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挂假的项链,一次人格的拷问

2006-01-30 07:02杜泽平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1期
关键词:玛蒂尔项链现实

【案例】

下面是笔者在复习会考基本篇目《项链》时的一个片段。(根据回忆整理)

师:《项链》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莫泊桑的代表作,它展现给我们的是十九世纪法国社会一个美丽姑娘的故事。时至今日,我们读它,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位姑娘的辛酸。一百多年来,人们对它的这种持久的魅力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诠释。今天,我们将以我们年轻而灵动的心来重温一下这篇古老的文章,我们将以我们自己的眼光对玛蒂尔德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进行简单的再解读。

师:请简单概括故事情节。

生(齐声):玛蒂尔德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最后发现项链是假的。

师:玛蒂尔德前后的生活状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生(部分):课文前半部分的玛蒂尔德年轻美丽,但是出身低微,婚姻不如意,生活贫穷,却又追求虚荣,她心理非常脆弱,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让她终日以泪洗面。后来她为了一挂假的钻石项链付出了整整十年的艰辛,她变成了一个坚强的敢于承担责任的劳动妇女。

师:在这个故事中,玛蒂尔德的命运被项链左右着,忽悲忽喜,忽喜忽悲,起起落落,令人唏嘘感叹。课文中有一段文字就是对人物命运这种戏剧性变化的感叹,让我们来齐读这个片断。

师生(朗读):“要是当时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师:作者认为丢项链这件细小的事是败坏了玛蒂尔德还是成全了她?我们应该如何评价?

生甲:我认为是败坏了她,因为她原来的生活还是过得去的,丢掉项链使她生活得非常辛苦,非常贫穷。

生乙:我认为是成全了她,因为虽然十年中甚至十年后,她生活得非常辛苦,非常贫穷,但她毕竟有了成就感,她终于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生丙:我也认为是成全了她,因为玛蒂尔德原来的生活是过得去,但她的精神生活是空虚的,她整天整天地哭泣,她的生活非常痛苦,丢项链让她没有时间痛苦了。现实击碎了她的梦想,从此她懂得了怎样的生活才是现实的生活。

生丁: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因为玛蒂尔德在那种你所说的现实的生活中,心情并不好,她还回忆起当年那个舞会。

生戊:我认为是成全了她,丢项链前,她对丈夫很不满,丢项链后,她与丈夫的感情好起来了,如果不丢项链,她与丈夫之间吵吵闹闹,最后可能导致离婚。那挂假的项链挽救了一个濒于崩溃的家庭,还转变了玛蒂尔德对生活的态度说,这是无价的。

……

师:是的,现实生活击碎了玛蒂尔德的梦想,但是对她的那些“梦想”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呢?梦是人生的点缀,哪个人年轻时没做过一两个梦呢?从玛蒂尔德梦想的内容看,无非是一个生活比较贫穷的人对高层次物质生活的追求,对豪华生活的向往。现实中,有没有这样的女性啊?

生(齐声):有。

老师:她们可能会怎样生活呢?

生(齐嘴八舌):傍大款;出卖色相;靠本领挣钱……

老师:玛蒂尔德对于自己的梦想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大部分说):她没有行动,几乎全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老师:玛蒂尔德年轻美丽,她完全有“资本”像现在社会上某些女性一样,放弃尊严去“出卖色相”,去“傍大款”,可是她没采用那些有损人格的方式。但她也没多大本事让自己过上豪华奢侈的生活,她就采用了做白日梦的方式,而这个梦彻彻底底地俘虏了我们的玛蒂尔德,夺走了她生活的所有乐趣,让她生活在无边无际的痛苦之中,这种空虚痛苦的生活是可怜的。这样一个可怜的小女人,竟然把朋友的钻石项链给丢了。这种借东西又不小心丢了的事情并不少见,现实中的女性可能会采取哪些方式呢?

生(七嘴八舌):逃跑、赖帐、自杀、求助、说明真相、勇敢地承担责任……

师:玛蒂尔德采取了什么方式?

生(齐声):勇敢地承担责任。

师:丢项链前,玛蒂尔德不曾用有损尊严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梦,如果丢掉项链后她就采用了逃跑等方式,那么这就是败坏了她,她没有逃跑,而是用自己的柔弱的双肩勇敢地扛起来,这种坚强这种勇敢这种直面灾难的勇气让我们肃然起敬。

师总结:一挂假的钻石项链换来的是整整十年的艰辛!一位美丽而又贪恋虚荣的姑娘,因为一挂假的项链而放弃了自己曾经拥有的梦想与生活!洗碗、洗衣服、洗抹布、洗衬衣、倒垃圾、到市场上讨价还价,这不是每个普通人每天都要做的吗?丢掉项链让玛蒂尔德从幻想的云端走回现实,这难道不是成全了她吗?况且丢掉项链让玛蒂尔德更清楚地看到了丈夫对她的爱,如果不丢掉项链,路瓦栽能忍受这样一个终日为不切实际的愿望而折磨的痛苦不堪的妻子吗?现在,他们终于携起手来,走过风,走过雨,走过昨天,走过今天,走向明天,这不是成全了她吗?通过这样的分析,我认为丢掉项链这件事是成全了玛蒂尔德,她曾经是个可怜的人,但劳动中的她不再可怜,而是一个可敬的人。同学们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再进行讨论。

【分析评价】

一、会考复习,应试色彩非常浓,总是脱不了指重点,做练习的套路。可我总想有所突破,于是特意安排了这样一个讨论争鸣的环节。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锐利。”因为我相信,只有在激烈的争鸣中,学生智慧的火花最容易被被点燃,思维的创造性才能被有效地激发出来。

二、争鸣式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学生在宽松、平等、自主的课堂氛围中通过多层面的交流,既学会将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更学会了筛选别人的观点,补充、完善自我认识,达到了相互切磋、共享信息的目的。课堂上,围绕着“丢失项链这一件小事究竟是成全了还是败坏了玛蒂尔德”这一中心问题,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见仁见智,热烈异常。

新课程理念重视争鸣式教学,认为“争论是使学生关注到一定范围内可能存在的诸多想法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与自己相反的观点或不同的思路是由朝夕相处的同学很自然地讲出来,而不是通过课本或教师讲解传授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就能注意到这些,从而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去重新思考问题。这样就使群体、个体在对彼此“理解”反思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实现了“修正——完善——深化”的无限循环的教学过程。

三、“非指示性、示意性”理念的体现。“非指示性、示意性”也是新课程理念特别推崇的一条思路,所谓“非指示性、示意性”即指执教者没有预先的圈套和牛鼻子式的追问,而是以学生的问题起始,因学生问题而尝试追究。笔者在复习本课时特意引导学生齐读“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以这段议论文字为契机,师生共同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丢项链这件细小的事是败坏了她,还是成全了她呢?”顺着这个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光芒闪闪烁烁,让人目不暇接,颇为兴奋。在此基础上,以学定教,使学与教的过程,始终不离言语材料和学生,笔者致力追求的效果是既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既忠于文本,又融入体验;既有细致入微的言语感悟,又有充满精神底蕴的人文感化,使人文化的科学和科学化的人文和谐地统一。任何单凭一介文人的气度,脱离文本大讲特讲思想、人格、精神、道德、文化、审美等等,都是对语文教学的不负责任。

(杜泽平浙江温州市第十九中学)

猜你喜欢
玛蒂尔项链现实
丢失的项链
环京城的“月季项链”来自哪里?
找项链
十年蜕变:重读《项链》的思考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如果佛来思节退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