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分析疗法的三种状态

2006-04-29 00:44:03田国秀陈玉娜
心理与健康 2006年5期
关键词:脚本成人状态

田国秀 陈玉娜

沟通分析疗法是美国学者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创立于60年代的一套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近年来,这一疗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兴趣和关注。在此,我们为心理学同道们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沟通分析理论是一种研究人们思想、感情及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它简明易懂又深奥微妙。这是当代影响深远的一套理论体系,其中涵盖了精神治疗、教育、组织与社会文化分析、社会精神病治疗。在这一理论中,用生动的比喻描述了人有三种不同的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并讲述了人际互动、沟通等一些实际、便于理解、可应用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任何沟通都包含两部分:刺激与反应。个体沟通通常是比重较大的部分,有些沟通形式和过程可能是直接的、有生机的和健康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浪费的和不健康的。

下面让我们先来认识三种不同的状态。当我们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我们的行为表现得像一个孩子,不仅仅体现在行为上,我们思考、感受、看、听及反应都像个几岁的孩子。儿童自我状态完全由生命体的本能经验构成,不仅是一个角色而已。儿童状态可以表现为:爱憎强烈、冲动、天真自然、喜欢游乐,这叫做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如果表现出深刻的思考能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那它可以被称做“小教授型”儿童自我状态;如果是充满恐惧、罪恶感、羞耻感,那么它可以被称做“顺应型儿童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包含所有的感受:恐惧、爱、生气、快乐、悲伤、羞愧等等。儿童的自我状态经常被人们指责为麻烦的来源,因为伴随着成长过程,儿童自我状态的自我中心、情绪化、强烈的叛逆也随之产生。

在沟通分析理论中,儿童自我状态被看做是创造力、娱乐消遣及生命力的来源,是使生命常新的唯一来源。儿童自我状态不仅可以在孩童时代长时间存在,在成人世界某些允许儿童自我状态出现的情况下也可以观察到,比如在体育运动或聚会中。儿童自我状态也会短暂地出现在其他场合,例如:无聊的会议、教室里或丝毫不想参与的严肃的讨论。最令人讨厌的儿童自我状态形式常常出现在被情绪严重困扰的案例中,困惑的、低落的、疯狂的、成瘾的……儿童自我状态会通过无法控制的行为使他们走向严重的自我毁灭。如果一个人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那么儿童自我状态会以沮丧、悲痛等形式出现并存在很长时间。

我们来打一个比喻,谈谈父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就像是一台录音机,它是生活中预先记录、预先判断或偏见规则的收集者。当人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他的思考、感受及行为方式像他的父母或抚养他长大的某些人。父母作决定不需要理由,如何对情境作出反应,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人们该如何生活等问题。父母自我状态或是赞成或是反对,或是控制或是支持。如果父母自我是批判的,它被称为批评型父母自我状态;如果父母自我是支持的,它被称为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

什么是成人自我状态呢?当一个人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时,人就像一台人脑计算机,它根据逻辑程序处理收集和存储的数据并加以应用,从而作出决策。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时,人会运用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确保程序不被儿童自我状态或父母自我状态中的情绪因素“污染”,人们可能由此得出结论,认为情绪是不好的。但这只意味着我们在理性和逻辑思考时需要排除情绪干扰,而并不是指理性和逻辑性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方法。实际上,就像隔离了父母自我不具有完整的人格一样,隔离了成人自我同样有局限性。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成熟的人与处于成人自我状态不是一回事。一个孩子可以有他们的成人自我状态,适应良好的成年人也总是会有父母自我状态或儿童自我状态。

成人自我处理所有输入的事实。如果这些事实是当下的,那么成人自我的答案会比父母自我的解决方式及时有效;如果输入的事实有误,那么成人自我也会给出错误答案。成人自我状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即它可以预告结果,使人们选择目标时根据事实评价采取有效行为,这种基于事实的批判功能与基于价值判断的批判型父母自我是不同的。

有时,成人自我会采用儿童自我状态或父母自我状态中不正确的信息,这被称做污染。当污染源于父母自我时,称做偏见。例如:有人认为女人更愿意追随男人而不是自己作决定,这种信息就是由父母自我传递到成人自我的,是一种污染,因为这种信息被成人自我当成一种事实而没有检验它是否属实。

同样,不经过检验就接受信息的现象也发生在儿童自我向成人自我传递过程中,这叫做错觉。错觉是因为成人自我把儿童自我的恐惧或希望当做了事实。例如,当一个人确信他被政府拘禁了,这是他的成人自我接受了儿童自我的恐惧,并非事实。沟通分析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程序就是净化成人自我状态。

通过自我状态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展示一个人的自我状态在一个具体时间的相应的强度。用图解的方法表示人们自我状态的变化很有用,特别是解释人们如何减少自己的批判型自我状态,增加养育型自我、成人自我和儿童自我状态。

当我们与人发生关联时,沟通就产生了。每一次沟通都由刺激和反应组成。沟通过程是一个人的父母自我、成人自我或儿童自我指向另一个人的父母自我、成人自我或儿童自我。在人们发展自我同一性过程中,需要确认为生命与存在的意义。有些人认为自己是好的,愿意过美好生活;而许多人认为自己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失败了。这些预期源于一个认知,如何生活是他们的生存位置。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可以感觉到好与不好,于是有了四种主要存在位置:“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

沟通分析理论认为大多数人基本是好的,之所以处于困境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或其他成年人和有重大影响力的年轻人)强迫他们服从强大的命令,受到长期的不良影响。

在人们生命的早期,已经得出结论,预知了生命将会如何呈现:短暂的或漫长的、健康的或不健康的、幸福的或不幸的、沮丧的或气愤的、成功的或失败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当得出的结论是:生命是糟糕的或已经预知到自我伤害,这就是一部生命脚本。

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不管孩子做什么,父母都会给予无条件的保护。如果父母给予的保护是有条件的,是要孩子服从于他们的命令和归因,孩子就很容易形成生命脚本。脚本的决定经常是有意识形成的为了服从父母的禁令,尽管它们违背了孩子的最大利益。这时,孩子会设法寻求父母的保护,避免受到惩罚和批评。决定的发生包含了一个转换,从“我很好”的地位转变到“我很糟糕”。认知还涉及到其他人是不是好的。当人们形成了这些认知,他们需要治疗师的帮助,澄清生命脚本,抛弃以往,开始新的生命旅程。

对于个人来说,追溯到使他们形成认知的早年经历是必要的,可以在身体或心理层面拯救他们,使他们适应当前的生活,他们可以再认知,并采取与以前不同的行为来充实目前的生活,使之更加丰富。

通过一个片断脚本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是可能的,称之为微型脚本,它是生命脚本的缩略和强化版本。事实上,所有作用于人的精神和情感的事情都会反映在行为当中。所以,通过研究人们的沟通行为,沟通分析理论可以理解人们行为的方式及原因,可以帮助他们停止游戏,帮他们改变生命脚本,帮他们从生活中得到更多东西。

既然人生来都是好的,所以借助于有力的帮助,人们可以重新回到原来好的状态。“成为好”作为一种能力等待着每一个准备从生命脚本的限制中逃离的人。沟通分析师知道通过澄清、目的导向的治疗契约,有效分析人的沟通行为可以接纳人的改变并保护他不再害怕,每个人都有机会变得快乐、有爱心、朝气蓬勃,这是可能的。

猜你喜欢
脚本成人状态
酒驾
安奇奇与小cool 龙(第二回)
状态联想
成人不自在
数据库系统shell脚本应用
电子测试(2018年14期)2018-09-26 06:04:24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快乐假期
中学生(2017年19期)2017-09-03 10:39:07
热图
家庭百事通(2016年3期)2016-03-14 08:07:17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山东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52
Un rite de pa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