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是如何诞生的

2006-05-14 15:05
中国新闻周刊 2006年28期
关键词:郭涛宁浩石头

阎 密 木 河

一部小制作国产片《疯狂的石头》,从默默无闻一瞬间成为电影院的热门影片和观者津津乐道的谈资。本刊再访剧组创作人员,了解这部2006年令人十分意外的影片的背后故事

“我们经常从《法制晚报》和电视台的法制节目里获得题材和灵感。”影片《疯狂的石头》编剧之一张成说,“里面有些案子虽然看起来很不靠谱,但的确就是当下城市和社会里发生的事情。”

他和好友宁浩没有想到,在这种创作思路下诞生的作品《疯狂的石头》会成为今年夏天中国电影的救市稻草。

“石头”剧本如何来的

影片最初的构想产生于2001年,24岁的宁浩还在北京电影学院念书。有过和别人合租住房经历的他,有一天忽然灵机一动,构思了一个关于私家侦探和一帮贼的故事,宁浩安排他们住在同一屋檐下而不知彼此的身份。不久后,宁浩与当年刚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的张成,把这个故事的模型用在了他们共同合作的一部名叫《钻诫》的话剧里。

据张成回忆,话剧讲述的是一个关于钻戒的故事,各色人物为了得到它勾心斗角,争得你死我活。剧中的贼很“高端”,偷盗技术了得,而本来保护钻石的保险公司保安最后也沦落为偷窃钻石的坏人。两位艺术青年给了话剧很西化的风格以及沉重的基调,寄托了他们对人性的审视和反思,后来此剧被中央戏剧学院98级表演班采用,作为该班的毕业大戏在人艺小剧场演出。

2005年3月,宁浩被刘德华看中,成为其公司旗下“亚洲新星导”计划签约的导演之一。当初,宁浩交上的是另一个剧本——一个关于单车的故事,刘德华的映艺娱乐有限公司并不看好。主要原因是刘德华提供的资金不足以实现这部影片的拍摄。宁浩只好临时将另一个故事顶上,这个故事就是《疯狂的石头》的雏形。

从去年5月开始,宁浩拉着好友张成、岳小军等人一同创作剧本,几个男人在吞云吐雾中边聊边写,位于北京三联书店二楼的咖啡馆是他们经常扎堆的地方。他们的计划是,拍一部风格特别一点但又符合大众口味的影片。

怎样拉近故事与现实的距离,给观众带来轻松幽默的感受是他们极力想做到的。在这一方针指引下,原来话剧本子里的沉重感和小众趣味被清除得一干二净,三个土里土气的贼不再像话剧里那样掌握高科技,而成了法制新闻报道里不时出现的、打着搬家公司的名义在光天化日之下把别人家搬空的城市流浪者;保险公司的高级保安降级为广大人民再熟悉不过的国营小厂的保卫科人员;带着洋味儿的钻戒也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翡翠

经过四个月的反复讨论和修改,前后改了几十稿,剧本才基本成型。主要参与前期剧本创作的张成觉得,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次编剧基本功的训练——一帮人通过聊天的方式来写剧本,自娱自乐,心态也很放松。

演员郭涛和刘桦表示,他们最初看到的剧本就已经很精彩很成熟了,正因为编剧把前期工作做得相当扎实,后来拍摄的时候才那么顺利。

演员的智慧给剧本锦上添花

“我们提前很多天到重庆,导演组织大家天天开会聊剧本,演员提出各种想法,编剧就在一边赶紧记下来。”郭涛很欣赏这种开放的合作方式。

“宁浩跟我说郭老师你太帅了,我说哥儿们你别瞎扯了。他的意思是我平常头抬得太高,背挺得太直,不像个基层的保卫科长。”郭涛回忆道,于是他自己设计了一些细节,如黑皮夹克、皮带和吊儿郎当的走路样来使从未演过此类角色的自己往角色上靠,甚至把宁浩讲戏时“苦大仇深”的表情都学会了,用在了痛苦的保卫科长身上。

在《疯狂的石头》中出现的演员里,观众能认出来脸熟的,可能只有郭涛和徐铮,顶多还有在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里扮演“古三儿”的刘桦。曾经传言刘德华、范冰冰和陶虹会客串,但由于拍摄资金的限制和演员档期的冲突,都没有实现。

只有300万投资的制作,也不可能全部启用职业演员,好在宁浩在拍摄前两部作品《香火》和《绿草地》时有与非职业演员合作的经验和基础。在《疯狂的石头》中,配角演员的表演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甚至喜爱。很多人看来简直太神了,不知道导演是从哪里把他们找出来的。

其中最另类的角色、那个简单粗暴的笨贼“黑皮”的扮演者黄渤,是山东青岛人,曾经是青岛夜间娱乐场所最红的演员,能唱会跳,还能写歌,还为《海底总动员》《加勒比海盗》等外国影片配过音。在影片中,他的“傻劲”和“寒碜样”让“老”演员刘桦佩服不已。

三个贼中的“小军”,是由编剧之一岳小军扮演的,据说当时制片方对于宁浩采用他来演有不同意见。剧本原意是把“小军”定位为一个最狡猾、心眼最坏的人,但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岳小军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在拍摄期间,岳小军的压力很大,晚上同屋的黄渤呼呼大睡,他却成宿失眠。导演要求三个贼都说方言,北京土生土长的他不会说,和其他演员对戏时,他不会给对方任何反应的表情,只知道背自己的台词。但岳小军说,正因为他“不专业”,没有职业演员强烈的自尊心和表现欲,一切只要听导演的就行了;而他习惯性的眼神和动作与角色的差距并不大,无意中实现了专业演员刘桦接受采访时谈到的表演理论,即“演戏时先要让自己努力接近角色,然后再把角色往演员身上靠”。

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有不少东西是演员和导演现场即兴发挥出来的。“道哥在澡堂流的那一滴眼泪是我要求导演加上去的,那场戏是这个人物身上笑点的极致。”刘桦对自己的这条建议很得意,不过,他说自己是个大大咧咧的本色演员,不像科班出身的郭涛那么会设计,“导演要求我们三个贼尽量多呆在一块儿,我们三个人走在重庆的坡路上,人看了都说你们仨就是快进局子的样儿。”

土贼“小军”在井盖下拖走露在地面上的丝袜的情节,也是岳小军本人临时加进去的,为的是让一个保安追贼的过场镜头更有意思。诸如此类的还有在江边晨练的老头,尽管只是作为背景,剧本里只有短短一行字,副导演还是颇费心思地找来一对双胞胎。

成功不掩遗憾

出于投资的限制,影片在拍摄时不得不对原剧本做了一些改动。比如,本来打算去香港拍摄找寻国际大盗麦克的镜头,还想把麦克设计成大厨之类的手艺更炫的职业,但为了节约成本和精简故事,只用了几个镜头交待了麦克藏身在裁缝铺里。

还有把黑皮压在罗汉寺围墙边流泥井下的塑像,原来的想法是用关公像,但当地租借的费用很贵,只好改成埃及法老塑像。甚至在谢小盟与游戏厅的两个女孩搭讪的场景中,本打算让其中一个女孩戴上牙套再说台词,也因为资金原因没有实现。

另外由于时长的限制,宁浩最终还删掉了一些戏。有一场是,土贼道哥把厂长儿子谢小盟毒打一顿后,谢没有动静了,道哥要黑皮看看他还有没有呼吸,结果黑皮先猛踹了谢几脚后,再用手探探谢的鼻子后说,“真没气儿了。”

为了顺利通过审查,剧本中原有的一些脏话也改成了“脑有病”之类的“不痛不痒”的俏皮话。而罗汉寺前的“棒棒”本来的设计是一群乞丐。对小人物之一、娘娘腔的眼镜男的讽刺,创作人员也考虑尽量不引起有关性取向的争议。

影片的初剪版本达三个多小时,没有音效,宁浩请了一些圈内人观看“毛片”,据当时在场的刘桦回忆,全场笑得最开心的是华纳公司的亚洲区总裁、美国人艾秋兴女士。后来影片在上海电影节上放映完后,一向“异常冷静、矜持、客观”(刘桦语)的媒体和电影发行商们集体站起来鼓掌。

那时候的刘桦头脑一片空白,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喜欢这部电影,还是为了照顾华仔的面子?但接下来媒体潮水般的热评、影迷们争先恐后的追捧、和影视圈内人士毫不吝啬的赞美,让他感觉到“幸福和美妙的滋味在心中荡漾”。

这部电影上映后,改变了很多人的生存状况。导演宁浩快被各种宣传和采访逼疯了,郭涛、刘桦等演员的前景一片光明,几位编剧的创作压力一下子大起来,据说重庆的罗汉寺也被粉刷一新很多人更盼着《疯狂的石头》能改变中国电影的现状。还好,宁浩和他的创作团队都很年轻。

猜你喜欢
郭涛宁浩石头
别小瞧了石头
石头里的鱼
一瓶水
黄渤沈腾徐峥同框
婚姻如树,只是不会自己生长
陌生人的一瓶水
动物园里真热闹
传“电报”
巧克力的苦与甜
宁浩:放弃是经线,坚持是纬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