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芽
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蒙顶天下雅。蒙顶之雅,雅在茶。
立春之后的第三天,我有缘一上蒙顶山。站在茶坛广场,望—眼翠绿茶山,视线被—组灰白色调的高大牌坊所吸引,那汉代石头文化的古朴大气,透过现代设计和现代建筑材料大放异彩,令人在瞬间头晕目眩,不知身在何年何月。思维却是清晰的:不错!就此回去古代,这样的机会,千金难求。穿越历史回望起点:眼前的蒙顶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
新建成的世界茶文化博物馆,坐落在汉风牌坊的对面,于现代风格的精致中,彰显汉风的严正与古典。黑色框架配以玻璃幕墙,黑色石碑上点缀醒目的白色汉字和英文字母,尤其是那两扇黑色镶铜钉的书形大门,大开着并且绝无关闭之意,强烈地勾引起儿门的好奇心,要走进去看一看。
一条通往茶祖和茶圣塑像的路。中间用腐刻铜板记载了从神农氏至今5000年的茶史大事记。陆羽著《茶经》,立身扬名。早他800年的第一种茶人吴理真,却鲜为人知。
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左右),土生土长的蒙顶山民吴理真,发现了野生茶树的药用功能,为解乡亲疾苦而开始茶树的移植驯化历史。相传蒙顶上清峰有7株茶树为吴理真亲手栽种,“2000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幂覆其上,久凝不散。”
吴理真被后人尊为“茶祖”和“甘露大师”。从他开始,蒙顶山以“仙茶”泽福百姓,以“贡茶”享誉全国,以“边茶”缘和世界。世界茶文化的文明,由他翻开第一页。
蒙顶山“仙茶”传说
蒙顶山是天赐的一座茶文化博物馆,它所典藏的茶的原生态环境,茶的故事,遗址和碑刻,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与人文遗产,是不可复制的世界文化瑰宝。
站在天盖寺千年银杏树下,远望已经被申化了的茶祖塑像,听导游友雯小姐讲“仙茶”传说,颇有意味。所谓“仙茶”,民间传说当然不会忘记仙女的功劳。
传说农家子弟吴理真靠打柴谋生。一日,他累了,在清泉井旁汲水解渴,发现水面漂着几片美丽清秀的树叶,便捞在手中细看。忽然,一位天仙妹妹飘到眼前,主动找他说话。天仙山妹妹听说小吴妈妈生了病,便笑盈盈地教小吴将手中的树叶拿回家煎汤给妈妈喝。
以后,小吴常常在蒙顶山上碰见这位美丽又大方的天仙妹妹。她指给他看那次用来救母的树叶,原来长在一棵野生的茶树上。
这年,瘟疫流行。野生茶叶都被摘光了。他决定上山种茶树,以解民疾。她被他的善良打动,决定帮他。他们二人结庐而居,一块生活,共同劳动,终于培育出犹如灵丹妙药的“仙茶”。他们采下茶叶熬成茶汤,当街施舍普济世人。
这天仙妹妹原来是羌河神的女儿,其父王发现女儿游玩人间一去不回,非常生气,限她即刻回去,不然就罚她变成一座山。天仙妹妹留恋吴郎留恋“仙茶”,毅然化作玉女峰,留在吴郎身边,守护他们的石屋和“仙茶园”。
蒙顶山“贡茶”纪事
在蒙顶山五峰莲花的花心处,有一长方形石栏,围住7株茶树。石栏古朴,茶树低矮,却正是传说中的人间“仙茶园”。这园中的茶叶,品质内秀香气醇厚,历经800年的蕴积润散,由民间种茶人——僧人——地方官,终于传到了皇族们的舌尖之上。
唐代天宝元年(742年),蒙顶茶正式列为贡茶,并且在全国40种贡茶当中名列第一,成为皇家祭天祀祖专用礼品,又被称为“皇茶”。宋孝宗时(1186年),“仙茶园”更名为“皇茶园”。
唐宋元明清,历史兴衰更迭,蒙顶茶的“皇茶”地位却没有改变。直到清朝末年,蒙顶茶的“贡茶”历史长达1170年,这在中国茶叶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殊荣。
蒙顶贡茶分正贡,副贡和陪贡。每年清明之前,由12位僧人入“皇茶园”跪摘360片鲜茶芽,焙制后星夜兼程送达京城,供皇帝登泰山祭天祀所用,是谓正贡。副贡为蒙顶五峰山茶,供皇帝和皇族享用。陪贡为五峰之外的山茶,供朝廷大臣高官饮用。副贡和陪贡的蒙顶茶也常常被当作国礼和贵重礼品,成为国际交流人际交往的佳品。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是蒙顶茶的骨灰级“粉丝”,有诗《琴茶》《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为证。《琴茶》中有二句颇耐人寻味:“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把古乐府曲牌“渌水”的阳春白雪和蒙顶品质相对应,巧妙表现了诗人情趣及身份的高雅。
诗人孟郊,虽有诗名却因官阶太低,不能够常喝到蒙顶茶,只有向在京城当大官的叔父乞求,还用诗表现这个细节:《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诗》“蒙茗五花尽,越瓯荷叶空……曾向贵人得;最好诗叟同。幸为先寄来,救此劣病躬”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在蒙顶山第一景——智炬寺,友雯小姐向我描述了2004年初春,蒙顶山恢复采制“贡茶”的盛况。整个过程依照古代仪式进行,将摘下的360片“皇茶”叶芽,汇入一只银盘,制茶僧双手托举银盘,在众人的护送下,来到智炬寺。
中午12时,司仪在大殿前展开“公文”,宣告蒙顶山“贡茶”制作仪式开始。制茶僧在12名僧人的护送下,前往制茶室。在焚香祭拜茶祖之后,制茶僧沐手拭净,开始制茶。只见他将鲜叶倒入制茶锅中,轻轻搅动,然后大呼:“来火!”在缕缕轻烟中,制茶僧下沉马步气运丹田,左手护腹不动右手搅动鲜叶。不久,鲜叶失水收紧成型,茶叶之香隐约飘荡,制茶僧将制艰险的蒙顶黄芽,装入银瓶,放进皇家锦盒封印,交由现任政府官员星夜兼程护送至陕西桥山黄帝陵,用于祭拜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
恢复古老“贡茶”祭祖仪式,以茶传承文化瑰宝发扬文化魅力,以茶礼表达人类对“仁义礼智信”的尊敬,是蒙顶山对世界的新贡献。
蒙顶山“边茶”芳踪
“边茶”芳踪的起点,就在蒙顶山脚下的名山县新店镇。这个建于宁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的茶马司遗址,在国内是惟—仅存的。
穿堂风凝固于空寂的院落,那早已烟消流散的人气血气,此刻幻化如刺,令我感觉到那种埋藏于深渊的梦和痛。
蒙顶山上的博物馆里,有真人般的“边茶”背夫塑像,他们从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理塘、巴塘、昌都、拉萨等地,到达尼泊尔、印度及南亚各国,在莽莽险峻的山崖水畔之间,用双脚踩出一条最有名气的神秘通道。友雯说,这条茶马古道最有名,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雅安的“边茶”晶质好,在藏区很有名气;另一个是这条路路途最为艰险,骡马断,主要依靠人力背运!
从茶传入藏区算起,有一千多年的岁月,背夫们背上几百斤重的“茶包子”,日复一日,一步一挪,用血肉之躯来丈量横断山脉古老的艰苦卓绝。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多灾多难的朝代。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对中原用兵,宋王朝为打仗需要大量战马,而当时西南藏区的马是最好的。一开始朝廷用银子和铜钱交换,可钱币有去无回,统统变成了藏胞的银饰和铜器。后来发现,藏胞爱茶,尤爱雅州名山茶,于是宋王朝几代皇帝,从1074年到1186年间,一次比一次加紧对川茶,尤其是对蜀中雅州名山茶的专卖权。皇帝诏曰:用名山茶易蕃马,严禁私自贩卖到中原赚大钱。
在名山茶最走俏的年代,“一百斤名山茶,可换四尺二寸大马一匹”。茶马古道,让茶直接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和经济手段,和西南少数族互惠互利和睦相处靠她,同西北少数民族金戈铁马你死我活也靠她。据宋孝宗时吏部侍郎阎苍舒记载:“陕西诸州岁市马二万匹,于名山岁运二万驮。”每“驮”茶100斤,也就是说,名山每年产茶叶200万斤,全部“走”上茶马古道,为朝廷换回战马2万匹。
对背夫而言,他们十来人一伙,到雅安的孚和、永昌恒茶庄领茶包,茶包用竹篾条包装,一包20斤。一般人背10包到12包,力气大者背15包以上,重达300多斤。从雅安到康定,每包茶的运价是一斗米,单边路程半个多月。出发时,他们随身带一点玉米面馍馍加一点盐巴,走到“幺店子”,烤热一个玉米馍馍,弄一碗盐水,就是路上的伙食。他们人手一根丁字形拐杖,用来撑着茶包歇气……翻山越岭日晒雨淋风霜严寒……容颜黢黑骨瘦如柴衣衫褴褛……这一切所换来的战马统统不知所终,只留下藏胞的一句话一首歌铭记于心。
“宁可三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
古藏歌《汉之茶》这样唱道:“乌黑的汉茶,
乌黑的茶垛,高过江边绿色的山坡。雅安姑
娘深深的情谊,赛过蓝色的呀啦河。”
挤进苍凉缝隙中的一丝温情,也是一种茶缘。
一上蒙顶山,就喝到了最好的茶,我心存感激。
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博物馆馆长韩经纬先生请我们品尝蒙顶甘露。韩先生在洒界是一位业绩不错的老板,对酒文化有着独到诠注的他,接过了蒙顶茶的大旗,用酒文化的思路大手笔地撑起了茶文化,一不留神就成了“世界级”,我在想,如果没有蒙顶茶厚实的功底,韩先生就是再有本事,也是徒劳。他自己也承认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表现神奇。
他与蒙顶的茶缘,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