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群霞
“六一”儿童节到了,在这个孩子们特有的节日里,妈妈们心里想的都是如何让孩子幸福、快乐。这不,扬扬妈妈早早地准备好了礼物——一辆玩具小汽车,可没想到,扬扬很快就玩厌了,他撅着嘴巴不满意地说:“妈妈,我要买变形金刚,明明都买了!”奶奶给扬扬买了很多他喜欢的零食,爸爸妈妈也想尝一尝,可是不管奶奶怎样劝说,扬扬就是不肯,还理直气壮地说:“你们大人有钱自己去买!”令人哭笑不得。
扬扬妈妈很苦恼:我们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他为什么感受不到快乐?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孩子过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节日?
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了,在过节的时候给孩子买点礼物,让孩子开心快乐似乎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可问题是很多孩子对这种唾手可得的爱变得熟视无睹,他们既不感动也不快乐。难道我们爱错了吗?扬扬妈妈的苦恼值得我们反思:我们除了给予孩子爱,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以外,还应该做些什么呢?思考了很久,我觉得应该让孩子学会感恩,让他们感受到周围人给予自己的爱而心存感激、心存快乐!这将是我们在“六一”节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为什么不懂感恩?
不懂感恩的原因: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2~7岁的孩子在思维发展上一般会显示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他们往往从自我的角度来选择行为方式而不考虑他人。孩子往往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上,不懂得除了自己开心之外,还可以让别人也开心。自我中心人人都有,但是自我倾向过于严重或到了6-7岁还完全停滞在自我中心阶段,就会成为问题,家长应给予适当引导。另外,父母逢节必送礼物,也会让孩子觉得“习以为常”。如果妈妈不送礼物或者礼物没别人的好,他还会觉得委屈。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过分关爱会导致孩子不懂感恩。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了家长更多的关怀与爱护。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再加上爸爸妈妈,六个人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孩子成了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家长生怕孩子受委屈,孩子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这种过分疼爱和过分保护强化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他们认为家长理所当然要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除此之外,家长对孩子的爱过于单向,他们从不要求双向的回报,长此以往,孩子习惯于坦然地接受并且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当然不懂得感恩。
另外,社会上一些自私的观念影响着孩子感恩心的形成,由于感恩之情缺失,家长们觉得现在的孩子“不懂事”。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
的感恩之情?
感恩是指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的一种心理体验。它是一种个人维护自己内心安宁感,提高幸福感的心理能力。因此感恩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良好心态。让孩子学会感恩的实质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别人,对别人的给予存有感激之心,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是因为别人付出才得到的,从而让孩子爱别人,帮助他人。只有学会感恩,孩子才能更好地与周围人相处和合作,让自己更幸福、快乐!
孩子有感恩能力吗?
也许有的家长会问,“让这么小的孩子学会感恩,这是不是太难为他们了呢”“是不是长大以后自然就懂得感恩了呢”。其实,孩子是有能力感恩的。0~6岁孩子感恩能力的成长,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感受满足。初生的孩子也有感恩能力。还记得新生儿吃饱熟睡后那张安宁的脸吗?这种安宁回馈曾给了父母无限的幸福感。还有,1~2岁的孩子听父母讲故事时脸上总是甜甜的,这其实就是感恩,感谢父母给予他的爱。
2.认识满足的来源。让孩子知道满足是一种非常幸福的感觉。比如扬扬妈妈应该告诉他,家里给他买了这么多礼物,是因为大家都非常喜欢扬扬,扬扬要满足。
3.对给予恩惠的人表示回报意向。3~4岁的幼儿已经能够理解父母工作的辛劳,他们会表现出请爸爸妈妈坐,亲亲爸爸妈妈等行为。
感恩之情如何培养?
幼儿期是良好品德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时期的经验将影响到以后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感恩是种发自内心的行为,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之情呢?
●改进教养方式。有些家长从不计较孩子对自己的态度,这将导致孩子养成自私、爱发脾气、任性固执、不会道歉、遇到困难爱哭等坏习惯。所以说,家长要重视孩子对自己的态度,对他们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以及自己的需要和感受,如:妈妈可以对扬扬说,为了给你买礼物,妈妈跑了很多商店,很辛苦,帮妈妈捶捶背,好吗?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会形成感激之心。妈妈还可以用移情的方法帮助扬扬感受他人的心情。可以告诉扬扬,如果你买了好吃的东西给奶奶,但奶奶一点都不跟你分享,你会有什么感受?如果你送给妈妈一件礼物,妈妈随便玩一下就扔了,你高兴吗?体会他人的感受有利于孩子形成感恩之情。
●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父母要经常对他人说一些感谢的话,如“谢谢”“真好”“麻烦您了”等。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感恩”的父母有助于孩子形成相应的感恩行为。因此,父母的榜样作用不可忽视。
●让孩子理解自己。很多父母展现给孩子的总是生活中最高兴、最舒适的一面,以为这是对孩子最无私的爱。事实上,这反而让孩子看不到生活的真实面貌,从而对幸福感、对父母、对他人缺少了一份理解和感激。父母为孩子送上精心挑选的礼物时应该告诉他,妈妈为此跑了很多家商店,甚至放弃了自己本来挺想买的一件衣服,让孩子珍惜礼物,体会妈妈的爱与付出。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作为家庭一员,孩子理应承担一些家务。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家庭责任感。如可以让孩子扫地、倒垃圾、整理玩具、收拾房间等,从而引导孩子爱家,爱父母,关心他人。还可利用角色扮演,如通过“今天你当家”,让孩子在“当家”的过程中体验做父母的不易,并对父母产生感激之情。
●鼓励孩子的感恩行为。当孩子收到礼物向父母表示感谢时,父母要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赞赏。或者,当孩子为你端凳子时,你真诚地说一声“真不错”;当孩子主动为家人做点小家务时,你真挚地说一声“真了不起”等。让孩子在家长的微笑、赞赏中获得感恩带来的快乐!
●培养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行为。不管是节日还是平时,不以“我”为中心。培养孩子说出自己最感激的人或事,学会赞美人,学会微笑,学会关爱他人,从而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吧!当孩子有了感恩之心,你会觉得孩子更懂事也更快乐了。收到礼物的时候,他会更真切地体会到家人的关爱;得到帮助的时候,会真心地感谢他人为他的付出。“感恩”将让孩子从小享受到幸福美好的生活!
(作者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