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波
我一直以为,中国是世界上榜样最多的国家,不惟中国人多,而是中国人历来笃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榜样”,几成一种“榜样文化”。只不过有时,榜样另外叫做模范、英雄、典型、标兵、十佳、状元、能手、明星、突击手、先进分子罢了。对这种“榜样文化”,我一直有些疑问,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第一、榜样到底是怎样发现的?
现在有不少榜样,很让人怀疑,他们到底是自个儿涌现出来的,还是各级组织人为地评出来、抓出来、树出来的,或者是炒作、包装、宣传出来的?
为什么党员的榜样经常这样:×书记,母亲去世前想看他一眼,可×书记仍然坚持到企业视察,直到母亲去世也没有见上母亲一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他无怨无悔。
为什么公务员的榜样经常这样:妻子在医院难产,生命垂危,×××同志,坚持在街头站岗值勤,等下班赶到医院,妻子已经去世。
为什么银行职员的榜样经常这样:在歹徒举枪向她威胁时,她为了保护国家财产,临危不惧,向歹徒扑去,结果壮烈牺牲。其家人面对镜头说,她死得伟大,我们为有这样一个女儿骄傲。
……
这样的榜样看得多了,我总怀疑:到底这些“榜样”本来就是冷血动物、从来就不懂得热爱、珍惜生命,还是这些“动人”的事迹是媒体包装出来的、记者虚构出来的?怎么这样虚假、这样虚伪、这样矫情呢?这些榜样的“力量”怎么可能无穷呢?
第二、好榜样的力量无穷,坏榜样的力量为什么就不能无穷?
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榜样是这样解释的:“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
看来,虽然榜样多指好的、少指坏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榜样中既有好的也有坏的。因此我想强调一点:如果我们承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我们不仅要承认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还要承认坏榜样的力量也应该是无穷的。下面我们结合两个实例——孔繁森和王宝森,来具体分析一下。
关于孔繁森,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
老百姓在传颂你啊孔繁森,你有一颗纯净的赤子心。心清如明月呀,高洁似白云。胸怀真善美,两袖不染尘。都说包公廉洁不徇私,怎比你克己奉公、 无私奉献的共产党人。你是公仆,身上凝聚着民族魂,你是大树,身后成长着大森林,孔繁森啊,孔繁森,你是一团不熄的火啊,光焰照后人。光焰照后人。……(余下几段,反复咏唱,在此不表)
有好事者仿照也为王宝森写歌如下:
贪官们在羡慕你啊王宝森,你有一颗坚定的坑民心。心境如苍蝇呀,浑浊如乌云。怀里有小妞,两袖尽染尘。都说××贪污最认真,怎比你风流倜傥、吃喝嫖赌的共产党人。你是公仆,身上找不着民族魂,你是硕鼠,身后紧跟着一大群,王宝森啊,王宝森,你是一团不熄的火啊,光焰照后人。光焰照后人。……(余下几段,反复咏唱,在此不表)
因此,如果说孔繁森能带动起一大批优秀党员的话,那么王宝森也应该能带动起一大批“优秀”的贪官。
第三、坏榜样的力量可能更加无穷。
《现代汉语词典》说,榜样“多指好的”。而我认为“多指好的”纯粹是一厢情愿。你“多指好的”,实际上“好的”未必就多,坏的未必就少。至今还没有人做出令人信服的统计,证明“孔繁森”就一定比“王宝森”多。因此,“好的”、“坏的”,到底两者谁的力量更“无穷”还未可知。
这个社会本来就是这么复杂和多元。有人在努力地工作,有人在可耻地活着。有人愿意无私奉献,有人愿意多吃多占。因此,如果谁非要一口咬定“××的力量是无穷的”,要么是一厢情愿,要么就纯属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