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忆皖南事变

2006-02-09 06:34周志清
文史月刊 2006年1期
关键词:军部军长八路军

周志清

虽然我们不曾经历腥风血雨,

也很少能读懂“悲壮”的真实含义;

虽然事变的发生距今已很遥远,

许多事也早已成为模糊的记忆;

人们甚或不愿去回忆那痛苦的往事,

但为了人类永远的和平、安宁,

我们还是要打开那尘封已久的记忆。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所谓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对于中国来说,1941年是在一场自相残杀中开始的。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新四军的发展正逢鼎盛时期,抗战形势正朝着有利于中国人民的方向发展。但在大敌当前之时,国民党顽固派不是想着如何尽快地消灭日本侵略者,却在为共产党势力的不断扩大而烦恼不安,从而加紧制造反共磨擦。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将反共重心由华北转到华中,先是命令长江以北的新四军全部开到长江以南指定的狭小地区,企图割断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联系,便于各个击破。在中共中央针锋相对进行斗争后,国民党顽固派又由参谋总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于10月19日发出致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和新四军叶挺军长的“皓电”,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进行了种种攻击和诬蔑,强令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全部开到灾情、敌情并重的黄河以北,并要求将50万八路军、新四军合并缩编为10万人。

中国共产党一面驳斥这种无理要求,一面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到江北。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一个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行经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国民党军队8万余众的伏击,新四军奋战7昼夜,终因弹尽粮绝,除千余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

皖南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于17日悍然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1月18日,中共中央发言人发表谈话,全面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真相。国民党为封锁消息,禁止报纸刊登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文章,周恩来在重庆除同国民党当局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外,并运用各种形式在各界人士中揭露和痛斥国民党顽固派的暴行。他在《新华日报》上愤然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以悼念新四军牺牲的将士,表达中国共产党人和一切正义的。人们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又一次反共内战的愤怒和谴责。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表毛泽东起草的命令和发言人谈话。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重建新四军军部。谈话提出了严惩祸首、取消1月17日反动命令等12条解决皖南事变的办法。新四军军部重建后,部队由原来的6个支队扩编为7个正规师,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岁月悠悠,往事不堪回首。如今,发生在65年前那场令人震惊的兄弟相煎、同室操戈的惨剧早已成为历史,但这一“兄弟阋于墙”,令亲者痛、仇者快的悲剧一幕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皖南事变这样一个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我们在痛定思痛的同时,更应在国人的心中牢固树立起这样的信念——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一切利益的出发点都应以民族大义为上!“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让我们乘着海峡两岸友好往来佳音频传的东风,伴着新年吉祥的钟声,共同祈祷世界和平,祝愿祖国早日团圆!

(责编晓舟)

猜你喜欢
军部军长八路军
简述新四军军部驻地的变迁
第二次西园寺内阁期间“增师案”与政党军部之间的博弈
几根香菜识破日特
子弹
子弹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
论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的关系
浅析平型关大捷的历史意义
八路军风采录
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