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2006-04-06 12:53潘兴元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0期
关键词:命题作文生活

在语文教学的园地里,作文教学是辛苦备至的耕耘工作。然而,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写不好作文、不爱写作文的现象却相当普遍。根源究竟在哪里呢?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恐怕是一条重要原因。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首要问题。从人的求知心理来看:兴趣与学习活动直接相关,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兴趣是一个人勤学苦练的最佳动力。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往往是凭兴趣学习的。他们对不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不会主动积极、心情愉快地去学,反而觉得是一种负担,也就很难学得好。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使学生对作文“好之”,进而“乐之”,方是上策。人们求知的过程告诉我们:兴趣是驶向知识海洋的“快艇”,是探索知识宝库的“入门证”。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人的个性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特点。换言之,兴趣具有动力作用和定向作用。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其作文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生作文的“内部态度”。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就是解决其作文的动机和“内部态度”。学生对作文有了明确的动机和良好的“内部态度”,就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主动精神。这时,他们就会把作文看做是一种愉快的学习活动而不再认为是苦差使写作时大脑活动就会处于兴奋状态,使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就会表现出追求探索的倾向,努力提高作文水平。

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可以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一、话题诱发。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作文命题,诱发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写作欲望,以培养作文兴趣。命题要尽量新颖别致,含蓄隽永,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要留有想象的空间和驰骋的余地,使学生看到题目就大有愤悱之感,大有话在喉头,一吐为快的劲头。命题的成功,关键在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命题要注意中学生“成人感”的心理特点,并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这种情感。例如,《假如我是班主任》、《我对父母亲的评价》等。②命题要注意学生“觉醒感”的心理特点,应在分辨是非、认识美丑方面启发学生进行严肃的思考。例如,《生活告诉我……》、《对生活的反思》等。③命题要注意学生的成长意识,要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以适应学生的这种心理愿望。例如,《当我30岁的时候》、《2050年回母校》等。④命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注意学生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以及常用归纳思维、类比联想的思维方法。例如,《我喜爱的一句箴言》、《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高中三年的整体规划》等。⑤命题还要注意学生的情感特点。命题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感情,使之先情动于衷而后言于外。例如,《童年的梦》、《盼》等。

二、交流,构思,激发。

作文指导课,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所写内容,进行对生活认识或写作角度的交流,激发写作兴趣。如写《童年趣事》,交流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讲故事,交流个人的童年生活片段,把作文指导课变成讲故事课、口头作文课,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发表欲望。通过交流,打开了思路,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内心产生一种自发的冲动,以前储存的生活感受便一下子串联起来,沿着新的神经通路涌现出来。如果说,学生头脑里有一座紧锁着的材料宝库,那么建立这种“优势兴奋中心”,便是一把开锁的“金钥匙”。同样,写议论文亦可组织讨论,交流写作角度,广泛开掘对生活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优势兴奋中心”,激发写作兴趣。

三、评讲鼓励。

作文评讲中的认可、鼓励,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作文如何评价,不仅关系到对学生劳动成果的态度,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指出,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作文的批改评讲要立足于发现学生作文中对生活的真知灼见。要特别注意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及时捕捉他们作文中的点滴可取之处,通过评赞、鼓励,点燃他们还处于朦胧状态中的智能星火,激发其作文兴趣。作文评语,要感情真挚,态度中肯。评讲要语言动人,形式活泼,以唤起全班学生写好下一次作文的欲望。那种在评语中指责、评讲时点名批评的做法是不足取的。评讲鼓励可采取印发佳作、教师加写评语、张贴优秀习作、学生现身介绍写作体会等方式,还可将优秀习作编辑成册或推荐给报刊发表,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写好作文。

四、阅读触发,积累材料。

“读书贵有心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夏丏尊、叶圣陶:《文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99页。)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文笔优美、含义深远的文章,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并由此而感悟、联想到其他的事,学生对这些感悟和联想往往会有不吐不快的心理,从而自然地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逐步对作文产生兴趣。选作阅读的材料,可以是优美的散文、迷人的科学小品或富有哲理的诗歌。通过阅读积累素材,为写作准备材料。

五、生活积累。

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自觉地写“生活札记”。当前学生害怕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感到没有什么可写。这不仅与教师命题不当有关,而且与教师平时忽视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与事物的习惯,忽视引导学生自觉地写“生活札记”有极大关系。茅盾在《创作的准备》中指出:“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这是老一辈作家的经验之谈。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认真实践,养成把感受和认识随时写下来的习惯,不断克服作文内容空泛,感情贫乏,思路狭窄等等要害问题。实践证明,引导学生经常写“生活札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还对他们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及其他各项工作也有帮助。

六、教师指导。

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同问题,适时传授写作技能,帮助解决具体困难,这是培养差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传帮的做法有:个别交谈,指出作文的主要问题,以为鉴戒;启发思路,教给开掘提炼素材的方法;帮助修改,使原作更加成熟;指导小结,总结作文成功的经验等。作文差的学生多数是无话可说,刚开了头,便写不下去。对此可以通过谈心,引导挖掘生活素材,帮助建立“兴奋中心”,使之产生写作欲望;还可指导列详细提纲,使之学会依照提纲把内容一层层表达充分。教师传帮这种“面授机宜”的做法,对各类学生都是有益的,尤其是对差生。

七、自由写作,发挥特长。

在每学期重点练习写作某一文体的前提下,教师可在开学初、期中、期末安排几次自命题作文,连体裁、题材也可不限,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自己长于表达的文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这样,便于学生感情表达,必然会涌现出许多有真情实感的优秀习作,显示出不同的学生写作某种文体的特殊才华。教师充分肯定这些习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写作特长并加以引导,同时激励更多的学生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达到培养作文兴趣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一项长期、耐心、细致的工作,它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其中,不仅需要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深入研究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作文是创造性的劳动,作文教学也应当用创造性的认识和方法开拓前进。

(潘兴元四川省甘洛中学)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