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钟爱月亮

2006-03-03 07:55雷泽兵吴远见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2期
关键词:月亮

雷泽兵 吴远见

月亮高挂在天上,她那皎洁的月光、优美的形状,古往今来,不知迷倒了多少人。月亮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人类的财富、宝贝,全人类都喜爱她。但相对而言,我觉得中国人是最喜爱月亮的,具体表现是:一、中国关于月亮的美称雅号特别多,如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蟾、桂魄、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用的都是最美丽的词。二、中国的文学作品如诗、词、散文里关于月亮的描写特别多。举例来说,诗词里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李商隐《泊秦淮》),“月如钩,寂静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等等。散文里有:“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归有光《项脊轩志》),“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而现代作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三、中国的歌曲歌谣里写到月亮的更多,这里只说歌名就可见一斑了:《十五的月亮》、《月光下的风尾竹》、《月亮惹的祸》、《彩云追月》、《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船》、《弯弯的月亮》、《月亮妹妹》、《半个月亮爬上来》等等。神话传说则有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等,它们更富于诗情画意。四、中国还有一个专门关于月亮的节日中秋节,而大文学家苏轼的月亮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中国几乎是人人能诵。“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成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深情盼望。可以这样讲,没有哪个民族如华夏民族如此钟爱月亮。中国人为什么喜爱月亮呢?它的背后隐藏着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心灵世界,一句话,通过月亮可以探究中国文化,这里我姑且把它叫做月亮文化,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乡愁的寄托。游子在外,眼望一轮明月,竟忍不住想到千里之外的故乡,天涯共此时呀!中国人为什么特别想家?我们知道,中国在古代是农耕民族,世世代代住在一个地方,很少迁移,不像蒙古、匈奴等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游牧民族到处迁移,对家的概念比较淡薄,离开家是家常便饭,所以对家没有特别的留恋。我们再看西欧、南欧等临近海洋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自古以来商业发达,船舶运输频繁,它们的国民经常漂泊出海,家的意识也不是十分强烈,像鲁滨逊那样敢于闯荡,四海为家的冒险家非常普遍,他们要是恋家,就不会出海漂流了。而中国民族安土重迁,正如《汉书》所言:“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一旦离开家乡,那对家的思恋就会特别强烈,“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支普通的折柳笛音,全城所有的游子似乎都听到了它那凄清的、缠绵的旋律,并情不自禁地涌动起思乡之情。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中国古代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社会,儒家文化特别重视家庭的稳固。三纲五常说到底,主要还是稳定家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任何一个人都被社会这张大网紧紧地束缚住,而家庭是基础,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了,社会也就稳定了。所以说,中国传统社会是非常重视家庭的稳定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金山银山不如自家的狗窝”,不是为生活所迫或特殊的原因,人们是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家去外面漂泊的。故土难离,一旦离开了,人们的心情就会特别孤寂、忧伤,“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正是游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由于以上原因,游子在整个人群中占的比例是比较小的,看着别人家其乐融融,炊烟袅袅,而自己形单影只,自然就会孤寂难奈,忧伤不已。现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家乡以外的地方学习、工作的在人占相当的比例,大家彼此彼此,“同病相怜”,对家的思恋减轻了很多。比如说,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很多人几年不回家都不当回事,“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有,但远不如过去那样强烈,因为大家不再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了。总之,古代中国人对家的感情是特别深厚的,离家在外,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而月亮是最好的寄托,它那霜雪样的清晖,溶溶的月色能自然地把你带到浓浓的思乡之情中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引起了无数中国人的共鸣。

二、圆满的寄托。中国人追求十全十美,比如年夜饭往往是十碗,元宵节吃汤圆等等,连阿Q在临死前画花押也要拼命画圆,总之,中国人是十分盼“圆”的。而月亮是圆的,尤其是十五的月亮,像刚刚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正好可以寄托中国人对圆满的期盼,“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中国人的这种心理。中国人的乐观性格圆满意识在文学艺术中有比较突出的表现。王国维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亨。”中国的戏曲故事,大都有一个大团圆结局,如《梁祝》、《西厢记》、《张协状元》、《玉堂春》、《锁麟囊》等,这和西方的文学艺术大不一样。西方多悲剧,正面主人公往往遭受毁灭,如《罗米欧与朱丽叶》、《奥塞罗》、《哈姆雷特》、《巴黎圣母院》、《茶花女》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这里我主要谈两点:1、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世界的发展是循环的,物极必反,所谓“否极泰来”,好坏可以互相转化。用这个观点来创作,那就没有一悲到底的艺术,“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亨”。2、“中庸之道”作为中国人行为的准则之一,“中和美”作为中国人传统的审美原则,对“大团圆”的产生起着重要而直接的作用。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要求对一切采取“中和”的态度,一切都不要过分,主张矛盾对立面如动与静、庄与谐、情与理、悲与喜都相互渗透、达到和谐的统一,这一思想已深深融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在审美方面,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形成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在戏剧创作上强调悲和喜因素的相互渗透,由相反到相成,达到高度和谐,这对“大团圆”结局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可以看到,非团圆的结局往往遭到观众的抗拒和排斥,编剧往往要“迎合”中国观众的这种特殊心理。如岳飞戏,《精忠记》里秦桧死后,被带到阴间受审。《精忠旗》里又是另外一种情节:在人间,岳飞平反昭雪,满门封赏;在天上,岳飞被玉皇大帝封为天官,他的妻子、部将也上了天宫:在冥间,秦桧被严刑拷打几百铁鞭之后,叉上铁床、刀山、剑树受刑,最后被打入“阿鼻地狱”,这已经够英雄气了,然而还不够。《救精忠》里岳飞居然没有死,死的乃是秦桧等奸臣,岳飞戏又向大团圆迈了一步,后来还有《岳飞灭金》。终于,中国历史上最震撼人心的悲剧,逐步演化成了喜剧、正剧,没有一丝一毫的缺陷,圆得像十五的月亮。

三、无为的寄托。“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封建时代很多士大夫的行为准则。人生失意,仕途不顺者往往要寻找精神寄托,而大自然是最好的精神家园,她有碧绿的青山、蓝蓝的天空、潺潺的流水、清脆的鸟鸣……轻轻地抚慰受伤的心灵。这其中,皎洁的月亮差不多是最受人亲睐的自然物。首先,她很美。有优美的形状,或圆或弯;有柔美的光辉,如银似霜,在满天星斗的衬托下,更是美不胜收,令人陶醉。第二,她容易被看到,被欣赏。在寂静的晚上,可谓抬头即见。于是我们从隐居者、山水田园诗人那里可以发现大量的描写月亮的诗,如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王维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等等,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月亮并不仅仅作为纯粹的自然物出现,而是打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换言之,她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顺应自然,清净无为,在博大、温润、美丽的大自然里颐养天年。而在苏轼的《赤壁赋》里,月亮作为自然物,她的存在又具别样的意义。苏轼贬官黄州,心情苦闷,是清风明月使他舒展了紧锁的眉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令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然而好景不长,客人一曲哀怨的萧歌使作者悲从中来,痛感人生的苦短与渺小。最后,又是美妙的大自然使作者转悲为喜,并领悟到更高的人生境界,使作者心情变得豁达开朗起来。作者认识到,世界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好好享受人生,享受眼前无处不在,唾手可得的美景,比如清风,比如明月。“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在这里,月亮作为亘古不变的自然物,具有特别的意义,人类也应该和它一样永恒。

以上我们探讨了中国人喜爱月亮的原因,它的背后就是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就是中国文化。

(雷泽兵吴远见,广东佛山三中)

猜你喜欢
月亮
聊一聊“超级月亮”的那些事
修理月亮灯
月亮河
有月亮的夜晚
月亮 等
月亮减肥记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砸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