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思想,是由美国广告人A·里斯和J·屈依特最早提出的。他们认为广告的目标是使某一种品牌、产品或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获得一个据点,一个认定区域,占有一席之地。一篇文章也应该在读者心中获得一个据点,一个认定区域,建立一个确当的位置。语文阅读的考查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是对母语的考查。其他学科的考查(如理科的数学),如果解题有困难,可能是知识和能力的障碍。而语文则是意识的问题,就是阅读时缺乏一种自觉意识,就是没有按照语文学科和语文试题的规律来认识的问题。
高考备考中,大家都很忙,时间精力也很紧张。但是实际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是耗费在一种不自觉的状态。所以在备考中我们要特别强调一种自觉意识:按照语文学科、语文试题规律去准备、去认识它,并主动对自己意识到的规律进行归纳,在新的阅读中运用自己已归纳的知识对文章进行定位。这种自觉意识,我称之为归纳、定位策略。
高考语文阅读可分为科技文阅读、古文阅读、诗歌阅读和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每一种阅读我们都需要确定从哪一个角度去阅读、思考,用怎样的方法去解答,这就需要一种阅读定位。如果要做到能准确、快速地对阅读进行定位,平时就必须经常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只有在阅读中经常进行归纳,在新的阅读中才能进行准确、快速定位。
科技文阅读:定位于信息
科技文阅读考查的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信息阅读,要求学生能读懂信息,读准信息,并根据文中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科技文阅读主要定位于信息阅读,不需要进行赏析。阅读时要坚信自己能读懂,要仔细,静下心来,要耐住性子。
在阅读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寻找文中的信息,并进行相关归纳:
1.明确文中所要传递的是什么信息,首次阅读时要用笔划出信息的定义句、概括句、观点句(社科类)。
2.哪些语句是对信息句的解说,确定解说句的区域。
3.句子的理解要定位于原文,要仔细比较选项与原文表述的差异,归纳出常见的表述差异:
a.偏:选项偏离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只罗列说明对象的表象、内容、事例或直观认识等。
b.删:删掉文中的修饰限制词语,主要是定语、状语,使选项的表达内容扩大或缩小,或者扭曲内容。
c.调:原文的语序调换,造成了句意的变化。
d.混:选项故意混淆有定论的某些说法,混淆概念的范围、词语指代内容、时间的先后、肯否和因果关系。
e凑:将无关的东西杂糅在一起,或把望文生义的内容夹杂在句中。
科技文的语言应准确。任何一点表述的差异很可能会导致真正的意义差异,阅读时要格外细心,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
4.推断是否合理,一定要原文判定。阅读时先审定题干、选项涉及到文中的哪些段落和区域,定位相对应的句子,定位相对应的词语。要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意思,每一层、每一段的意思,准确地理解它的信息,理清行文思路,提取与答案相关的有效信息。
文言文阅读:定位于传记
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内容大多是人物传记,传记的体例主要是介绍人物的姓名字号、籍贯家世、才艺个性、宦海沉浮、为官的风格,最后的结局以及世人对他的评价。阅读时首先定位于传记对人物的概述:个性句与评价句,整体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首次阅读要定位划出文中的地名、人名、官职名、年号、帝号,这些词语不必翻译,为阅读理解扫清了障碍,节省了时间。其次要定位其他人物和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弄清他们因什么事而发生关系,结果如何,以此为依据划分层次。
传记大多要涉及到为官的经历,要归纳文中有关官位升迁的词语,如:举、荐、迁、除、擢、升、拔、授、拜、贬、出、谪、罢、辞等,阅读时定位于这些词语,留意官位变化的原因,可以把握人物大的的个性特征。官职升迁也可以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时间变化、地点变化也可以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
二次阅读时要快速把相关词语在文中定位,根据上下文推断其意义。平时学习要归纳实词、虚词的词性与意义,阅读时根据层意、段意推断句意,再根据句意推断其词性,然后根据其词性断定其意义。
人物评价要定位于题干中对人物评价的角度,如:智谋(2005江苏卷)、机智(2005天津卷) 、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2005全国卷),不畏权势(2005广东卷),定位准才能辨的清。
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要注意选项与原文细节的差异,细节的差异对文章的理解会造成偏差。
诗歌阅读:定位于情感
“诗言志,歌咏言”,这是前人对诗歌本质的概括和总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强调的是诗歌要抒发人的真实感情。白居易也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著名论点, 可见诗歌重在抒情。诗歌阅读应定位于情感,定位于诗人在文中流露的真实情感。
平时阅读应对诗歌抒发的情感进行归纳。常见的思想感情有:留恋、思念、忧愁、悲愤、辛酸、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喜悦、仰慕、激愤、空虚、郁闷、热情洋溢、壮志凌云、忧国忧民等。
抒情常运用的意象有:月亮、菊花、梅花、松、莲、梧桐、杜鹃、鹧鸪、寒蝉、鸿雁、登高(登楼、登台)、日暮、夕阳、落花(落红)。
另外对常见的诗歌鉴赏术语进行归纳:1.常用的艺术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欲扬先抑、渲染、衬托、反衬、烘托、象征、联想;2.常见的景物特点:恬静、安谧、壮阔、雄奇、优美、幽静、萧条、热闹、生机勃勃;3.常见的风格特点:豪放飘逸、沉郁顿挫、朴素自然、激昂澎湃、缠绵悱恻、悲壮苍凉;4.常见的语言特点:含蓄隽永、清新朴素、雄浑豪迈、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沉郁顿挫。
阅读诗歌时首先要定位于情感句、情景句、情理句,披情入文,文即通顺。其次定位于诗歌的艺术手法、语言特点、风格特点。对诗题、诗人以及诗人所生活的社会背景也要予以定位,这样才能做到高屋建瓴。
任何的赏析都要结合原作,到文中摘取诗句来说明,要就诗赏诗,不可架空分析。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定位于文体
文章定位了,文体也就确定了行文的思路;阅读把握了文体,也就把握了作品的特征。现代文阅读首先要根据作品的文体特征,抓住阅读的重点。
常见文体的阅读归纳:
1.小说:
要分析人物、情节、环境,把握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倾向。一般来说文句理解、内容分析、艺术技巧、联想体会等问题都是围饶主旨、中心人物、主要事件而设,无论怎样解答都要想着为表述上述内容服务,切记不要先入为主。要换位体悟,要把自己当做作者来答题;要在审美层次上对作品中人物形象及塑造方法、情节结构及其特色、语言表达及其风格等作出自己的判断。
2.散文:
写人的散文,抓人物的特点。分析写了什么人物,什么性格特征,作者对他有怎样的情感。
写景的散文,抓景物的特点。写景是为了抒情,文中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何特征,景的特征往往是人的心情。这就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写物的散文,抓物的特征,体会物所代表、象征的精神,作者往往托物言志。
叙事性散文,哲理性散文要注意事与理的过渡句,文章的过渡句往往体现了哲理,揭示文章主旨。
3.议论文 :
随笔、文艺性评论、杂文等议论文的阅读首先要定位作者的观点,分析提出观点的依据,明确提出观点的意义。
其次阅读时要定位文章中关键句,关键词语。培养从小处着眼把握大局,感受文章思想和感情的能力。文章总是表现某种思想或某种感情,这种思想或感情更多的时候是从细微处表现出来的,有时是一个动作,有时是刹那间的心理活动,有时是一个颇为奇特的用词,并且这样的表现恰恰是最真实的,最贴近文章的主旨的。
阅读时还要定位作者与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并与文本本身结合加以理解和感受,培养自己“居高临下”把握文章的能力。文章的产生必然无法超越作者的思想、人生观等诸多因素,尽管它可以超越历史,但它也总要受到时代的导向。因此,把握文本,必然将作者与历史和时代相结合,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文本更深层次的内涵。
经常性的对阅读进行有意识地归纳,在新的阅读中就能快速定位。阅读定位有前测性,准确定位能提前预测考点,避免阅读与答题的盲目性,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与答题的准确性。阅读归纳能使阅读定位更准确、更迅速。
语文学习与做其他事情一样都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阅读教学不应仅仅是“深挖洞”,更应是“广积粮”。阅读量不够,感性认识不足,哪来理性的归纳?没有长期归纳,又何来准确定位?阅读本质不是技能训练,而是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让学生在广泛的自我阅读中研究阅读,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一种自主阅读意识,及时归纳阅读的体会,在每一次阅读中努力做到自觉定位,培养学生阅读中的归纳、定位策略,就是培养一种阅读制胜的策略。
(张向荣江苏省徐州市三十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