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评论的“细节”魅力

2006-06-06 18:25张克宣
新闻爱好者 2006年5期
关键词:电视记者电视新闻细节

张克宣

有“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称的密斯·凡·德罗在谈到成功原因时,只用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密斯·凡·德罗强调,不管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称为一件好作品。简言之,细节的准确、生动可以成就一件伟大的作品,细节的疏忽会毁坏一个宏伟的规划。

“魔鬼在细节”,一件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作品何尝不是如此!什么是细节?对于电视来说,细节指的是在新闻现场中记者抓拍到的那些富有新闻价值、反映人物特有动作的神态、语言、心境以及提示人与事物之间某种微妙关系的一组组景别。那么,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细节的价值有多大呢?细节能不能产生特殊的评论效果呢?有人认为,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媒体发言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受众对事物的选择性理解,不同的人会对相同的事实作出不同的解读,这就需要观点鲜明的评论来点化,电视新闻评论重在“评论”而不在“细节”,细节无法起到“评论”的作用,因此,我们的许多新闻评论类节目不重视故事化,不注意细节的刻画,习惯于“呆板的画面+生硬的解说+咄咄逼人的评论”的程式,荧屏上类似的节目并非鲜见。事实上,在新闻评论节目中,细节不但可以为评论增色,达到以一当十、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而且可以起到没有“评论”的评论作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的《难圆绿色梦》节目中,当徐志民老人得知自己种下的林子被人毁坏后,执意要到现场去——

(解说)老汉终于坐不住了,一再要求再次回到园子塔拉看一看,看看他种下的树,我们也再次随他前往这个位于内蒙古库不齐沙漠北部边缘的小村。

(记者)大爷,园子塔拉到了。

(徐志民)园子塔拉到了。

此时,编导没有再用解说词去描绘林子被毁的惨象,也没有用评论式的语言去谴责毁林者的恶劣行径,而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撼动人心的细节:82岁高龄的徐志民老人蹲在有“树王”之称的树桩前,树桩被火燎过,黑黝黝的,他用颤抖的手握着烟袋杆,拂去树桩上的沙土,凝视着惨遭沙火蹂躏的年轮,饱经沧桑的脸上皱纹微微颤动,眼角挂着浑浊的泪水,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徐志民)这块园子算是丢了!唉,太甚了,败家货,没有人做主了吗?

这一组画面,长度不过十几秒钟,但它所传达的所有表情符号,都深深地留在观众心里,经久难忘。人们看到这里,都会情不自禁地从内心深处发出“评论”!这就是“细节”的力量!对于电视新闻评论来说,此处无声胜有声,没有“评论”胜“评论”!

可见,电视评论中细节具有特殊的魅力。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往往忘记了评论内容、情节,甚至标题,然而精彩的细节却能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记忆中无法抹去。我想,在电视评论节目中,细节的作用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视细节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深化新闻评论的主题,使新闻评论“立”起来。我们知道,电视新闻评论是伴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闻体裁。同报纸、通讯社等新闻媒体的社论、评论一样,它需要发表自己的立场、观点和主张,需要通过大量的“论据”,使评论“立”起来。然而,电视新闻评论毕竟不同于平面媒体评论,它需要用镜头语言来表现。这样一来,细节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运用得当则会起到揭示事物、事件本质的作用。

第二,电视细节可以将人物和事件的特点“放大”,进而显示形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性,使新闻评论“活”起来。众所周知,细节的本质就是“放大”,尤其是电视镜头的“放大”功能更为明显。比如我们平时说话时眼睛往别处瞥一下,并不明显,可是如果是电视上谈话时的特写镜头,这个“小动作”会特别突出,这就是“放大”作用。而这种“放大”作用,恰恰正是“细节”展现“魅力”的地方!1994年,一些地方违反国家的有关政策收购棉花,《焦点访谈》的记者前去采访。由于非法收购棉花的加工点知道了记者要去的消息,便把棉花藏了起来,加工棉花的机器也都打扫干净了,连人都躲藏了起来。记者进到厂区,找到了办公室,虽然不见人影,却看到一杯茶水还冒着热气,显然喝茶的人刚刚离去,于是摄像的镜头推到了茶杯上,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告诉了观众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丰富信息。当时碰巧还有一些女工没来得及走,记者发现了一个女工头发上还有棉絮,于是上前询问,女工答道“玩来了”,似乎非法收购、加工棉花和她没有任何苯系。这时,摄像的镜头稳稳地推到了她头上的棉絮,观众从画面中就可判断出她就是刚刚还在加工棉花的女工。人们看到这里,不仅会产生一种“真逗”的感觉。它向观众传递了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也正是这些细节,形成了新闻评论的“兴奋点”,使节目的主题“活”了起来。

第三,电视细节能够起到强化主题以及增强观众对主题的理解的作用,使新闻评论“深”起来;就电视新闻评论而言,好的细节和巧妙地运用新闻细节是新闻评论“深”起来的重要因素。按照传播学者的观点,好的细节具有特别的暗示的感染力,因为人们总是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而这种“亲眼所见”又包括从电视上“看见”的“事实”。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叙述过程中,一定要着力渲染那些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以增强电视新闻评论的“深度”。

“魔鬼在细节”。有人认为电视新闻评论应做到“主题事实化,事实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强调的也是细节的作用。一个合格的电视记者,应当是“捕捉”细节的高手。我们知道,任何新闻事实都会有情节和细节的。那么,如何才能捕捉到极富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电视细节呢?

第一,记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捕捉细节。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来说,它一般都要“记载”一个相对完整的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这个发生发展过程中,自然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细节。然而,所谓细节不过是新闻事实中一些细微的片断,它往往是转瞬即逝,当你醒悟过来时已经过去。所以,发现和捕捉到细节,不仅需要记者眼疾手快,具有良好的抓拍能力,更重要的是记者要有一双能发现细节的“慧眼”。西方新闻学者把新闻比作“瞬间的历史”,同样,典型的细节可能是瞬间即逝的,电视记者一定要“眼疾手快”。

第二,记者要善于把握事件的发展方向,及时发掘细节。在现实生活中,新闻事件的变化是复杂的,记者也不可能做到未卜先知。但是,记者在新闻采访视觉观察过程中,要仔细分析、观察事件的发展动向,“发掘”细节。

第三,记者采访时要充分了解采访对象与众不同之处,围绕主题“制造”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细节。有位摄影大师曾经说过:“摁动快门的不是我的手,而是我的心。”平庸的电视记者用手去工作,聪明的电视记者用脑子去工作。在新闻评论节目中,有时好的细节需要记者去“制造”。

“魔鬼在细节”。美国学者罗伯特·麦基在谈到选择故事时说:“从瞬间到永恒,从方寸到环宇,每一个人物的生命故事都提供了百科全书般丰富的可能性,大师的标志就是能够从中只挑选出几个瞬间,却借此给我们展示一生。”同样,电视的多符号传播为电视新闻评论细节表现手法的创新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天地,而任何一个新闻现场,常常都带有极富特征的细节。作为一个电视记者扛着摄像机站在现场时,要带着一双敏锐的眼睛,赋予摄像机以灵性,不错过最精彩的细节,要能够抓住“瞬间”的细节给我们展示“永恒”。尤其是从事电视新闻评论工作的记者,更要注意细节的拍摄和运用,尽量减少干巴巴的说教式的评论,真正让细节“说话”。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编校:杨彩霞

猜你喜欢
电视记者电视新闻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电视记者编辑的职业素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对电视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探析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细节取胜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电视记者采访中的点面结合策略探析
电视记者采访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