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智力
“地震破坏的现场应该多保留一些,不仅可以作科学研究的标本,也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旅游资源。一定意义上说,唐山因为地震而闻名,到唐山来旅游的人们,更渴望见到的也应该是地震给这个城市造成的巨大破坏。现在,人们几乎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地震城市,如果有大面积的破坏现场,人们可以从对比中看到新唐山发展、崛起的速度,效果会更好。”吴良镛语。(7月26日《燕赵都市报》)
今天是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国内许多媒体的焦点聚集到了唐山,大面积的传播使得有关于唐山三十年前的黑色瞬间重新走入人们的视线。但是,那些不远万里来唐山寻找记忆的人们同时也会发现,在唐山,大地震已经远去了。
新华社报道这样说:“如今的唐山,已经很难看到地震残存的痕迹。新版的唐山市区地图上标出的七处地震遗址,掩在新建筑群中,若不是导游带领,一些当地人都说不出它的确切位置。站在市中心的凤凰山上环顾今日新唐山,高楼鳞次栉比,街衢宽阔坦荡。漫步市区街巷,商贸兴旺繁荣,环境优美雅致,人们的生活平静、安宁。”
除了“7·28”纪念日街头一字排开的冥币焚起的火堆以及此起彼伏路人同哭的哀号,关于大地震的痕迹,真的已经找不到多少。
我们的民族从来不缺苦难,缺的是对苦难的记忆和反思。想起曾经看到过一个关于“200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调查——五成以上被访者不知道“九·一八事变”。是的,毕竟已经过去七十多年,太多亲历者已经作古;囿于当时条件的原声原影资料实在有限;能口述历史的人越来越少……所以,战争距离当下的我们已经很远;所以,全世界人民同仇敌忾反对侵略反对战争的精神变得微弱;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二战的意义已经失去”。
看到有报道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少人问津;关于“抗战”的图书和影像资料“叫好不叫座”,痛心于“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之余,不能不问,历史究竟在哪里?唐山大地震的历史,是对地震建设成就说得多对地震本身说得少的“唐山抗震纪念馆”?还是微缩在大学校园内的一小片废墟,或者是根本找不到一具尸体的地震图像资料?对于那些举世哀恸的过去,我们能拿出来的证据有多少?历史本来的丰富性哪里去了?
精神力量是塑造世界的“软实力”,而没有了历史的踪迹,精神便来得没有根据。三十年前唐山人民的抗震精神留到现在的,怕更多是幸存人的记忆吧。亲历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忘怀的,因为有切肤之痛。印度洋海啸,尤其让唐山人动容,正是源于感同身受的困厄和苦难,那是人类心灵的黑洞。这种记忆和痛苦,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是无论如何也抹不去了。但是,下一代呢,那些没有苦难记忆的人们,那些只听到与虚构电影无二的灾难故事的人们,怎么理解曾经的苦难,所谓精神,又该如何传承?
三十年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将苦难掩埋得不露痕迹的城市,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一段用以反省并从苦难中重振的记忆。
对于历史记忆来说,在特定阶段过后,事实材料的增加无比艰难,除了无可选择地悉心保护存留到今日的物证之外,对于个体命运的考察,对于精神的挖掘可能是更能绵延历史的途径。对于灾难,我们更重视选择人性的立场,因为那样可以让苦难充满血肉,让我们有机会在一个又一个的个体苦难中体会悲凉,在巨大的震惊中记住过往。
在“9·11”事件周年祭的活动中,我看到了死难者的名字在哀乐中逐一被念到,作为事实,这些文字符号将被永久地载入历史。而需要更加清醒地意识到的是,在一代人的哭声消失之后,在枯燥的数字和单纯的史料让人失去兴趣之前,多保留下一些痕迹,才能让后人在可能到来的苦难面前显得不那么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