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我国多所著名院校、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单位的参与和组织下,1998年,《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出版。这部集我国计算机科技界集体智慧的巨著,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
在《全书》头版面世两年之后,为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爆炸式进展,编撰委员会迅即筹划编写第二版。历尽四年有余的甘苦,终于在去年年终前夕,向读者奉献出崭新的版本。我国计算机学科的大型辞书,大多基于“译入”,出于自主编纂者为数不多,自主编纂而又及时更新者,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全书》新版无疑是我国专业百科全书和计算机科技界的一桩盛事。
近十年来,计算机科技的新突破集中体现在网络领域。新版《全书》为此专门增设了“计算机网络”分支,收录条目245条,其中除将原来分散别处、归于该分支的70余条收拢在此之外,增添了“数据通信”、“移动通信网”、“网络互连”、“网络安全”、“网络工程”等170余条,新条目占该分支条目总数的七成。
在原有的各分支中,除了淘汰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条目、改写已有重大演变的条目之外,也都增设了各自的新条目。例如,在“计算机科学理论”分支增添了“计算机数学”、“图论算法”等条。在“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分支增添了“网格计算”、“可穿戴计算”等条。在“计算机软件”分支新增了“统一建模语言”、“多模态人机交互”等条。在“计算机硬件”分支增添了“附网存储”、“数字摄像头”等条。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分支增添了“生物特征识别”、“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条。在“人工智能”分支增添了“遗传算法”、“人工生命”等条。总之,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新版或新设分支,或增删条目,或改编知识,使内容得到全面更新。
“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一词,源自古希腊语enkyklo+paideia,字面义“普遍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引申义“完整的知识概括(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all branches of knowledge )”。其中反映了百科全书的最基本特征——包罗所有学科(综合百科全书,general encyclopedia)或某一学科所有分支(专业百科全书,special encyclopedia)的知识纲要。《全书》自然归入“专业百科全书”范畴。自再编伊始,编撰委员会便将构建条目框架放在首位,并在编写过程中反复切磋修正,最终形成现在的四级分类,以此充分体现《全书》新版的系统完整性。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数学、电子学、通信科学技术、生物学等多学科交织,新兴技术层出不穷,应用领域又无处不在,致使许多大型专业辞书不愿提供按内容分类的框架,即便提出又彼此差异很大。相比之下,《全书》(第二版)搭建出最新内容框架并在我国计算机界达成共识,更显得难能可贵,并可将其看成是我国学者对编纂“类书”传统的沿袭。
百科全书的体例,各国通行做法是采用词典形式,一般以字母顺序编排( usually arranged alphabetically )。《全书》新版的条目仍按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排列,便于按拼音直接检索。当然,利用正文之前的“条目分类索引”,或者正文之后所附的“汉语”(音序)、“英语”(字母顺序)及“内容”三种索引,通过二级检索查找所需条目,也很有用。五种检索,异常便利。
教育方式的日益演进,教育投入的渐次加大,使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和购置群都在不断扩展。百科全书既是广大读者查阅研究的工具书,又是专家学者寻找非自身领域(或学科)信息 ( seeks information outside his own field )的“知识库”。《全书》新版在定义表述上,一般先按辞书格式给出通俗的“描述式定义( descriptive definition )”;必要时再以“行话”或符号给出“专业式定义”,或者将阐发展开。而在内容选取上,绝大多数条目以高中文化背景即能领悟;但也不规避建立在微分方程、数理统计、数理逻辑、高等代数、图论、数论等专业数学和其他基础学科背景知识之上的条目。也就是说,新版特别重视要兼顾普及与提高两个方面。
《全书》新版保持了内容准确、客观、文图并茂( accurate, objective, attractively presented )的特点,用语和表述更规范流畅,体现了现代百科全书的风范。
瑕不掩瑜,《全书》新版中建立在专门数学之上的个别条目,描述性内容偏弱而形式化表达过强,不免给人以“曲高和寡”之感。仍望在未来版本中,对普及性知识视情进一步增强。
作者简介:王有志,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教授。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主修信息论。曾任研究所所长。现从事科技术语与辞书研究,兼任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通信委员会委员、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