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右江河谷水稻具沟掌瘿螨大发生及原因浅析

2006-04-29 03:20潘国宋刘建文韦绥概岑忠保潘洁莉
植物保护 2006年3期
关键词:稻叶田东县晚稻

潘国宋 刘建文 韦绥概 岑忠保 潘洁莉

2004年9月中、下旬,广西右江河谷各县出现大面积瘿螨危害水稻,经作者鉴定,此螨为具沟掌瘿螨(Cheiracussulcatus Keifer),隶属于真螨目瘿螨总科羽爪瘿螨科大嘴瘿螨亚科,首先是美国的Keif—er等(1977)从泰国水稻上采到并定为新种。在国内,瘿螨危害水稻的报道尚属首次。

国内江聘玲(1994)、张晚兴(1995)、欧壮喆(1999)报道水稻的主要害螨是跗线螨总科的稻鞘狭跗线螨和斯氏狭跗线螨。此次右江河谷发现的具沟掌瘿螨为国内一新记录种。由于瘿螨体形细微,肉眼很难发现,危害水稻后,其症状容易被人误认为是由病原物引起,从而导致用错药或错过防治时间。现将右江河谷水稻具沟掌瘿螨发生情况及原因作初步的分析,希望能引起各级农业部门的足够重视。

1主要形态特征

雌螨纺锤形,体长200~230p.m,宽约65,ttm,体色金黄至褐色;喙大。背盾板具前叶突小;背盾板长约40 p.m,宽约60 p.m。背中线位于后部的1/4处,不清晰;具侧中线,前面部分不清晰;无亚中线。背毛2根,着生在盾后缘之前,背毛短,中后指。前足基节间具胸线。大体毛和足毛俱全,大体背环20~22个,光滑,形成宽的背槽,腹环64~67个,具圆形微瘤。雌性生殖器盖片基部有粒点饰纹。

雄螨略小于雌螨。

2发生危害情况

具沟掌瘿螨主要在水稻叶片上栖息危害,若螨和成螨密布于叶片的正面和背面,用口针刺吸稻叶内的细胞汁液。被害叶表面附着若螨蜕下的皮,似一层白色粉末。受害初期,被害稻叶散生褐色斑点,似由病原物引起。植株基部叶片开始褪绿,然后向上部叶片和周围植株发展。盛发时,部分稻叶变成黄白色,似严重缺肥。

2004年,右江河谷晚稻具沟掌瘿螨大发生,仅田东县晚稻发生面积就超过60.0%,田阳县、平果县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0月初,作者在田东县平马镇靖逸村一块3.3 hm2的晚稻上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稻株最后3片叶叶表面的平均虫口密度,一般约为6.9头/cm2,高的约为14.8头/cm2。

3发生原因浅析

3.1高温干旱少雨

2004年,右江河谷遭受了50年不遇的秋季高温干旱少雨天气,据田东县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8~10月平均气温26.2℃,比历年同期平均值高0.6℃;降雨量171.6 mm,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少236.9 mm,这是具沟掌瘿螨发生危害的主要原因。由于高温干旱、天气日照时数增多,稻叶汁液糖类含量增加,有利于具沟掌瘿螨的繁殖和种群增长。

3.2越冬气候适宜

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间,右江河谷平均气温约为16.5℃,比历年平均值高约1.0℃,无霜,属暖冬年,有利于具沟掌瘿螨的中间寄主李氏禾、千金子等杂草和再生稻、落谷秧的生长,对具沟掌瘿螨越冬和繁殖有利,增加了来年的虫源基数。

3.3无暴雨和大风天气

具沟掌瘿螨个体微小,体壁角质化程度低,其栖息在稻叶表面,暴雨冲刷和大风能显著提高其死亡率。2004年1—10月,右江河谷没有一场暴雨,这是1954年以来没有过的,在此期间也未出现大风(≥8级)天气,对具沟掌瘿螨发生有利。

4建议

具沟掌瘿螨在广西右江河谷的首次发现,得益于广西大学农学院有关专家、广西植保总站和田东县有关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通力合作。但对于此螨的种群生物学特性与发生消长规律、影响因子、危害损失、空间格局、来源等不甚了解,应加大对此螨的研究力度,以防其暴发成灾。

猜你喜欢
稻叶田东县晚稻
我画我心
墨韵书香
“童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展
广西田东县林逢镇科普惠农乡村e站站长蒙宥百:流翔高钙来了,角斑病奇迹般的走了
《新凉》
特早熟温州蜜柑稻叶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2014年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
被日本“遗忘”的侵华战俘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