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

2006-01-30 07:02宋正婷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1期
关键词:陆游中原爱国

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也就是说,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但教师也没必要“谈讲色变”,连必需的“讲”都不敢了。相反,要在教学中进行“相机诱导”,适时点拨,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张扬个性,产生独特的审美视角。

该不该讲,讲得好不好,要看时机把握得如何,讲得到位与否。在教学《示儿》一诗时,笔者对新课程教学中的“讲”感悟颇深。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全诗感情丰富而深刻,陆游在诗中除了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外,又有对南宋政权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对故土老百姓身为亡国奴,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担忧和同情,更有对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所以,引导学生走近陆游,走进古诗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应该是学习本诗的重点和线索。

上课伊始,学生初读诗文后,我请同学简单介绍有关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陆游生活的时代——政治动荡,金人南侵,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导致国破家亡,民不聊生。诗人陆游对此无比悲愤。直至他临终时,依然是盼望着北伐的胜利和祖国的统一,并且对光复中原,洗雪国耻表现了深切的期望和坚定的信念。“还我河山”的爱国情感仍有增无减。

古诗乃作者情感抒发的产物,抓住那些意蕴深刻的字词,体会诗人的情感,体验诗词描述的意境,应该是古诗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介绍完背景,我让他们根据阅读提示和课后注释疏通诗意,并抓住重点字词,体会思想感情。在汇报的时候,大家都能抓住“悲”字,并结合时代背景,谈出“陆游当时已经85岁高龄,仍没有听到“北定中原”的消息,所以非常悲伤”。可学生的认识只能停留在这一点上,仅此而已。这离教学目标还很远。

怎么办呢?我只好让学生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这位垂暮多病的老人,在临终之前,竟然写下了这样一份遗嘱,同学们,请你们再大声地读一读古诗,看还能从这一个“悲”字中,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学生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了,可读完后,没有一个举手的。看着同学们无助的样子,再看看下面听课的领导和老师,我有点着急,又重复了一遍上面的话,可是学生还是无动于衷。此时,我灵机一动,抓住时机,进行了一段谈话:“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奋发图强,收复失地,反而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进献金银。南宋小朝廷真是像诗中写的: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卞州。”

此时,同学们思维的闸门开始被打开。有的说:“对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不能收复的悲痛。”有的说:“壮志未酬,未能再披戎装,亲自杀敌的悲伤。”有的说:“对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不思收复中原故土的悲愤。”有的说:“对于中原遗民沦为亡国奴,苟且偷生的悲悯。”有的说:“我体会到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这位老人在临终之前明明知道死去万事皆空,却仍然要儿孙在家祭的时候别忘了告诉自己中原统一的消息,这是何等深沉的爱国之情呀,难怪朱自清先生会说,在古代的诗人当中,唯有陆游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爱国诗人。从中也看出陆游对于中原故土必能收复的坚定信念。”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一段话语,启发了学生的思考,同学们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个性得以张扬。《诗经》中说“不愤不悱,不启不发”,讲的火候把握得准确,讲到点子上。

所以,我们说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是他们的个性化行为,并不是要革“讲”的命,教师更没必要谈“讲”色变,认为讲就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的讲还是必要的,只是要善于把握时机,正如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宋正婷山东济宁市霍家街小学)

猜你喜欢
陆游中原爱国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沁园春·赞中原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My Favourite Animal
御中原 画饼充饥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除夜雪
陆游诗中“花汞”一词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