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度
生意红火不赚钱赚钱生意眼前过
张凤翔的清洗公司开业后,第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第二个月10000多元,第三四月下滑到6000元。前5个月的业务总体来说开展得还算顺利,张凤翔计算了一下,几个月下来赚了几千块钱。
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从公司成立以来,张凤翔一直是低成本运作,有很多想法无法实施,只能靠做最低端的家庭保洁来维系生存。目前的业务来源,还主要依靠最原始的散发名片方式来招揽。
另一个问题是,张凤翔公司的业务虽多,却都是一些小业务,业务越多,张风翔越感觉烦恼。因为面对琐碎业务,他不得不招进更多员工。目前张凤翔的公司已拥有雇员20多人,每人每月平均工资约在400元左右,一个月光工资就需近万元,但每人的创收却有限,有时候一个员工一天忙下来,赚的那点钱还不够给他自己发工资。
2003年夏季的一天,张凤翔的朋友向他推荐了一个业务。张凤翔计算了一下,如果将这个业务项目接下来,光每月固定的收入就会有五六千元,对他这么一个小买卖来说,这就算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了。但要接下这个项目,他必须进新的设备,可能还需要招收一些新的员工,但项目方却只答应按季度结款,这使张凤翔非常担心。他害怕到时万一对方不能按时结款,或不愿按时结款,以他微薄的财力,可能会承受不起。他担心香肉没吃着,再把满嘴的牙蹦掉了。
梳理业务分优劣明确责任效率高
看着满把的钞票在空中飞来飞去,却抓不到手里,这使张风翔着急上火。后来一位朋在了解张凤翔的情况后,告诉他,意大利经济学家菲尔弗雷多·帕累托曾提出一个“80/20原理”,意思就是80%的效益,经常是由20%的项目或20%的员工创造的,换句话说,作为一个生意人,要知道如何抓住重点,要学会放弃。
朋友的话使张凤翔深受启发。一连一个星期,他天天憋在屋里,对每项业务都进行了仔细分析,以便看清哪些是好业务,帮他赚钱的业务,哪些是坏业务,只是使公司表面看起来繁荣却得不着实惠的项目。
经过这样一番分析,张凤翔终于理出了一点头绪。根据公司的运营特点,他首先将业务进行了合理调整,坚决放弃不赚钱,虚耗人力的项目,而将人力集中在赚钱的项目上。同时,对公司员工的工作流程做出修改。以前项目琐碎,员工是各跑一摊,谁也不管谁,同时公司也对分散的员工缺乏监督。现在,张凤翔将公司员工组成一个一个的小组,每个小组两到三人,同时将业务按“片”进行划分,每个片区由一个小组负责。这样,他们做完了一个项目,就可以接着去本片区做另一个项目,而不必像从前一样,将时间浪费在跑宋跑去上。因为淘汰了一些不必要的人员,随着留下人员工作量的增加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张凤翔相应给他们提高了报酬。
严控财务预算优化项目赢利
随后,张凤翔对原来杂乱无章的资金支出也进行了梳理。按他的计划,现在资金支出分三大块。第一块是费用开支。包括全体人员工资奖金、水电费、福利费用、税金、车马费、办公费用、宣传费等等。第二块是生产周转开支,主要包括各种生产工具和消耗品的支出。第三块是工程项目费用,对于像张凤翔这样的小公司来说,这笔费用主要是公关费用。
随着业务流程的改进和对支出计划进行严格控制,张凤翔公司的效益节节提高。随后,张凤翔又对公司的业务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每月对业务进行一次比较,将每个项目的投入产出进行排队。对于随着形势变化,不能赢利或赢利达不到公司要求的项目坚决砍掉,而对其中好的项目,集中公司优秀员工,确保项目质量。这样一来,客户对公司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有效增加了公司对客户的粘附性,同时,随着客户的口碑相传,越来越多的人找到张凤翔,要求提供服务。
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张凤翔还将公司所有资金集中到一个账户上收支。以前,为了结算方便,张凤翔开立了多个银行账户,结果发现每个账户上都不时会出现一些资金沉淀现象,使资金本来不足的他更加雪上加霜,而且也不方便管理,同时,也不利于跟银行建立密切关系。现在,只有一个主账户,所有进出资金都尽量走一个账户。为方便客户,他仍然保留了在其他银行开立的那些账户,但每周都会进行一次清理,以便将资金汇集到主账户上。现在,他只要打一个电话,就可以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
经过这一番调整,张凤翔最终接下了朋友介绍的那个项目,但采取的方式不是购买新的设备,而是融资租赁,期限是30个月。在30个月中,他将按月向设备所有方交纳租金,30个月之后当租金交清,设备将归他所有。虽然这样一来,费用比一次性付清多出将近1/3,但在短期内,却大大减轻了张风翔的资金压力。同时,在项目运作上,张凤翔也没有招纳新的人马,而是在公司现有雇员中,由员工自愿报名参加,公司不负责提供报酬,而是在项目结算后拿提成。因为该项目可以在业余时间进行,而且张凤翔给出的提成很高,员工都很乐意参加。通过这种方式,张凤翔在不需要付出一分钱报酬的情况下,就获得了公司部分优秀员工劳动力的使用权,进一步减轻了他的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