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中林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我有幸在前苏联(以下简称苏联)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留学,历时五年半。
列宁格勒是苏联最美丽的城市。城市建筑经纬分明,传说全市有50家博物馆,远近闻名的冬宫博物馆和俄罗斯博物馆就在这里。市内有美丽的涅瓦河和涅瓦大街,市郊有很多公园和名胜。列宁格勒纬度很高,有北极光照射,夏天可以观赏白夜。莫斯科的地铁最初是美国人于1936年帮助兴建的,列宁格勒的地铁则是50年代后期苏联自建的。因为要从涅瓦河下面通过,位置必须很深,据说离地面有80米。因此与之配套的自动扶梯也很长。
上个世纪50年代的苏联,二战留下的创伤明显。比如妇女明显多于男人。那时女性都要穿裙子,不穿长裤,女生只有上体育课才换上运动裤。有时下了体育课来不及换衣服,女生穿着长裤在教学楼里走来走去,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对此很生气地说:“女人穿裤子和男人不穿裤子一样”。
我就读的列宁格勒工学院有12000名学生,其中约有250名中国留学生,其他留学生主要来自朝鲜和东欧,学习成绩最好的数中国留学生。全校约有150名教授(不含副教授)。
我们学校虽说有一万多名学生,可校园并不大,与清华、北大相比小多了。我们上课没有固定教室,下课后就得急急忙忙赶去另一个教室上课,有时教室在另一个楼,赶上冬天,要取大衣,还得存大衣,课间15分钟也不够用。有时一天上8节、甚至10节课,中午饭只能在小卖部凑合吃一点。
因为学校小,我们的宿舍都在校外,上课必须坐有轨电车。尽管车速相当高,但行车时车门一般不关。因此经常有人在行车过程中上下车,包括有些上了年纪的人。赶上乘客多,车里边没地方,许多人就挂在车门外边。这样也有好处,当你不想买车票时,看见售票员走过来,手一松就能下车。学生里不打票的大有人在,时间长了,我们有时也跳车。
我们的宿舍房间大小不等,小的住两人,大的可住五人。我选择了一个5人间,与4个苏联同学同住,这样有利于学习语言。苏联同学年龄一般比我们小。这并不奇怪,因为苏联中学是10年制,我们是12年制。另外,我们去苏联之前都专修了一年俄语,许多人在国内已上过一年大学,比如我就是。我们住在一起,关系非常融洽。每逢谁过生日,都互送一些小礼品。
宿舍条件与国内相比还是比较优越的。冬天暖气很足,即使天特别冷,宿舍也总有一个小窗开着,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苏联同学在室内经常只穿背心,尽管外边是冰天雪地。我们一般都去食堂吃饭。食堂的面包是免费的,我们只用买菜就行。
我们学习全靠自己,就算你整天不去上课,也没人管,到最后都由考试说了算。一次考不过,可以补考。补考再不及格,就得降级,甚至开除学籍。因此淘汰率很高,一般只有一半左右的人能够毕业。当时学校实行奖学金制度。我们宿舍一个叫廖尼亚的同学,家庭经济情况不好,又老得3分,因此得不到奖学金,只好打工挣钱,维持学习和生活。
我毕业从苏联回国后,与廖尼亚还保持了一段时间的通信联系。他被分配到明斯克拖拉机厂,是三级技术员。在这期间,苏联出版了一本我们专业的新书,我便托他帮我买一本。不久,他就把书寄给了我。我发现书上盖有图书馆的章印,就写信问他是怎么回事。后来才知道,当时这本书已售完,他为了满足我的要求,不得不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并谎称书已遗失,然后以更高的价格给图书馆赔偿。为此我非常感激,这本书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后来,中苏关系越来越紧张,我和他的联系也渐渐中断。到德国后,我曾给他去信到明斯克拖拉机厂,但从此未见回音。
那时,给我们讲课的多半是教授或副教授,助教一般只上练习课或带试验。我们的老师讲课各有特色。机械原理老师已年过六十,每次讲课都带个大书包,里边总是装得鼓鼓囊囊的,全是教具。他比较和蔼,一般只顾专心讲课,对课堂上的违纪行为从来不管。理论力学老师则非常严格,上他的课不允许迟到,谁要是来晚了,他就直接跟他说“再见”,意思是不让他听课。金属工艺学老师是个老头,有点古怪,他规定上他的课不准笑。金相学老师讲的课必须一字不落地记下,所以他讲课比较慢。我们大家都认为他讲得好。
毕业回国前,学校为我们举行了欢送仪式,那时中苏关系恶化已经公开。虽然在苏联留学的那段岁月已经过去40多年,但它是我人生一段难忘的经历,也烙下了那个时代的鲜明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