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短篇小说《药》,在情节上分成了四个部分,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作为结局的第四部分写得稍长一些。可以猜想,鲁迅在写结局的时候,要比前三部分更重视一些,因为怎样写好结局,是不容易的。故事的结局,有不少讲究,比如照应开头、深化主题、预示未来、提出问题、引人深思等等;特别是结局要求不落俗套,应是小说创作的一个难点。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句话出现在结局有两次,因每句出现的情境不同,所以意义就不同。我们认为这是作者精心设置的细节,抓住这句话,可以很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下面作简要分析:
1.前一句话,是夏四奶奶看到坟顶上的花圈时说的,这句话揭示夏四奶奶对花圈的不理解,进而揭示夏四奶奶对革命者的对烈士祭奠的不理解。她自言自语地说,“这没有根,不象自己开的。——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那么,这花圈是谁献上的呢?就只能是革命者了。而夏四奶奶竟然不明白,她怎么能明白呢?她对儿子从事的革命事业压根儿就不明白,就更难理解革命者对烈士的祭奠了,由此可看出革命者严重脱离群众,在群众愚昧麻木、不觉醒的情况下为群众搞革命,失败是难免的。所以革命失败的责任也不全在于群众,这就为以后的革命者提出了“改换战法”的新任务。
2.后一句话,是夏四奶奶上罢坟后说的。夏四奶奶非常想知道坟顶上花圈出现的原因,所以她“想了又想,忽又流下泪来,大声说道:‘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经过想,夏四奶奶“明白”了,原来这花环是“瑜儿特意显灵”以示“冤枉”。为了证实这个“想法”的正确,她想用树上的乌鸦来证实一下,说道:“——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以下,作者用了四节文字来表现夏四奶奶等这乌鸦“飞上坟顶”,结果老是等不来,最后只好“慢慢地走了”,嘴里自言自语的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正是这一句,应当是表现了夏四奶奶的迷信、愚昧。
那么,树上的乌鸦是不是“飞上坟顶”了呢?没有。作者最后一节写道,乌鸦“哑——”的一声,“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这说明愚昧的祷告是无济于事的;但是,倘若乌鸦真的“飞上坟顶”,似乎就证明了祷告的灵验(仍是迷信、愚昧,而实际上,乌鸦是可能“飞上坟顶”的);但作者就是不让乌鸦“飞上坟顶”,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3.启示读者思考:造成故事悲剧的原因“是怎么一回事”。这一句应当是鲁迅设置这一细节的重要原因。如果只明白了以上两点意思,显然还不是作者的主要目的,作者主要目的是要读者明白更深层次的道理。所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一问题看起来是作品人物的自言自语,实质上是作者在问读者:应该怎样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写作意图?
为了明白这一意思,读者也不妨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人血馒头不能治病?用人血馒头治病说明了群众怎样的思想状况?革命者为了群众的利益而牺牲了为什么群众不理解?夏四奶奶为儿子上坟为什么“羞愧”?怎样使愚昧麻木的群众觉醒?用什么样的革命才能救中国?等等,如能作如是问,主题和写作意图是不难明白的。一部小说能给予读者这样的所得所悟,才是好的小说。
鲁迅的一生,就是以文艺救国唤起民众,期盼人民走上好的道路,但这好的道路是什么,当时的鲁迅还提不出;但他能在结局中用一句话来启示读者去思考主题并进而思考“怎样改造国民性,怎样改换战法”的问题,显示出了一代文豪作品的不同凡响。
统观第四部分,实质上写了两个重要情节,一是两位母亲上坟,一是夏四奶奶对花圈的质疑。假如不写后一内容,也不影响“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这一主题的表达,结局的篇幅至多有原文的一半就行了,但是鲁迅没有这样做,而是让夏四奶奶对花圈质疑,提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提示读者重视对这一问题作深层次的意义分析,在艺术上收到了“文虽止而情又发,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契诃夫说:“谁为剧本发明了新的结局,谁就开辟了新纪元。”小说结局不沽“貂尾”之誉,用材别致,实是匠心独运的典范。
(李明山河南省林州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