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版歌剧《八女投江》评析

2006-05-17 05:57傅显舟
人民音乐 2006年4期
关键词:投江白桦之恋

傅显舟

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哈尔滨歌剧院投排大型歌剧《八女投江》,于2005年8月12日在哈尔滨公演,由费守疆编剧、朱彬作曲、陈威导演,陈晓生舞美设计。这是去年同一题材的第二部抗战歌剧。

关于戏剧

哈尔滨版歌剧《八女投江》剧本改编自同一题材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以倒叙开始。叙述人是剧中主角指导员冷云的儿子,这位68岁的老人出场引出了后面的故事。

哈尔滨版歌剧《八女投江》共四幕戏,前有序幕后有尾声。每一幕戏有一个诗意化的标题:1.爱——人性之爱,2.情——战地之情,3.生离——生离之痛,4.死别——死别之力,戏剧主题与内容包涵其中。相对而言,前两幕戏更为紧凑、饱满,写“情”写“爱”,都很具体,有母子之情、夫妻之爱、战友之情、恋人之爱,有生活依据、生活气息,也有悬念。比如第一幕戏冷云有子,丈夫却不知情,人物思想出现差异,情感出现矛盾,戏剧有了冲突和悬念。所有这些,点到为止,不生硬也不显多余;同时,为第三幕戏的戏剧大冲突——母子离别打下伏笔。

第二幕戏是展示抗联战士生活的歌舞戏,从欢快的进行曲到抒情的朝鲜舞蹈,引出秀芝与小徐一对恋人的二重唱,到秀芝梦幻入婚礼,郭桂琴上场打断秀芝的美梦,又回到现实。两人一段对话后是郭桂琴的一段咏叹,然后是战士们的《露营之歌》的合唱,最后是冷云的一段《摇篮曲》。这幕戏的内容与音乐十分丰富,连接流畅,转换自然。无论歌也好、舞也好,还是戏也好,基本上点到为止,不显拖沓。

第三幕戏气氛一转,大雪纷飞、情景悲壮,戏开头很吸引人,歌也感动人。悲歌之后是决定婴儿去留的一段情感冲突戏,有对白、有歌唱、有表演,情绪悲愤激昂。这幕戏的问题也在于此。一幕戏一悲到底,半个钟头的戏剧与音乐,缺乏转换与调节,结构松散,看起来很累人。第四幕戏有同样的结构松散问题,前半部分合唱激昂,表现女战士们决心牺牲自己保护主力,后半部分用几个唱段来表达女战士们从容就义的心情,故事的逻辑联系不紧密。此外,缺乏具体事件与细节,缺乏悬念,戏演得拖拖拉拉。

第三幕戏后半部分与第四幕戏看起来较为生硬,除开表演存在问题,人物行动的逻辑与表演手段的选择也有一些问题。冷云面对丈夫牺牲,又面临母子分离的极端痛苦中是否该有朝天开枪,冲下山复仇的表现尚待推敲。作为一位生活与战斗经验十分丰富的指导员,一位中国新女性,她的行为,她的表演应该有更好的选择。

第四幕戏情绪上没有一悲到底,有激昂、有悲壮,有悲痛、有平静,这是一段展现抗联八女集体英雄主义精神的舞台戏。前半段表现战斗的场面恰好是歌剧表演的短处,编导安排一段叙事性合唱来叙事抒情,一定程度弥补了这个缺陷。但是,戏剧情节发展本身的逻辑并不完全令人信服。如果这段戏搬到电影电视上面,战斗打得很真,或许没有问题。而在歌剧舞台上,就显得笨拙与不自然。

读哈尔滨版歌剧《八女投江》剧本,歌词简洁、朴实,不乏文采;有格律诗,有长短句,词体十分自由。歌词紧贴戏剧内容、紧贴人物性格,与不多的话白共同构成了歌剧文本,且唱词与话白过渡自然,连接紧密,该说就说,该唱就唱,歌声起落顺理成章,体现了编导舞台思维的一种成熟,也体现了剧本文字的成熟。哈尔滨版歌剧《八女投江》主题歌歌词写作十分成功,这首《白桦之恋》共分两段,长短句、分节歌形式,第一段:白桦林,雾中藏/ 清晨的露珠挂枝上/ 从地生,向天长/ 洁白的枝干随风扬/ 婷婷玉立啊/ 向着云霞/ 张开了绿色的翅膀/。第二段:白桦林,雾中藏/ 夜晚的星星伴身旁/ 根连根,心一样/ 大山的女儿恋太阳/ 婷婷玉立啊/ 向着云霞/ 披上了金色的衣裳/。两段歌词词格一样,内容集中,同样描写东北大森林的白桦树,用象征的手法塑立起抗联女战士淳朴、善良、美丽、坚定的形象,没有大话、套话,艺术形象单纯、简洁、生动,充满意境。为其后主题歌乃至全剧音乐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于音乐

哈尔滨版歌剧《八女投江》音乐的成功首先体现为主题歌写作的成功。作曲家朱彬没有完全另起炉灶,而是采用东北民歌《五更调》为素材来加工创作旋律。作为抒情歌曲,民歌《五更调》是4/4节拍、慢板节奏,音调婉转且结构方整,第一乐句为3小节。

比较谱例1和2,可以发现乐句起头两拍骨干音相似,第三拍落音不同,句末落音也不相同。前者为商音后者为徵音;后者音调音域展宽了,调式感觉由徵转为宫调,音乐更为舒展。《白桦之恋》由主歌加副歌的两段式构成,主歌4乐句8个小节,句末落音分别为徵、商、宫、徴音,句式工整,乐段呈开放结构,自然展开进入副歌;副歌第一乐句2小节,第二乐句加上2小节扩充,最后结束在宫音上。旋律性格更为明朗、开阔、大气,第二、四、六乐句弱起半拍赋予音乐以动力,便于展开,也便于剪裁。

如果换一个角度,将全曲视为4小节一个乐句,全曲为3个乐句的一个大乐段也是可以的。这样,副歌就成为这个大乐段的第三乐句。这段旋律2小节可成为一单位句,形成节奏对比;4小节也成为一单位句,形成节奏对称。这种结构上的对比对称之中,通过节奏对比弱起半拍的使用,句末不稳定音的使用,赋予这段句式工整的旋律一种可展开的动力。避免了民歌风旋律不便剪裁与展开的毛病。这是作曲家的匠心所在。

考查哈尔滨版歌剧《八女投江》音乐结构,作曲家同时设计有叙事人主题。

仔细观察,叙述人主题实际上是《五更调》的一段变奏,采用其旋律句首4个音放慢速度,切分模进展开而成。旋律用黑管独奏形式,作为起首与连接各场次的间奏曲,用一位演奏家在聚光灯下现场演奏。旋律情绪内在,音响深沉含蓄、空旷悠远,在制造戏剧气氛,衔接戏剧内容,统一全剧音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白桦之恋》与叙事人主题素材都取自《五更调》,起句音调相近。把叙事人主题看成《白桦之恋》主题一段变奏也无妨。

“抗联主题”作曲家选用了一首创作歌曲《一杆红旗迎风飘》。旋律为进行曲风格,节奏铿锵、情绪激昂、充满动力,与主题歌《白桦之恋》的抒情委婉在音乐性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也形成统一。这种对比读者看谱就会明白。这种统一在民歌《五更调》的第二段落仍然可以发现。

旋律在此速度加快,转为小快板似的进行曲节奏,如同花轿上路,行走欢快。只不过《五更调》中段从音乐性格上讲更为诙谐、幽默,“抗联主题”更为开朗、豪迈。如果把《白桦之恋》主题歌作为一段抒情曲,第二段接上“抗联主题”进行曲,是很自然的,再返回到《白桦之恋》的抒情段落也很自然。由此一来,就构成了典型的西方传统歌剧序曲ABA的曲式结构。其实,用这样一段序曲加叙事人的独白来代替那多少有些啰嗦的序幕,也是完全可行的。

哈尔滨版歌剧《八女投江》主题歌既然写得好,作曲家必然物尽其用。作为叙事人主题,音乐首先在序幕中出现,可以算为《白桦之恋》主题不完整的先现。第一场冷云亮相的第一个唱段,是《白桦之恋》的第一次完整呈现。主题片段与叙事人主题随后作为背景、间奏、过门反复出现在歌剧中,第四场结尾时《白桦之恋》第二次完整呈现,尾声谢幕时再次完整呈现。三次完整展现《白桦之恋》肯定了这首歌作为全剧主题歌的地位,效果都非常好。排演实践证明,这首歌是经受得起反复的,歌剧中越唱越听越有味道。

至于编剧与作曲家在序幕中考虑的“生命之歌”主题,和所谓的“战争主题”,缺乏特点与显著贯穿,可以不作讨论。我个人以为,把整个序幕拿掉,可能于戏剧与音乐更好,主题反而突出,结构反而简明干净。

至于这部歌剧的许多段咏叹调,重唱与合唱,写得不错的不少。限于篇幅,在此不作讨论。

关于修改

这部歌剧我看过三次,两次是现场。开过一次座谈会,还整理过专家座谈会的纪要。歌剧满意的地方不想多说,想谈的还是问题。这部戏的主要问题是戏剧内容不够充实,主要体现在后两幕戏的松散和单薄。戏没写好,没看头,音乐好也无济于事。普通观众不会离开戏剧单纯地欣赏音乐,尤其是中国观众。

具体说来,前两场戏编导有想象、有细节;后两场戏囿于史实,戏剧展开贫乏苍白,很少新意。整部歌剧音乐,也是后半部分不如前半部分。当然,从早先定位的史诗歌剧与四幕戏浪漫的标题,可以设想编导从大写意到写实,寻找戏剧细节费尽心机;从关照集体到关照个人,也用心良苦。但这一条路没有走到底!

《八女投江》史料不多,戏不好写,但绝非写不好改不下去。哈尔滨版《八女投江》的头两幕戏还是不错的。至于后两幕戏如何改法,要根据已有前两幕戏。比如前面两幕戏里小战士读书识字,郭桂琴耍大刀,秀芝接受小徐的红夹袄等等细节,都为其后做戏安下了伏笔。第三、四幕还可以再做戏。反正除开冷云以外,其余人物性格缺乏展开,八女投江前缺乏感人的细节。接上前面伏笔,重构情节与戏剧,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性格。

此外,为避免剧场情绪压抑太久,第三幕的戏剧与音乐可以压缩。第二幕戏的戏剧与音乐内容都很丰富,可以考虑将李兆麟将军的《露营之歌》调到第四幕,加强最后一幕戏的内容。一则可以在残酷的阻击战斗中转换情绪,用歌声展示女战士们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精神;二则可以添设新的情节,比如让她们燃起三堆露营篝火,让她们吸引敌人,可唱可跳可表演,让女战士们死得更英雄、更浪漫、更值得一些。此外,《露营之歌》是插入歌曲,不起结构作用,放前放后没有关系。这首歌词曲内涵深厚、风格独特,富于时代气息,作曲家合唱的编曲也不错,用得好,会很出色。

以上仅是我看戏听音乐的一些个人意见,不成熟,仅供参考。北京版的《八女投江》我也看了。戏剧的淡化,情节的松散更为严重,人物个性与故事完整更为缺乏。所以要标明“多媒体”歌剧,大概想表示与传统歌剧的不同,就像哈尔滨版早先想标明“史诗”歌剧一样。但是,“多媒体”与“史诗”表演手段再丰富,并不能掩盖戏剧与人物本身的苍白与贫弱。相对而言,哈尔滨版《八女投江》戏剧基础好一些,音乐基础也不错。只要剧本再作修改,音乐再作加工,可望成为一部成功的抗战歌剧。

猜你喜欢
投江白桦之恋
霞之恋
俄罗斯见闻:浴血白桦
气节重如山——国画《八女投江》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