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与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006-06-29 07:42
文史月刊 2006年6期
关键词:守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彭雪枫

潘 印

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魔爪伸向山西,阎锡山将“存在就是真理”的哲学运用于实践,逐步提出“守土抗战”,并与中国共产党实行合作,为山西抗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阎锡山从“自存”出发,提出了抗日要求,这为建立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政治基础。

阎锡山是一位比较有头脑的近代军阀,他在派系争斗中,不断总结经验,创立了一套哲学理论——存在哲学,主张一切事情都不能做得太绝对,既不能“过之”,又不能“不及”,“抗日要准备联日,拥蒋要准备反蒋,联共又准备剿共”,其中心则是“存在”。为了维护自己在山西的统治地位和权益,他对蒋介石、日本人、共产党都是若即若离。

华北事变前,阎锡山与日本的关系较为密切。1935年下半年,日本发动了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这同时也威胁到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阎锡山虽然和日本有勾结,但当日本人野心勃勃得陇望蜀的时候,“如果投降日本,不仅保不住他在山西的政治统治和经济上的全部利益,反而会戴上汉奸的帽子,成为‘千夫所指的民族罪人。走这条路风险太大”。1936年8月,日军进攻绥远,开始把侵略的魔爪伸到阎锡山的势力范围内。1936年9月,阎锡山为了抵制日军对其利益的侵犯,提出“守土抗战”的口号。此后,他提出“由抗战到复兴的民族革命”,“民族革命的目的是要推翻一切压迫,完成独立自主的国家。其任务有二:一是抵抗目前敌人武力的压迫,以求国家之存在;二是走上复兴国家之途径,以图民族之复兴。”可见,当时阎锡山已经把日本当作当时最主要的敌人来认识。

一向以“一切为了存在”、“在存在中求生存”为最高哲学的阎锡山,认定唯一可走的路就是“联共抗日”,这“可以利用共产党的力量发动和组织群众来抵抗日本人侵犯,保存和发展他自己的实力,而且只要他答应抗日,共产党便不再对他采取军事行动”。中国共产党站在民族利益的高度,号召全国“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不仅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中国的地方实力派的切身利益。阎锡山在主要的斗争目标上逐渐地与共产党趋向一致。阎锡山和共产党有了共同的政治语言,即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就为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

二、阎锡山利用民众守土抗战思想的形成,促使阎共合作。

“九·一八”事变后的一个时期内,“在民族危机加重,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阎锡山顽固地站在抗日救亡运动的对立面,坚持执行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政策”。但是,红军东征,“大大促进了山西人民,特别是广大民众的普遍觉醒,推动他们跨跃到抗日救亡的强大洪流中来”。阎锡山日益清醒地感到“群众如虎,不发动是个空子,发动起来是个乱子”。但是,日本帝国主义咄咄逼人,已直接威胁到他在山西和绥远的利益,权衡再三,他还是决定“守土抗战”。“守土抗战”是阎锡山从地方军阀的一己私利出发而提出的政策。守土,对于阎锡山而言,则仅指守卫山西及他所辖的山西周边地区,而不是守全中国的国土。当然,山西、绥远也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为保卫这块土地而战,也是正义之战,是符合民族利益的,因而同样具有进步意义。

“九·一八”事变以后,山西民众要求组织起来团结御侮的呼声越来越高,阎锡山从维护自己统治地位出发,利用群众团体为自己摇旗呐喊。1936年,阎锡山还同意建立牺盟会,它的口号是“守土抗战”、“牺牲救国”。薄一波也被阎锡山邀请回山西,共策“保晋大业”。阎锡山把他作为社会活动家,支持他的群众工作。薄一波因此而得以成功地接手和改造牺盟会,并“创造性地把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运用于山西”,“通过这个组织,以山西特有的方式,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大力发动群众,组建新军,掌握政权,开创敌后抗日根据地等各项工作”。“此后,牺盟会便发展成为实际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阎锡山组织民众团体,又邀请进步人士或共产党员(地下)到山西做民众工作,使山西民众的思想豁然开朗,阎锡山这种思想倾向虽然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但对于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有进步意义的。

三、阎锡山急于借共产党力量抗击日军、牵制蒋介石,加速了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全面抗战开始不久,山西的形势随即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平津之后,兵分三路,进攻山西。第一路攻占大同后继续向南,直逼雁门关;第二路由蔚县和涞源方面,进攻平型关;第三路由石家庄沿正太路向西进击”,晋绥军和增援山西抗战的国民党中央军无力抵抗,“9月初,平绥线上的战略要地相继失守,骄狂的日军长驱直入,冀察晋绥各省许多城镇先后沦陷。”同时,自东征以来,阎锡山对蒋介石一直持一种警惕的心理,深怕自己会被蒋介石吞掉。“1937年7月22日,阎锡山请彭雪枫转告中共中央,希望八路军能会合晋军一个集团军,在五台周边建立根据地。8月底,阎锡山又对彭雪枫讲,主张八路军在蔚县、兴县、大同、天镇等晋境内发动民众,进行抗战。”由此可见,山西战局的严重性使阎锡山急于请八路军开赴战地,阻止日军的进攻,在同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上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为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扩大创造了条件。

“七七”事变后,日军步步进逼山西境内,晋绥军大部一触即溃,阎锡山急于扩充实力,准备建立一支以“保卫家乡”为宗旨的强大的新军。薄一波领导建立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这支军队实际上是由中共组建和领导的山西新军的第一支部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共产党同阎锡山在军队建设方面合作的开始。针对当时华北战局急剧逆转,察绥已经落入敌手,晋北许多县已经失守的局面,周恩来在与阎锡山的会谈中提出,要保卫山西、保卫华北,就必须动员广大群众参加抗战,首先要在绥远、察哈尔和晋北沦陷区成立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周恩来的提议得到阎锡山的首肯。1937年9月20日,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正式成立(简称战动总会),它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山西的又一胜利,它有效地推动了山西抗战逐步向着全面抗战的道路顺利发展。它是“最好的合作形式”,“总的完成形式”,因为它公开合法,且有组织、有纲领、有权威,成为双方合作的典范组织,在全国是首创,在山西则标志着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四、中共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促进了阎锡山的转变。

华北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了灭亡中国的步伐。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立了中共在新时期的政治路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并决定“首先把建立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放在整个抗战准备部署的突出位置”。“具体步骤,即把红军行动与苏区发展的主要方向,放在东边的山西和北边的绥远等省去”。为了进一步推动华北抗日救亡运动,夺取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必须首先解决山西的问题,正确处理与阎锡山的关系。

1936年2月17日,中共发表《东征宣言》,红军分两路强渡黄河,进入山西。东征军一路宣传抗日主张,“凡属爱国军人不论积极地与本军联合抗日或消极地不反对本军及爱国人民抗日者,本军均愿与之进行协商、协定或谅解。”4月,为避免内战再度爆发,保存抗日力量,促进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红军虽在东征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却仍回师陕北。中共深明大义的行动和主张,激起了晋绥军广大官兵的思想波澜,严重动摇着阎锡山的军心,大大促进了山西人民,特别是广大工农群众的普遍觉醒。

红军东征后,中共中央对阎锡山斗争由军事上的打击转入政治上的进攻,开始把阎锡山当作可联合的抗日同盟军来争取。毛泽东亲笔写信给阎锡山,明确指出:“敝军西渡表示停止内战,促进贵部及蒋氏的觉醒,达到共同抗日之目的”,同时毛泽东还分别致书晋军高级将领赵戴文、杨效欧、李生达,争取他们抗日。毛的亲笔信及中共的抗日诚意,对阎锡山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震动和促进,阎锡山专门召集“自强救国同志会”的干部开会,会上“绝大多数人赞成联共抗日”。193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派彭雪枫前往绥远做傅作义的工作,并携带毛泽东致傅作义的亲笔信,希望通过他推动阎锡山与共产党建立“合作关系”,经过彭雪枫的努力,傅作义又从中斡旋,阎锡山派出专员去陕北同中共中央联系,要求中共中央派出全权代表到太原洽淡。1936年11月,中央派彭雪枫为全权代表进驻太原,与阎锡山建立了秘密的正式联系。以彭雪枫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进驻太原后,抓住阎锡山面临日军入侵、蒋军赖着不走和红军东征给予的打击所造成的矛盾,以及寻求自保的心理,积极宣传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使中共对阎锡山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西安事变后,彭雪枫根据中共中央的批示,对阎锡山进行了艰苦的说服工作,使阎锡山在事变发生的整个过程中,采取了同中共中央合作的立场。通过大量艰苦的工作,阎锡山的思想不断向团结抗日的方向转变,使建立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条件和时机日益成熟。

抗战初期,山西抗战走到全国前列,被誉为“模范战区”;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国也是一面光辉旗帜,这其中既有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又有阎锡山的积极作用。阎锡山在建立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责编 卢成)

猜你喜欢
守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彭雪枫
彭雪枫:毛泽东眼中“赵子龙式的虎胆英雄”
彭雪枫的浪漫婚事
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感赋
我们辅导员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春山闲话
彭雪枫豫东春荒卖马赢人心
《八路军军政杂志》对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
论毛泽东抗战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基本特征
抗战期间任弼时出使共产国际再认识
刚硬至猛彭雪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