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煌
记者:海航的发展很迅速,几乎是从无到有,现在已成为中国第四大民航集团。但也有人对你们的快速发展提出了质疑。对于这一点,你是怎么看的?
陈峰:外界是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是做事情最关键的还是要看你自已是怎么想的。是出于什么目的。从我们的目标来看,是创造优质产品,为社会服务,为他人服务。因此,外界的议论无非是发展的速度、效率和规模,现在有人认为我们的发展速度快了,其实我还觉得我们发展慢了呢。
实际上海航有几样东西,外界根本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往往人云亦云。就发展来讲,健康、持续、快速这三个境界能同时做到,很不简单。所谓快,我们海航1992年艰难起步,12年时间发展到42日多亿元,飞机数量达到110多架,纵横中国960万平方公里1500个城市,每周航班3000多个班次,平均增长率将近40%,12年来除非典时期外都是赢利的,算起来够持续,也够快。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航空企业的健康有两大标准,一大标准就是安全和正点率,另外一大标准就是服务质量。海航运行12年来没有出过任何问题,连续5年是中国航空业正点率第一名,连续7年服务质量第一名,这些能否代表海航是健康发展的呢?
可以说海航的品质一直走在中国民航业的前头,其运行品质是最优秀酌。因此,10年前索罗斯先生就投资于海南航空,前不久索罗斯再次投资海航,并且把流通股转为非流通股,表明对我们海航的信任。我想在中国还没有人有资格说索罗斯不行、不懂。他之所以会继续投入,正是因为他知道我们真正的潜力在哪里。
记者:10年前你十下美国华尔街,最终说服包括索罗斯在内的美国金融市场为海航投资,现在看起来,当初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陈峰:我当时年轻,天不怕地不怕,听说华尔街可以融资就二话不说奔过去了。再说,讲故事我们并不比美国人差。其实,这些不过是用文学化的形式表现一下当初的过程。从客观来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三大背景,我们的会计师制度从一开始就是用美国最大的一家会计师行做的,我们聘请了美国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之一来为我们起草法律文本,我们还请了华尔街做航空投资的咨询公司做我们的审计。我们有改革开放的大势,有潜力无限的航空市场,再加上和国际接轨的会计、法律、审计制度,自然能够赢得投资人的青睐。索罗斯10年投资海航的回报达到30%,这是有目共睹的。
记者:10年前你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以后的10年海航和你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陈峰:海航的事业,我们正在确定千年发展战略规划,有两个目标非常坚定。一是为中国创造一个优秀的航空服务品牌,另外是为中国创造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在民航产业内为国人创造一个好的品牌,我们在业内有这个责任,或者是我们发自内心的追求。另外,中国如果真正想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没有50—100家世界级优秀企业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要避免走南美或者东南亚国家的道路。
世界级航空品牌有三项标准,首先是规模,再好的服务和品牌,不能只有三两架飞机。目前海航拥有运营飞机112架,通过稳定发展达到250—260架次左右的规模,是可以实现的。世界级民航品牌的第二个标准是服务。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创造一个接近西方甚至超过西方标准的服务品牌。另外一点就是通过上下游相关产业的贡献,如机场、酒店、旅游等方面,达到每年营业收入七八百亿,创造就业五六万人的目标,基本上达到目前世界500强级的标准。近期我们一直围绕着这个目标加强对管理团队的强化,包括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培养,而且我们的目标一向是贯彻到基层。
记者:海航一直有成为世界级航空企业的目标,有没有成为中国第一的目标?
陈峰:我们只做一流企业,不必非要争“第一”的名分,关键是你是否是世界级的企业。从经济效益来说我们是寸土必争,而且刚才讲的正点率、服务质量等评比,我们连续多年是中国民航业第一名,这不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说明问题吗?
成为世界级企业家需要过程
记者:你觉得自己现在算是个世界级企业家吗,或者你认为自己距离世界级企业家这个标准还有多远?
陈峰:我还不是世界级企业家,而且这个差距还很大。达到世界级企业家的标准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是我们伟大事业的锤炼期,需要管理团队和全体管理干部共同前进。因此我认为世界级企业家其实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如果你的事业达到世界一流了,自然你就会被认为是世界级的企业家。如果不成,那么永远不可能是。怎么才能达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的是不断地学习来增强自己的能力。
记者:以前海航的调整发展,更主要依靠外部市场机会。未来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海航如何去获得持续发展?
陈峰:机会还有很多。中华民族正面临一个伟大复兴的良好机遇;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与美国6万架飞机相比,中国民航现在3000架飞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民航业仍然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市场,海南又是一个旅游地区。因此,我一直在说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我们就一直在准备着。
记者:海航还做了哪些准备?
陈峰:除了管理、航线网络、资源以外,我们提前一步,花费巨额投资在中国民航学院培训了大量的飞行员。现在民营航空获准经营,导致了各航空公司感觉到飞行员紧缺,而海航不存在这个问题。外界不知道当初我们做这个决策的时候,内部的反对意见还是很强烈的。
记者:现在看起来海航是早有准备了。近来,做产业整合的如科龙的顾雏军,还有华源,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联系起以往的德隆,人们对中国目前的金融环境和经营条件下,以资本运作实现产业整合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陈峰:他们更具体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但是,资本市场上全军覆没的情况,海南早就发生过。所以,科龙也好,华源也好,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是回到把握自身和把握外部条件这两点上来。
记者:此前海航一直在做“加法”,四处出击,收购和拟收购很多与航空主业不一定很相关的业务,现在思路回归了?
陈峰:我们的“减法”不仅包括业务,还包括人事,今年我们将计划进行10冤的末位淘汰,而且先从管理干部开始,会先从总裁这一级中淘汰一两个。第二是成本减10Z,机构合并,提高运营效率。
记者:继获得皇家礼炮年度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后,不久前你又获得GE旗下全球财经媒体CNBC评选的亚洲最佳商业领袖奖,该奖项对中国企业家来说是首次获得。但是,现在的评奖多如牛毛,你怎么看这个荣誉?
陈峰:荣誉就像鸟儿从天空飞过一样,的确是有这么一只小鸟飞了过去,但是它什么也没有留下来。
记者:多年来,你一直站在传统文化和哲学的角度去理解企业管理和人性,外界认为你这是受到你所尊敬的南怀瑾先生的影响。不过在你的管理行为上,也出现过雷霆万钧的一面,你如何看待价值观和行为的矛盾之处?
陈峰:工作和生活是要截然分开的,你唱红脸,我唱白脸,这可能更多的是出于工作的需要,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什么时候是在演戏。当然,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是当初我的个人修为还有不到的地方。因此,这两者并不矛盾。
记者:在你做企业的过程中,是否出现过修为不到位而“走火入魔”的情况?
陈峰:其实,魔也好,道也好,全是你内心的一念之想。所以,在修为过程中战胜自己就是战胜一切。就像高兴也好,痛苦也好,这都是个人内心的体验,根本是找不到的事情,而且全在一念之间。
记者:海航发展的历程,经历了痛并快乐着。这其中,你个人经历的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陈峰:真正的痛苦是战胜自我。前面说到做事业必须把工作和生活分开,甚至需要你把个人欲望都进行转化。但是完成这种转化最为关键的也是在人的一念之间。想通了就没有什么痛苦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