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枫
照理说,一个25岁的年轻人是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写什么回忆录的——我还没有老到需要靠回忆往事度日的岁数。
不过有些事情,的确难以忘怀。不久前,在网站上看到昔日的同事Gary从盛大离职的消息,恍惚间又回到了那些充满了变数的日子。一直想用这样的题目写一点东西,不是为了纪念什么,只是觉得,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有义务为后世保留一点真实的记述。关于盛大,关于陈天桥,关于我自己等等……
为此,我决定动笔。
收到来自上海的邀请
我是个没读几年书的俗人。因为庸俗,所以就特渴望做那种需要读许多年书才能做得了的工作,譬如战略研究就是其中之一。战略是什么?不同企业、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可能截然不同,所以战略研究就变成了一个什么都能够往里装的筐子。2004年,在结束了一份短命的恋爱之后,我躲在青岛的家里享受夏日的阳光,一边考虑着自己的未来。这时候,却毫无征兆地收到了一份来自上海的邀请。
由于机会出现得莫名其妙,连我自己都觉得搞笑。某日,QQ里面收到了一条消息,对方说她是陈天桥的秘书,陈总想跟我联系。我的第一反应是:你要是陈天桥的秘书,我就是小布什的保镖了!
不过我当时的确无聊,因此就克制住了把她扔进黑名单的冲动。好嘛,不管你是谁,在这让人苦闷无聊的夏天,有个人陪你聊天也不算坏事。可想而知,抱着如此心态的我,在确认了此人并非恶作剧之后,着实被吓了一跳。
刘冰沙是陈天桥的秘书,也是整个盛大离陈天桥直线距离最近的一个人——她就坐在陈天桥办公室的外间。由于职位特殊,基本上她是一个每天旋转14小时的陀螺。我想,站在冰沙的角度,寻找我这样的一个人无疑是一桩比较有趣的差使,起码比在一堆文件里寻找某个方案好玩一些。于是,这位十分敬业的女孩成为我在盛大认识的第一位朋友。
此前,我跟踪、研究了腾讯4年,顺便也写了一篇文章,把网易的IM业务策略狠狠地批评了一番,回过头来又对盛大的账号统一策略发表了一些见解。或许是因为这些言论引起了盛大的注意,或许纯粹是某种命运的安排。总之,在那个夏天里,陈天桥需要寻找一个能够听懂他的故事的手下,而他碰巧发现了我。
当时,站在我的立场上,大概就是这样的想法:盛大,是需要抬头再抬头才能望见的超级明星企业;陈天桥,中国网络新一代教父。现在,他在向我招手。
我甚至想都来不及想就跳了下去。跳到半空中,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咦!陈天桥说要先对你进行考试!
结果,又硬生生地从半空中弹了回去。
题目特别简单,陈天桥问我:“你来给我分析一下,我想要干什么?如果分析得对,你就过来做我的战略研究助理。”
这是道暗含玄机的问题,这个问题甚至影响到了我整个的盛大岁月——这是我后来才发现的。当时我只是模糊的觉得,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就是猜测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陈天桥,你想做什么呢?
有趣的问题,如果不是涉及到个人生计,说不定可以就此话题做一个大讨论。可惜,我当时没有这么浪漫。于是,我开始从百度调阅半年以来盛大发生的所有新闻事件,从Actoz到上市到收购边锋、浩方,一通查找下来,一无所获。
在我身为战略研究者的生涯当中,经常会遇到诸如此类的悖论:如果一个人成功了,我们会认为他做过的每件事情都是深思熟虑、符合逻辑的;然而如果你真的从逻辑角度去推论,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经常是无法解释的。当我们绞尽脑汁去思考许多东西背后蕴涵的逻辑时,乖乖,其实人家只不过是在猜硬币罢了。
最野心勃勃的一代枭雄
当然,陈天桥并不是靠猜硬币做决定的人。
我如此地想着,费尽心思为陈天桥勾勒着某种“符合逻辑”的战略规划:棋牌休闲类业务,用户基数大,但是盈利能力弱;MMORPG产品,用户基数小一些,但是非常赚钱。如果能够将这两类业务的用户群体“打通”,利用休闲类产品吸纳用户资源,再将其转移到高赢利性的MMORPG业务上,这就形成了一个互为依托的互动娱乐业务资产组合……于是,我给盛大画了一个金字塔,最底层是边锋、浩方等等,往上是MMORPG,再往上是自主研发,从下往上,基数越来越小,但是盈利能力越来越强悍,一个看起来很完美的娱乐帝国的架构。
后来我觉得不过瘾,又在里面增加了一条“筋脉”,就是支付与账号认证的统一,也就是俗称通行证的东西。基本上,我的答案就是这样一堆东西。绝对符合逻辑,然而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告诉我,这肯定不是陈天桥心里所想的答案。
还好,我的答案虽然没有直达要害,但总算不是太离谱,因此我得到了“面圣”的入场券。不过真正要与陈天桥面对面,还是经历了一些波折的。由于刚好赶上了盛大增发ADR、陈老大喜得千金两件喜事,我的盛大之旅只好一再顺延,一直等到了国庆节之后,才真正得到了第一次见面的机会。
跟前面的波折相比,其实见面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罢了。那天我穿了一身正装,站在碧波路的路口望着对面的3号楼发了15分钟的呆,然后见到了下来迎接我的刘冰沙,我有些局促地伸出手,又觉得有些不妥,好在她只是对我微笑了一下。然后,我就走进了南四的总办,那也是我短暂的盛大岁月的起始站。
第一次面对陈天桥,他说:“你跟网上的印象很不一样。”我心里直嘀咕:“是不一样,我最近一年来第一次穿正装见一个陌生人,谁让你是陈天桥来着?”
于是,在那个深秋的下午,我第一次听到了他关于“家庭”战略,感觉到了他对哲学的特殊兴趣,也在思索着他那海阔天空思维背后的心路历程。从某种角度说,这更像是一次被事先策划好了的采访,我问着他意料之中的问题,他给我轻车熟路的回答。然而总还是有一些火花的:当我说起网易会成为盛大的头号竞争对手时,他说:“看得见的敌人都已经不再对盛大构成威胁。”一瞬间,我感觉到了陈天桥的霸气,却拿不住应当对其表示赞同呢,还是应该有什么别的反应。
那一秒钟我知道,坐在我对面的,是中国IT业20年来最野心勃勃的一代枭雄。
如何在IM业务上跟腾讯干一架
后来,偶然看到一个节目里,陈天桥对自己性格的总结:大赌、大输、大赢。后来我们一致认为,那才是真正的陈天桥。作为企业家的陈天桥、作为战略制订者的陈天桥,其实远远不如作为赌徒的陈天桥那么充满着个性的张力,光芒四射。然而那时候,我们都不懂得,应该如何看待赌徒,就像我们不清楚该如何看待盛大。
总之,那次见面之后不久,我就成为了盛大的一员。作为总办的专职战略研究人员,我的位置正对着唐骏的办公室门口,跟李黎君是临桌。于是我观察到唐骏的秘书每天6点钟准点下班,喊一声:唐总再见,哧溜一声就离开了南四,而刘冰沙很少在22点之前“刑满释放”,这样我就间接地知道,唐骏到盛大果然不是来艰苦创业的。
很遗憾的,作为陈天桥直属的战略研究专员,我的南四生涯只有短短的三周时间,而这期间唯一的研究课题,是如何在IM业务上跟腾讯干一架。南四是一个封闭的小世界,作为中枢机构,总办虽说高高在上,却失去了很多近距离观察的机会。不久之后,我就作为创始成员之一,加入到了新成立的用户平台中心,开始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盛大岁月。
没有一盏灯照进过他的心灵世界
其实,外界并不了解盛大。
相对于盛大的整个发展史,我所经历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我所看到、听到,并且记述的,只能说是一个时代、一个企业历史中的部分片断,一些未必是完整的片断。不过这没关系,历史就交给历史学家去处理吧,我所要做的,无非是写一点什么,记录下来,流传下去,能够为那些有兴趣追溯这段岁月的后来者一点参考。毕竟,我们这个民族太喜欢编故事,因此,真实的历史有时候反而成为一种奢侈。
在我到碧波路690号上班的头一个月,就对这座城堡里的唯一的国王唱起了反调,好在作为封建王朝的盛大并没有那么多封建的严刑峻法,否则估计自己已经被五马分尸,挂在城墙上展览了也未可知——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
一切都缘于SDS,就是后来名噪一时的盛大盒子。
正如现在已经被人所知道的,盛大盒子的最早构想是从2004年秋天开始的,盛大上市之后,整个公司一派繁荣景象,手握巨资的陈天桥开始考虑下一步的发展问题。比较明显的方向有二:一条是从手机出发,面向3G市场,发展手机游戏;另一条则是以电视机为原点,面向宽带的家庭娱乐,发展家庭战略。以生活习惯而言,陈天桥看电视的时间绝对要少于玩手机的时间,然而这次,他却对电视机表现出了此生最大的兴趣——达到了谁不同意就跟谁急,不惜把唱反调的人踢出局的程度,他是铁了心要推进家庭战略的。
后来有许多人有过这样的疑问:陈天桥为什么会对电视如此的情有独钟?没有人说得清楚,就像盛大其他的所有事情一样。作为中国IT业的一代枭雄,陈天桥与所有的镁光灯都很亲近,但从没有一盏灯照进过他的心灵世界。同样的,作为中国网络业的最大传奇,盛大是一家CIA式的企业,神秘而壁垒森严,在网络业的时尚外壳下面,有着最传统的管理方式、理念与价值观。
2006年初,有个记者要写陈天桥,找我来了解情况,我只说了两句话:第一,作为局外人,从一开始到现在,你所看到、听到、认识的那个陈天桥,以及你们对陈天桥的所有的看法,都是错误的;第二,如果你们理解不了解陈天桥,你就无法了解盛大。
话说得很绝,但,是实话。
我做错了一件事情
骨子里,陈天桥传统,渴望着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与影响力。可想而知,区区1.8寸的手机屏幕绝对无法承担起这份主流之重,陈天桥对于电视的选择,必然得不能再必然。当时所有的分析都在从商业角度考虑问题,因此,全错。
新业务中心与易观国际联合做了一个市场调查,针对上海、成都的家庭娱乐终端市场,进行了小范围的问卷调查。这实际上是针对即将推出的盛大盒子市场反应的一次试水,而这次调查所得到的结果,很有意思。
大部分人都认为这台“盒子”是个简化了的PC,然而,它却无法取代家庭中已有的PC机。对于那些家庭中没有PC的消费者而言,“盒子”的某些设计,又让这部分人群提不起兴趣,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于是,我立即把自己的一些看法写成了邮件,群发给了参与讨论的所有人。
后来才明白,这是一个极端错误的开始。
发出这封邮件的时候,我知道自己的这番评论可能会引起不同的意见,但是没有想到首先作出反应的,竟然是公司的两位老大:陈天桥与瞿海滨。
邮件发出的时候,陈天桥、瞿海滨都不在国内,然而他们的邮件却第一时间飞进了我刚刚启用不久的信箱。
先收到的是瞿海滨的邮件:
非常高兴看到大家的意见,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就是需要真正的个人意见,需要听到不同的想法和思考的角度。我仔细看了一下这篇文章,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SDO项目的市场定位和未来发展,关于这些方面的问题,相信SDO负责市场部分的同事也会有自己的意见进行交流。我只想提醒大家注意两点:一、需要从整体来看待市场,要看到数字化的未来,看到其中蕴藏的机会;二、需要在发展中看问题,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看到其中的发展过程。
同时请明确一个概念,我们的SDO不是简单的数字电视,而是基于IP宽带和电视的家庭娱乐媒体中心方案。希望在下面的交流过程中,加以注意。
看到这封邮件,心里还是相当欣慰,感觉自己一个刚刚进公司的毛头小子的意见,得到了老大的重视,也感受到了瞿总对这个问题比较宽容的态度。不过紧接着,另一封邮件飞进了邮箱,看上去似乎就不那么客气了。
下面是陈天桥的邮件:
你对SDO的定位和内容组织以及整个合作的背景了解的太少,就像王戎识李故事所说的,你所看到的问题,你首先要思考原来的员工是不是也看到了,当你看到山是山、水是水的时候,以为别人还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实际上别人已经是在第三个层次了。当然这并不排斥说你不要发表意见,起码你在发表意见的时候不应该抄送这么多人,你可以和瞿总进行沟通之后,确信无误的时候再抄送给其他人,否则要么你会对不了解情况的人造成信心打击,要么让那些早就思考过这些问题的人心里面说你不成熟。
坦率的说,当时招你进来的时候,我一点都不怀疑你的能力而是担心你的处世风格,在你准备抄送给很多人讲自己的不同意见的时候,要先问一句自己:原来的员工真的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么?……
看到邮件的第一反应是:我做错了一件事情!
不再是我们所认识的陈天桥
以我后来对这位老大的了解,他是压着火气的。老大就是老大,总归比我们有涵养得多。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有不同意见不要大声说,能够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公开。
正当我面壁思过、为自己的浅薄无知进行深刻反省时,一件有趣的事情出现了。
来自公司不同角落里的声音慢慢反馈到我这里来,其中大多竟然还是赞成意见。我的邮件仿佛一块石头,扔进了看似平静的水面,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久久不能平息。就在这水波翻滚之间,我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担心的这些事情,许多人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意点破罢了。我们大家都知道自己可能踩在了悬崖边缘,只有“国王”一个人不知道。但是所有人都闭口不谈,因为谁不知死活的“乱讲”,就可能第一个被干掉。我猛然发现,原来自己的身边有那么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出家人。
或许,他们已经习惯于服从“领袖”的意志;或许,在一家充满着灰色权力的机构中,他们必须为了自己的股票期权有所考虑;或许,之前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情教导他们,这里是不需要反对意见的……
后来我若有所悟,再后来我学会了对自己所见、所思、所想保持沉默。是的,结果就是沉默,沉默就是最好的结果。马丁•尼莫拉说过:当纳粹抓犹太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纳粹抓共产党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当纳粹来抓工会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当纳粹来抓我时,已无人留下替我说话了。
……
离开盛大之后,我曾经想过很多次:如果,当时我(包括与我有着同样想法的人)能够倔强到底,更多地为公司的利益着想,设法说服——起码是部分地影响到公司在这个项目上的决策方向,那么,今天,许多事情是不是会有所不同?
后来的事实证明,盛大的整个家庭战略,其实就是陈天桥个人的冒险、然后是一个企业的冒险,再然后是整个集团的冒险。当然,如果家庭战略功成名就,荣耀理所当然地应当归于坚持到底的陈天桥;如果家庭战略折戟沉沙,有资格被钉到失败者的十字架上的,也只有一人而已。
就在这样一种诡异的气氛中,我们迎来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包括软银与盛大的分道扬镳、包括盒子样机不幸起火燃烧、包括全球少见的不能进行后台录像的DVR系统、包括长相怪异的遥控器……
今天回过头来,我当初公开我的建议的确是一个愚蠢的做法。在许多重要的关头,一个团队往往需要的是服从,而不是什么远见。如果当时的陈天桥能够听取更多的不同意见,家庭战略所付出的代价会小一些——然而,如果真的是那样,他就不再是我们所认识的那个陈天桥。
(来源:tech.xunso.com,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