西市黑山乡中河村马维珍说,目前他们村农民一年人均纯收入才1200多元,他家收入也不过千元,如今他得独自养活1个老人和2个小孩,一年产的粮食还不够全家吃,当年村里“强迫”给贷款几百元修了水窖,如果现在要还款,家里将雪上加霜。
农民都不愿签字、盖章,县、乡干部又催得急,无奈之下,一些村干部只好花钱私刻农户印章给农民统一办理贷款。凤翔镇南二十铺村原村主任王怀胜介绍,由于农民拒绝贷款,村干部和镇里的包村干部集体决定,由村集体出资400多元钱私刻了农民印章,统一办理了305笔贷款共74万元。记者采访了解到,与凤翔镇邻近的安定区团结镇小山村干部甚至将学生用的橡皮拿来私刻了部分农民印章,统一办理了贷款手续。其他乡镇也大都采取类似办法硬逼农民办理了贷款。
虽然嘴硬,说不还钱,但这笔贷款还是让淳朴的农民提心吊胆。在凤翔镇李家嘴村,记者一提起“亿元扶贫贷款”问题,许多村民就闭口不言,有的还悄悄躲开,以为记者是催收贷款的。凤翔镇南二十铺村村文书薛云峰介绍,当地农民都不富裕,多数还处在温饱线上,几千元的负债对他们来说是“天文数字”,很多人确实还不起钱。而更重要的是,当地不少农民的梯田第2年就退耕还林了,不少农民并未享受到梯田带来的好处。
提起这笔扶贫贷款,不少村干部也是一肚子怨气,出了力反而被农民背地里骂,实际上村干部也是迫不得已私刻了农民印章给农民贷款。其实村干部也知道,私刻农民印章是不对的,但上面催得急,我们能怎么办?
强扭的瓜岂能甜
1亿元教训谁埋单?
1亿元扶贫贷款竟使当地很多农民提心吊胆,生怕银行逼债而走投无路,又使银行资金回收困难,还让大量基层干部被农民背后戳脊梁骨,这是当时制定这项扶贫政策的人料想不到的事。为什么扶贫的大好事却变成了这样的苦果?
农行甘肃省定西市分行副行长员建华说,国家当时下达了如此巨大的贷款任务,可当地各级政府根本没有准备好项目,就是想多要贷款,在实施过程中甚至进行违背信贷政策原则的宣传,让老百姓误以为是国家救济式扶贫,根本就没打算还款。目前国家对政策性贷款和常规性贷款不加区分,明明是政策性贷款非要让商业银行进行市场运作,造成损失是难免的。今后,这种政策性贷款本应由国家扶贫资金来进行,不应该由商业银行来发放,否则肯定会造成计划经济下的“市场放贷”,最终导致不良贷款率大幅度提高。
银行的说法也只是说明了一个方面的情况,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老百姓并不是不愿意贷款搞建设,当地一些农民为了找资金还千方百计地找关系求贷款,然而当上亿元扶贫贷款到来时老百姓却惟恐避之不及,主要是由于贷款项目与老百姓利益相冲突。从项目本身来讲修梯田、打水窖,都有利于老百姓,但是前几年种地的市场效益很低,虽然扶贫贷款是低息贷款,农民也不愿意负债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土地中去。因此才出现了一方面老百姓脱贫没有资金,另一方面却不敢要银行的上亿元扶贫贷款来修梯田、打水窖。
一些基层干部反映说,1亿元扶贫款引来“怨声一片”,暴露出我国扶贫投入机制的一些问题,值得反思,今后再也不要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了。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必然要在农村投放更多的资金,如何用好、用活这些资金,将钱花在刀刃上,政府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机制,既尊重农民意愿,又符合经济规律,真正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否则,不仅白花了钱,还让农民遭了罪,基层干部在农民心目中的威信也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