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风
尽管在通向事业成功的道路上,40岁以上的男人走得很艰难,但成功者也不乏其人。试看今日社会各个领域,不少40岁以上的男人在自己的领域创造了卓越的成就,成为知名的政治活动家、企业家、科学家、学者、作家等等。但是,上帝是公平的,他在赐给人幸运的同时又给人以烦恼,如同在给人以痛苦时又带来几分甜蜜一样。成功者有成功者的苦闷,而身为40岁以上的男人的成功者,其苦闷则显得更突出、更尖锐。
这种苦闷首先来自他们自身。由于他们已人到中年,既对生活、人生、自我有着比较清醒、透彻的认识,又有着更高的价值追求,所以不大像青年人那样为成功而狂喜、陶醉。反之,有些人甚至产生了一种深深的空虚感、失落感。对许多40岁以上的男人来说,生活的意义在于奋斗过程之中,一旦目的达到了,生活也就变得黯然失色,甚至那曾经孜孜追求,如今已经实现的目标也引起他们的怀疑:我要达到的就是这个吗?它于我自身又有什么意义呢?我真的成功了吗?他们忽然觉得得到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想要的却没有得到。尤其是那些自我实现意识强烈的40岁以上的男人,认为获得的只是外部的成功,而他们往往追求的是内在的成功。国际著名政治家、埃及前总统萨达特在《我的一生》中曾说过:
大多数人陶醉于外部的成功——他们所获得的社会地位或金钱或权力,简而言之,就是他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因此,这一形象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化时,他们就会动摇,就会毁灭。他们不懂得对自己或对别人忠诚。在他们那里,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至于我,则一贯认为我自己看到的自我形象比别人看到的形象更为重要。共和国总统的职位对我来说并不比安瓦尔·萨达特重要,因为安瓦尔·萨达特在任何地方、任何形势下都是同一个安瓦尔·萨达特,一个不为自己得出特殊要求,不需要任何东西的人,一个自己作了自己的主人的人。
内在成功和外部的成功,至于后者,这是我所不屑一顾的,因为它缺少对自己的诚实,而且,谁相信它,谁就不会对人诚实,就永远是自己的要求、愿望和欲望的奴仆。这是我所拒绝的。
处于充满诱惑的社会名利场中,当代40岁以上的男人一方面无法超凡脱俗,如萨达特所言,大多数人追求外部的成功,“他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许多人更看重“内在的成功”,这正是与青年人的区别之处,而这两者之间常常又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在获得外部成功后就显得更突出,使成功的40岁以上的男人陷入深深的苦恼: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奋斗,获得地位、声誉、金钱,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成就,但却难以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那个样子和人生的更高境界。
而那些曾经历过艰难的奋斗历程的40岁以上的男人在成功之后往往就会问自己:为获得这个外部的成功,我付出的那一切值得吗?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们的成功,却没有看到他们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对此,法国著名作家普鲁斯特曾深有体会地说:“我们尽情欣赏奇妙的音乐、美丽的图画和世界上一切优美的东西,但我们不知道,创作者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失眠、哭泣、歇斯底里的大笑、神经的激烈波动、气喘、癫狂、极端的忧愁苦恼,这比什么都糟糕……”许多成功者的实例都证实了普鲁斯特的话。
许多成功的40岁以上的男人被某种具体的目标所驱使,在奋斗阶段大多具有这种对工作、事业“残酷的激情”,牺牲了许多常人的欢乐和幸福,但也正因为他们付出太多、失去太多,而得到的往往又并不是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所以在成功之后,往往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惆怅、困惑。“青春无悔”更多的只是一种聊以自慰,在心灵深处,许多40岁以上的男人对自己的追求和未来是持怀疑悲观态度的。出了名的贾平凹就说过:“我可能是一个可悲的人,因为事业上从来没有使我满意过。”在《废都》后记中,他更加真切地叙说了自己的心境;我为我深感悲哀。这悲哀又无人与我论说。所以,出门在外,总有人知道了我是某某后要说许多恭维话,我脸烧如炭。当去书店,一发现那儿有我的书,就赶快走开。我越是这样,别人还以为我在谦逊,我谦逊什么呢?我实实在在地觉得我是浪得了个虚名,而这虚名又使我苦楚难言。
现在,该走的未走,不该走的都走了,几十年奋斗营造的一切稀哩哗啦都打碎了,只剩下了肉体上精神上都有着毒病的我和我的三个字的姓名,而名字又常常被别人叫着写着用着骂着。
这就是当代许多40岁以上的男人,尤其是一些中年知识分子成功后的心境,既没有青年人的“少年得志便猖狂”,也没有老年人的万事皆休,知足常乐。成功,既不能消解40岁以上的男人特有的种种困境和精神危机,又迫使他们更加苛刻、严厉地自思、自审、拷问灵魂。
其次,他们的这种苦闷还来自于社会与他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对他们的伤害,使他们时时陷于苦闷、孤独、尴尬的困境。
虽然事业有成者对自己苦闷有故作姿态、矫情,甚至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一面。但他们在现实中的的确确存在着烦恼与苦闷,甚至名声越大者则烦恼与苦闷越大。
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无休止的被采访、报道,料想不到的种种被各界的骚扰、新闻界的时时介入、私生活被曝光、种种流言蜚语、朋友的敬而远之或利用其名,人们的不切实际的种种要求、期待,同行的嫉妒……这一切,对于那些虽然成功、出名,但追求自身的价值、人格的独立、生活的安宁、心灵的和谐、爱情与友谊的真诚、温暖,需要理解、害怕孤独的40岁以上的男人来说,的确无异是一场灾难。
而在处于社会转型期,整个中国充满了浮躁、狂热、多变的今天,新闻界的炒名人势,“追星族”的狂热,市民文化的泛滥,私生活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与人之间缺少理解,实用主义的强化等等,使当代许多出名、成功的40岁以上的男人,尤其是那些被显示在大众目光下的新闻人物、文化艺术界的名人更是感到难言的苦楚。
人到中年,这时,他们往往人生事业功成名就,却又追求、渴望另外一些属于自己的价值和生活,但他们又必须按照社会与他人对成功者的要求、期待来规范、塑造自己,这就是成功的40多岁的男人的苦闷,他们与那些正在事业道路上艰难奋斗的失败者同样活得很累。他们的苦闷难为他们的事业埋下了危机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