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06-03-10 02:22谢忠明张恩泰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6年1期
关键词:人格心理健康心理

谢忠明 张恩泰

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2年4月23日,教育部又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各高校共同关注的课题。但是,目前我国各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还认识不足。马加爵案件的发生,充分反映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有其特殊的心理特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营养条件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所谓“发育加速现象”,也就是青少年生理成熟的年龄普遍提早;而同时社会对人们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一来,人们的求学阶段也越来越长,从而出现了所谓“社会成熟后延现象”。[1]当代大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就是这种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根据笔者工作经验来看,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主要包括适应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情感压力和择业就业压力等。

适应压力主要是对新生而言的。跨入大学校门的那一时刻,新生们会很自然地产生前所未有的成人意识:脱离父母的管束,我已经长大了。然而,经济上的尚未独立,又可能使其萌生的成人感受到挫折。由于新生对大学和大学生活存在着片面的认识和设想,甚至充满了浪漫色彩,所以,刚上大学的学生随着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的突变,容易出现“想象”、“孤独”和“失落感”。再加上之前父母和学校出于应试的需要,往往只重视智育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生活能力等社会化能力的培养,在新的环境中他们很容易产生各种强烈的内心冲突,比如:渴求进步与前途迷茫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孤独感与恋群感的矛盾;性意识的觉醒与同异性相处之间的矛盾等等。

学业问题是大学生的另一个主要压力来源,表现为不适应学习环境、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等。从中学升入大学后,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特别是知识经济对大学生创造素质的较高要求,一些大学生产生了适应性不良的反应。高中时主要是所谓“填鸭式”的学习方法,面对大学中相对宽松的自主式学习方法,许多大学生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另外,许多大学生在高中时是“尖子生”,在学习上是佼佼者,可是到了大学中才发现“天外有天”,自己不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这种落差也会造成学生强烈的心理冲突。

进入大学后,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人际交往范围增大,不同的社会习惯、不同的个人爱好、不同的性格等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使其在心理上产生不易沟通的压力。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但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大学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严重者甚至形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对挫折的容忍力是非常必要的。

可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却令人堪忧。根据樊富珉等人对清华大学916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71.3%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很大或较大的心理压力;70.1%的学生对压力缺乏正确认识。[2]范存欣等人在暨南大学对1026名大学生作了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有42.83%的大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6.22%的在校学生存在各种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其中有24.21%的学生存在病态人格问题。[3]另外,大学生自杀和伤害他人的消息不时见于各地报端。这些都说明,我国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亟待提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误区

首先,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多数是隶属于德育部门。甚至有些领导和老师也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工具。这一方面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心理健康教育偏离专业方向。我们说,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但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专业化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心理健康为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应以国家的政策法规为指导,重视学生思想认识的改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明确异于思想政治教育,走自己专业化的道路。

其次,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是重咨询轻教育,特别是在学生中出现了严重行为问题时就更容易强化这种看法。我们说心理问题的产生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仅仅局限于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咨询,那样只能处在被动的地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取向应当立足于主动教育方式,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少数学生前来求助。由于当前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强烈影响,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外部关注以及学生自身对心理健康的自我认知都容易被相对忽略,同时在大学新生中还存在较普遍的误解,认为去做心理咨询就等于承认自己有精神上的毛病。因此,只有立足于教育,防微杜渐,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才是釜底抽薪的解决办法。

再次,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多是从情绪调节和行为改变的角度入手,往往忽略了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和培养。健康人格标准往往带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特征。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即以“和”为核心,并且作为一种“集体潜意识”而代代相传。而西方社会重视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评价心理健康标准时倾向于把人的价值、尊严和个人潜能发展等人格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如特质学派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坚持毕生研究健康人和正常人,他把这种人称为所谓成熟的人,其主要特征是具有健康人格。这种健康人格是一种发展中的动力结构,在人的动机机能自主的推动下逐渐生长并形成。尽管表征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但在心理学家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中,健康人格始终处于核心的位置。心理健康的核心是人格的和谐与健全,因此促进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发展应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教育为基础,以发展为主线。学校是教育机构而非医疗机构,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所开展的教育活动是具有主动性和计划性的,它的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的个人发展。在这一点上教育方式取向与医疗方式取向有着根本的区别,后者主要侧重于对已形成的不健康心理的矫治。因此,“发展”应当成为贯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的主线,即通过高校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获得相对于其自身而言更为健康、积极的发展和提高。人的心理意识从结构来看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志组成的有机系统,知、情、意的协调发展是形成统一人格的基础。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努力建构使学生在认知过程、情绪调控、行为意志三个维度上趋向协调统一的教育模式。

提高在校大学生心理认知水平的主要途径应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这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主动方式的基本保证。课程最好以必修形式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明确把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上而不是仅仅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因此课程的内容应包括自我意识与人格塑造、学习动机与创造性、挫折与情绪调控、社会心理与人际关系、性心理与婚姻爱情观等,从而使教学目标指向促进学生形成更成熟、更丰富、更健全的人格。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中,情绪焦虑是一个比较集中的现象,因此,增强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是降低其焦虑水平的重要方面。教师应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情绪随着环境和心态自然变化的特点以及保持乐观态度的重要性,在面临问题和压力情境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咨询或人际交往等各种场合下,都尽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主要体现为以正确认知和积极性情绪体验为依据的坚韧性与有恒性。虽然心理学在青少年意志培养方面并没有产生非常成熟的理论与方法,但通过有引导的教育活动来使大学生增强自我行为管理能力以及提高自我效能无疑是积极的途径。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来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教育方式。另外,团体训练和团体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这种小群体内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学生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2]樊富珉,李伟.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J].青年研究,2000,(6).

[3]范存欣,马绍斌,林汉生,王惠苏.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1,(3).

猜你喜欢
人格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心理感受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