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缨
2005年底,网上的一篇帖子改变了浙江4个家庭的过年计划。
“阅读一本书可能会影响一个人很久的心情和思想,甚至一生,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却远没有这样幸运,他们没有余力买课外书, 不知道山的那边是什么,整理你的书架,捐出图书,让山里的孩子看见外面的世界。”
这篇帖子透露:贵州省从江县大洞村的小学和初中共处一处校舍,随着初中生人数不断增加,教育资源日益紧缺,急需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
大洞村地处贵州从江县南部,与广西接壤,距县城18公里;共有333户、1670人,人均年收入1200元左右。
浙江省义乌市的年轻妈妈陈小飞在网上读到帖子后,转述给好朋友鲍晓妹。两人一阵感慨后商量决定:带着各自的孩子去贵州,和大洞村的孩子一起过年。
当地报纸《浙中新报》报道了她们的构想,原本两个人商量的事引来众多读者的关注。稠城中心小学捐书1268册;义乌绣湖中学捐书1.2万册;金华市陈建文捐助8000元托《浙中新报》转交,想要结对资助20名贵州娃……参加者也扩大为4个家庭、12人。
出发前,给从江山里娃准备的“新年礼物”足足有126袋!在义乌办理托运时,托运处的钱洪法和王婷夫妇免去了运输费用。装货时,文具摊主方娟匆匆送来288套水彩笔,并拿出600元钱要求带给贵州山里娃。
一个另类的过年计划,变成了公益活动。
1月27日中午,四个家庭抵达大洞村。学校已放寒假,大冷天的,孩子们赶山路,从四面八方赶来迎接他们。浙江客人先是随安排去结对名单上各个孩子家中探访,接着又走了3公里的山路,去看望邻村一人建起学校的34岁未婚代课女老师朱维娇。通过走访,他们在原定的30名名额外,又与三名大洞村的孩子结成捐资助学对子。
来之前,他们特意从浙江带来了睡袋,带足了干粮,不愿给苗寨的老乡添麻烦。傍晚,在村小学的教室里搭帐篷时,寨子里的大人们叫上各自的孩子,把青菜、大米和柴块送到学校。教室里生起了临时炉灶。
第二天是除夕。一早,他们包车去更远的大塘村,给央视“2005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李春燕医生拜年。下午2时,在大洞村小学举行了简单的结对仪式,金华地区热心人的爱心结对款转交到孩子们手上。随行采访的《浙中新报》记者朱翔,代表报社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红包。孩子们从没收到过压岁钱,“害”得朱翔解释了半天。
听说大洞村的孩子从没看过烟花,朱翔主动要求和小林炜的父亲林家来凑份子,到县城买来700元钱的烟花。他们要给这群从未走出过大山的孩子举行一场小型烟花晚会。
晚上8时整,烟花晚会在大洞小学操场举行。烟花一支支燃起,一次次吐出绚丽的光影,照亮了大洞村的半边天。孩子们一次次随着冲天而起的烟火尖叫,欢呼雀跃。虽然只有短短30分钟,但这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刻。临走前,朱维娇向朱翔表示感谢:“这样的烟花我们只能在电视里看到,这是我们一生中看到的最美的烟花!”一位村民激动地说:“你们是第一次来陪孩子们过年的外来人士,这是孩子们一生中看到的最美的烟花!”
夜深了,互道一声新年快乐后,各位家长都忙着照料孩子入睡。
大年初一,天放晴了,四个家庭各自走进了结对山里娃的家,应邀留下来吃饭。女主人频频将酒杯举到他们嘴边,大家都喝醉了。酒桌上,他们学会了第一句苗语“喏娘”(吃饭)。
大洞村几乎家家养猪养牛,大家建议村民建沼气池,变废为宝;贵州山区树木多,大家想与义乌的手工艺品商联系,让这些只能用来建房和生火的木柴增值;得知不少村民外出打工,因没知识被骗,陈小飞的丈夫方文进落泪了。他立即打电话联系义乌的朋友,想帮助部分村民解决外出务工问题……
大年初二,他们即将返回。天蒙蒙亮,苗家孩子和村民全都赶来了。“我们农村没什么值钱的好东西回敬你们。”村民们手上都拎着沉甸甸的大包、小包,里面是椪柑、糯米和煮熟的鸭蛋……
客人们登车,与车下的人一一握手道别。车下,孩子们背过身去,相拥而泣。
中巴车缓缓启动,村里人点燃了一串长长的鞭炮,这是苗家人最高规格的送客礼节。
在回程的火车上,林家来给记者发来信息,“就是在火车上,我都还能闻到那天教室里的饭菜飘香。”
回到义乌,鲍晓妹着手筹备办一个贵州贫困生方面的图片展,“让城里的孩子了解山那边的情况,让他们能够自己去帮助更多的孩子,这是我的真正心愿。”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