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琦 郇 丽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印度银行业的百年老店,印度银行的变迁充分折射出印度银行业的发展路径,能否谈谈当年印度银行国有化的背景?
巴拉康德兰:印度银行(Bank of India)于1906年在印度的孟买成立,迄今已有百年历史。1969年7月之前,印度银行一直属于私人拥有和控制,之后与13家主要银行一起国有化,所有权收归印度政府。
英·甘地就任总理后,在1967年提出的《十点经济纲领》中进一步发展了尼赫鲁“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思想,纲领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实行社会控制,普通保险业国有化,扩大国营进出口贸易,加强粮食平价分配系统等。
在1969年对大银行实行国有化后,从70年代初期,印度政府进一步将石油、煤炭、普通保险业以及1/3的纺织业收归国有。
中国新闻周刊:银行业的国有化造成了哪些后果?
巴拉康德兰:1969年,国家把14家最大的私营银行收归国有,其中就包括印度银行。1980年,国家又接管了另外6家私营银行。这使得国有银行在商业银行存贷总额中占了90%左右。
在金融领域,国家的干预和调控作用十分明显。作为中央银行的印度储备银行对货币发行和流通、银行信贷及外汇买卖以至于整个金融业进行严格管理,对各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准备金水平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实行银行国有化后,国家加大了对银行信贷调控的力度。政府规定国有银行必须将贷款总额的40%以上贷给“优先部门”,即农业、小型工业、小型商业和小型运输业等。到1991年6月,这些部门在银行贷款总额中占到41%。此外,这些部门还享有优惠利率。这种调控总的来说使资源的配置无法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
由于缺乏竞争机制,银行也缺乏自主性,导致银行效益较低,影响了银行业和整个经济增长速度。
中国新闻周刊: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印度银行业改革,当时的目标和路径选择是什么?
巴拉康德兰:1991年拉奥政府成立后,为应对当时印度面临的经济危机,开展了深刻的经济体制改革。在金融领域,改革的目标是减少政府对银行系统的干预,促进合理竞争,改进银行服务质量,使银行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政府调整了银行管理机构,在印度储备银行内部成立了独立的金融监督局,负责信贷管理、分类资产管理等。为了增加资金流动性,在1993年~1995年间,把法定流动储备率由37.5%降到25%,现金准备率由15%降到10%以下。同时逐渐降低了政策性优惠贷款的比重。另外,为了提高银行的自主性,政府还逐渐放开了利率,让市场决定贷款的走向。
此外,政府还改革银行系统,允许私人开办银行,这些银行可以从外国投资机构筹集20%的资本,从印侨那里筹集40%的资本。还允许印度国营银行的股票上市筹资,可转让49%的股票。1997年2月,印度银行首次向公众发行股票,目前印度政府还持有该银行69.47%的股份。
中国新闻周刊:巨额呆坏账的解决一直是困扰发展中国家银行体系的问题,印度在这方面有何经验?
巴拉康德兰:首先印度银行业采取了和巴塞尔协议有关呆坏账分类管理完全接轨的做法。接下来印度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法律建设,以系统解决这一问题。
为了减少不良资产,政府增设4个催偿债务法庭,专门追索客户积欠银行的贷款;另外还设立4个清偿债务法庭。政府投资40亿卢比设立资产重组公司,帮助银行解决由呆坏账引发的不良资产问题。
在2002年,政府通过相关法案,允许资产重组公司和银行直接收回和出售问题客户的证券类资产,这大大提高了他们回收可疑类贷款的力度和效率。
这些措施,再加上资信局的设立,逐渐在银行系统、企业界和全社会营造出一个“欠债还钱”的文化。
中国新闻周刊:听说印度政府正在酝酿放开资本账户,实现卢比完全可兑换,考虑到目前全球流动性泛滥,热钱四处出击,这样做会不会带来很大风险?
巴拉康德兰:资本账户开放与否,热钱来袭的风险只是其中一个考虑因素,更重要的是经济基本面情况,经济体本身是否足够强大。我们在资本账户开放方面没有设立最后期限,将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适时推出。
我们经常账户的开放也是渐进的。1992年,我们实施了新的外汇管理体制,即双重汇率制。除用于政府“必需品”的进口的官方汇率外,其他私营企业所需商品,其进口所需的外汇可从外汇市场上获得。还规定,出口商可以将其出口收益的60%以市场汇率兑换成卢比,余下的40%则应向印度储备银行指定的外汇经办银行按官方汇率结汇。
1993年,政府宣布取消双重汇率,代之以“统一汇率”,按市场上外汇供需自行定出汇率。还规定卢比在经常账户中可实行自由兑换,即出口商的外汇所得无须向政府结汇,可以全部在外汇市场上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