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与教学正孕育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其中“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要彻底地改变学习的方式,首要的是教师要解放思想,优化教学过程。下面,就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实践情境,体验学习乐趣
在课堂上要设法引导学生置身于教材学习的情境中去,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去感悟教材内容,体验学习乐趣。如在教授文言文《核舟记》一文中,学生往往对课文中反复出现的方位“左”、“右”甚是混淆,如果一味死记硬背,学习效果往往很差。如果此时合理创设情境,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如“佛珠”、“画卷”、“蒲扇”等等,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表演《核舟记》中的几个人物,那么“前、后、左、右”就很清楚了。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连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都有所体会,甚至连人物左右手的微小动作都能进行细致分解。这样,不仅解决了学习上的难点,帮助学生熟练地背诵课文,而且还让学生很好地体会了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心情等,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的氛围中由衷地感叹古代工艺精品的“奇巧”及民间艺人精湛的技术。
教学过程中,合理情境的创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时,语文课也必须让学生得到动手操作的机会,不但要把实践操作活动作为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也要挖掘表象隐含的智能因素,利用它发展知识,使学生手、口、眼、脑进行立体化互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投入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提供思考舞台,激发学习火花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方互动的过程。传统的教学则更多地强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而课程标准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思考中学习。在教《食物从何处来》一文时,首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文题,让学生与题目进行对话:什么是食物?食物从何处来?这样的标题与以前学过的什么标题相似?标题的好处是什么?再仔细阅读文章,从“自养”、“异养”的说明内容中,找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对话,了解说明内容,尤其深入了解作者先说“自养”后说“异养”的说明顺序。这样短小的说明文,只要设计几个科学有效的题目,试着让学生多与文本沟通,多与作者对话,多与同学交流,多提出问题,他们在阅读与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有探究问题的欲望。让学生通过讨论,在群体交流中,学生的思维不断与文本、与作者、同学的思维碰撞,从而激发热情的学习火花。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它要求教师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设计活动方案,安排学习程序,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在研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获取知识,同时,形成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精神。
三、授予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课程改革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比如在教授文言文时,可以多让学生进行整理归纳,如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性活用、“之”、“而”等的一些用法,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由开始的单纯记忆逐步走向自我学习,具备一定的学习迁移能力后,掌握了重点字词的含义和基本文言现象后,学生就可以通过课内文言文的学习顺利过渡到课外文言文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从讨论中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比如初一新生很难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通过几种文体的训练,让学生体会不同文体有不同的概括方法,如一般记叙文的概括方法是:什么人在做什么事等等。当然在具体教学中,还可以增加一些趣味学习法。如在教《驿路梨花》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组对联,然后请学生根据教师的方法及下文内容,也试着写几副对联,概括文段的内容。因为对联有字数等方面的要求,所以促使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并找出本段文字最关键的字词进行概括。
总之,走进新课程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重任,我们惟有清洗大脑,调整课堂,改变学法,才能在实验的道路上迎接美丽的风景。
(郑志薇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