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31日,上海公布了建设节约型城市的具体方案,提出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城市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为了确保政府在推进节约型城市方面的持久动力,上海将把节能的主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中,同时将资源节约责任和成效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
“只要仔细算一笔账,就可以看到资源节约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收益。”上海市发改委总经济师周亚说。
节俭,归其本质就是出于经济因素决定的一种生活对策。在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节俭主义”这个词汇更多的是被国外的知名企业和环保新兴人类所运用着,节俭已经是人类发展至今深刻思索后的一个全球性话题了。而相对于个人及家庭来说,节俭是将有限的生活资源作合理的划分与运用,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的一剂良方。
生活在上海,就势必要领略和融入一种上海式的生活方式,无论你富裕抑或贫穷。上海式节约是上海人出于生活的压力经过长年累月所积累下来的“生活圣经”,在这个高生活成本的城市里,这本圣经代代传承、发扬光大,人人乐此不疲……
当节约成为流行
文/管琴
现代社会的节约不再是旧式古板的死省死抠,而是健康活泼的生活设计、资源优化、“节”得其所。当节约成为流行,蔚蓝的天空,白云更片片分明。
三房两厅的居室,三个电视机,每个电视机多达五十几个频道,为了避免每次观看时搞脑筋,你会认同将每个电视机的频道锁定为同一数字键吧:生活时尚频道统一锁定数字8、CCTV1统一放置在数字13、东方电影频道就让它呆在数字20……如此而为,不论走到哪个房间看电视,无疑是节约了脑筋,提高了效率,优化了生活质量。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提倡的现代化节约模式。节约要花心思,节约要动脑子。“节”好了可以点石成金;“节”好了可以四两拨千斤;“节”好了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朋友参加的一次体验式训练,有一个课程就是节水比赛。每组2个人,给你们两瓶600ML的纯净水,这是一天的用量。在这一天里,烧饭煮菜、盥洗、饮用全指望它了。看哪组的用水最“节约”,并且过得不狼狈,以及最后纯净水的剩余量,赢得比赛的小组有整体加分。我觉得这个环节设计得很好,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体验过缺水、缺电、缺粮的滋味,先不说我国现实情况已不是“地大物博,资源源源不断”;即便是,也还要培养防患于未然的危机意识。
总认为谈论资源危机为时尚早,或者是"危言耸听",其实不然。更何况,节约是个好东西。从大处看,“节约型社会”刻不容缓,仅一个例子:北京市只一年的洗车耗水量就相当于抽干6个北海;再看看短缺的数字:我国人均耕地、水资源拥有量,分别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30%;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0%、10%和5%。与我们脑子里可能的数字相差很远吧,甚至让人瞠目结舌。
从小处看,因为懂得,所以节约。成为社会人之后,不论是自立门户单过,还是与父母一起生活,每月缴生活费的,都开始领略到生存经济的压顶考验。除了生活必须开销,还伴有职业培训费、交际费、旅行开销、年节应酬……根本上讲,要面面俱到而没有一点节约意识和节约心思,恐怕是不行的。
于是,当节约成为流行,你倒有幸把角角落落里节约的乐趣都积攒起来,慢慢享用。
上海式节约:上海式的分明与慧根
文/关景棠
过去,上海人习惯把公家的资源统称为“皇家银子”,毕竟皇姓较少,自家的柴米油盐水电煤气自然不是“皇家银子”。于是,上海姆妈教训小囡时,劈头一句就是“侬当侬用厄是皇家银子啊”,这是句反语,意思是“我们家是浪费不起的”。小孩子不懂事,往往一出门就忘记关电灯之类的,偶尔还会酿成险情;我有一次更因为偷偷把自己关在房里看恐怖小说,忘记关水龙头,导致浴室里水漫金山,也吃了一顿排头。
说起来,谁不心疼自家银子呢。出去白相一次,面子里子都得挺刮,家里买汰烧,盘活家用也要省尽;上海太太们是出了名的持家有方,先生们也有自己的小九九。那会,大概是八十年代中早期,还在用粮票的时候,上海就有半两面额的粮票,印象中这种粮票全国罕有。
上海人的早饭有俗称“四大金刚”的,其中,一根油条只要半两粮票,上海人买一根就够了,而一副大饼是一两粮票;买一副大饼夹一根油条,是上海人经典的早饭搭配。这样不知不觉间已省进半两粮票,很是乐惠。
比起北方来,上海人的食量不能算大的,有时候出去撮一顿,对着满满一桌吃不完的菜倒也尴尬。因此,老克勒们点菜相当理性,讲究的是“点到为止”,吃菜讲究的则是店家特色、菜量足而精;买东西也是,物美价廉是再好不过的;总之,上海的“吃客”绝对不会让你酒足饱饭之余,还要为打包与否而为难的。
上海人称赞一个人“把细”,意即,这个人办事非常谨慎,显然还有褒奖的意思在里面。的确,上海人很少会做贵而不惠的事情,至今我还遇到有人搭伙“拼车”的。拼车,恐怕是兴起于九十年代中期,而后就逐渐消失的一种代步方式。后来在听闻几桩“拼车”遇险的社会新闻之后,我就胆缩了一点点,进而很少用这种省钱的办法了,这大概是连摩托车都不敢坐的我的一种必然选择。
约略提一下,“拼车”其实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我说的“趣意”并不是会在车上发生艳遇或结下任何的奇缘;所有的搭车人都建立一种临时的相互信任,向同一个方向出发,司机其实也是乘客,因为在深夜里,司机往往只搭载顺路的乘客,坐满三四个人一般就可以出发了。每个人出几块钱,就能被安全送到家门口,另一种的乐惠。
关于老上海有轨电车,有这样一首儿歌:从前有个老伯伯,年纪八十八,早上头八点钟起来,乘八路电车,跑到八仙桥,买了八碗八宝饭,一共用脱八块八角八。
印象里的无轨电车,大约是四分、七分、一角、一角二分的价钱,和现在的公交车一样,均按路程计,比如三站路四分、四站路七分,那么老上海就是要算好站头再坐车的。有时候为了省下五分钱,常常乘够站之后,再下车换“11路”(指用双腿行走),走一整站路回家;不过上海人是宁可多走一站路,也绝不逃票多乘一站的。单是一本公交发展史,已可映射出上海式的分明与慧根。
上海式节约:商业文化根植民间潜移默化的成果
文/王孟昭
节约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艺术。能真正区分西装洋装之下那股纯正上海味的标准,就在“上海式的节约艺术”上面。
我所在的老牌写字楼有多个出口,常常有知名的食品饮料商在出口设摊,免费赠送产品。某日晨,一知名茶饮料只在写字楼正门赠饮,行政总监获知消息后,赶在上班铃响前,三步并作两步,从货梯悄然潜下,由后门绕至正门……笑呵呵地提了两瓶上来,想着孩子明天带去学校的饮料该是解决了。
在办公室的时间,上海人多数把手机当传呼机用,打出的电话比接入的永远要长得多。买菜时,也会多拿一把葱或三两毛豆,去掉角分还要再讲斤两。
上海小姑娘在继承“节约”这一概念上,是非常可爱的,她们善于吸取经验。为什么?俗话都说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她们既听取了妈妈告诫的“欲留还走,回头就换”的战术,也实践出了不少实际经验,比如等换季特价、反季节购买、托人代购等等,打的是时间差、国际差、心理战术的复式经营方法。上海滩曾有一度,“出口转内销”的衣服因款式新颖别致非常畅销,连带着处理品也很好卖。现在,在百货公司试好一件连身裙,问好价钱,再挑剔裙子的款式、颜色并弃之的女孩,没准等到百货公司宣布特价时就会来买下它呢。
对上海百年来的开埠历史略知一二的人,想必都知道30年代十里洋场的那个夜上海吧。当时夜生活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观看戏剧和电影。当时的影院制度和后来的仍颇为相类,比如电影院周日安排有“早早场”,电影票只卖5分、1角,是囊中羞涩满脑袋理想的学生最佳之选。电影播映基本分为三轮,首轮影院如大光明最贵,为3角、3角5分,其次是国际等影院,相应便宜1角,再次是胜利电影院等,为1角、1角5分。首轮影院和最后一轮影院的影片上档时间,算算摊板也不过两周,所以,许多老上海选择去看中间或最后一轮放映,首轮毕竟是奢侈的,何必呢。另有看戏前不买说明书只问别人借来看的,买电影票指明要最便宜的前、后座位的。在娱乐中不忘节约,节约中也有娱乐,已经成为上海人的生活哲学。
与写进上海城市地标的“城隍庙”毗邻的福佑路,还保留着零星的收购旧货的商店。不由想到上海人“淘旧货”的传统,大到古玩珍品、高档相机,小到收音机等生活必备品,从“淮国旧”、四川路一带,到延安路现城市酒店对过,昔日都有过繁盛的旧货市场。上海人的旧货利用观念是极强的,所谓“上海式节约”,我想,正是海派商业文化根植民间潜移默化的成果。
节俭的上海人
采访/陆娇娇
一个人的简单生活
钱丽,女,28岁,平面设计师。月收入4000元,月支出2000元
我不是那种要拼命追求时尚的女孩子,在上海如果不懂得省着点用,每月4000元会很快花光,要是想存点钱那更是要计划着用。基本上我每月固定的支出就是房租300元(与人合租)、通讯费50元、交通费50元、餐费500元、生活用品费500元、服饰保养品500元,还好我们单位还有交通补贴跟餐饮补贴,所以省下来的钱就可以存起来了。基本上我每月的开销都不会超出2000元,我的节俭经就是:计划好用每个100元,每月不能超出2000元,如果快到2000元了,就是硬撑也要撑住不超过它。
两个人的紧凑节拍
许珊珊,女,32岁,公司职员;丈夫陈军,35岁,公司销售主管。家庭月收入13000元,家庭月支出5000元
刚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俩的开销简直是惊人的,每月几乎都花光我们俩的薪水,吃饭店、看电影、逛街、玩。后来我们俩认真地反省了一下,对两人世界的生活消费支出作了合理的调整和划分,结果当然很令人满意,我俩的月支出大约徘徊在3000-5000元不等。中饭是单位里解决,晚饭我会在下班后上菜市场买回家自己做,早饭也是我自己做的便当,可以带到单位里吃。虽然是辛苦了点,可是毕竟能省下来不少开销。每两个礼拜去一次大卖场,购置生活必需品,每月逛一次街,添置些衣服之类的东西。
两个人生活,就是要实现两人赚钱一人花销的理想模式,除了衣服这些东西没办法之外,其他东西都是可以做到的,饮食啦、水电煤啦、生活消费品啦。我觉得节俭的关键是养成某种好的习惯,让它纳入某个轨道,习惯了就轻松了,要让节俭成为生活里顺其自然的习惯,而不是很辛苦的强迫。
三个人的小小巢穴
汪淑芬,女,45岁,营业员;丈夫蒋国民,48岁,公司职员;儿子,20岁,大学。家庭月收入5000元,家庭月支出3000元
我们家属于很拮据的那种家庭,现在儿子上大学,开销不要太大哦。我和丈夫的收入都不高,但现在的消费越来越多,所以只能节约节约再节约了。儿子有时要买名牌,我会尽量满足他,但他也蛮懂事的,一般不会要这要那的,现在他也在外面打打工什么的,零花钱问我们要得少了。为了节省家用,丈夫已经戒烟戒酒了,我头不烫了、衣服也不买了,双休日就全家到父母家或者公公婆婆那儿吃,还要考虑以后更远的事情呢。
我的节约秘笈
文/李琪
“这个小姑娘不一般”
一提起我的名字,弄堂的孙阿姨便会条件反射地说:“那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当年和我女儿一起做作业的时候,我就看出了这个小姑娘的不一般,以后一定大有作为。”这样的印象从何而来?还得从我小学二年级时候的一件小事说起。
有一次我在做数学题时,孙阿姨发现了我的“不同寻常”。她发现我在做作业的时候用钢笔,在演草纸上演草的时候用铅笔。问我为什么,我很老实地回答到:“我用铅笔演草,一张纸用完后可以用橡皮擦掉继续用。这样既可以省出来买演草纸的钱,又可以买我喜欢的橡皮。”就这么一个老老实实的回答,没有想到让孙阿姨印象如此深刻,以至于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她就觉得我“不一般”。
这也许是我记忆中最早懂得节约之道的一件小事。而我,也并非经济拮据抑或喜好钱财,把一分钱掰成两半用。我的节约,来源于对资源利用的想法。我喜欢让资源充分发挥用途,既环保,又能多做很多事。
上了大学,很多节约的方法都被我屡试不爽。比如,两层或者三层的餐巾纸,用的时候都细细分开,一包当两到三包使。穿过的牛仔裤,不喜欢了,就参照图书馆服装艺术类的杂志,把它剪剪裁裁,变成极具个性的五分裤。剩下的两个半个裤管的布,再按照五分裤的风格做成个小腰包,酷气十足。和同学结成联盟,是最常用也最获益的方式。三五个人,一起吃饭,每人买一样菜,然后AA,既省钱,又营养丰富。懂得打扮时,宿舍室友分工买各种化妆品,也常能资源共享。电池绝不用一次性的,充电电池虽然贵些,但是买个十来块钱的充电器,就最少能用个两三年,对我们这些离开音乐就不能活的人,用充电电池节省下来的钱又能买好多发烧CD了。
小钱及时换大钱,大钱拿去存银行
文/杜昕
大学刚毕业,每月辛辛苦苦战战兢兢,一双手只赚得薄薄一枚工资卡,却梦见“房租”、“交通”、“一日三餐”、“周末血拼”四妖怪伸出八只手来找我讨债。MSN上向昔日同窗小妮子诉苦,伊沉默片刻说:“倒是有几招省钱新法,若有意一试,不妨说来你听。”
小妮子外号“财迷”,本科4年单凭节省一项就有了一笔3000块存款。伊的话自然有理,自此每日聆听教诲,亦步亦趋。
伊说:“财迷需每日记账,且事无巨细。月底查账,一切自然见分晓。”果不其然,记账第一月,面对数次挥霍,我心始痛。
痛定思痛。甫下班就去街角买了两块绢头。伊说的,“超市买的纸巾,平均下来贵也不贵,但是一包一包用得瞎快。用绢头便宜来西,又环保又个性。”
伊知道我大学里煲电话粥甚猛,便问我如今煲粥还用电话卡否。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我忽记起当年一分钟只有8分钱的广告卡来。“切记,好卡出在大学里,其余地方卖的还是贵的。广告卡要是没有,201卡亦可,50块面值的现今只需20块。”
“卡是好东西呀!”我在MSN上感叹。
“未必都是。交通卡还是少用为妙。”
伊的理论:交通卡在手,钞票很快就没有。本还想等一班非空调的,结果看到空调车来,按捺不住血往上涌就上去了。都是“哔”的一声,却是被收了两枚大钱去。如此,还是手里攥着大钱等车有定力。
若是乘地铁,不用交通卡时,买一张两块的车票进站即可,“谁知中途你会否改变目的地?两块钱乃最少票价,不够再补也不迟。”
见伊这般帮我,我建议出来逛街吃饭。伊趁机又传授:“买衣服,若非很急,只等换季再去。高于5折的看也不看,不能试穿的买也别买。纯粹只为闲逛的,别把见面时间定成上午10点11点。女孩家迟到是常事,赶碰上头了什么还没做呢就要先去吃饭——在外吃饭可不比家里价廉物美。迟一个时辰见,省一顿饭钱,何乐而不为?”
在伊调教下,两个月荏苒我收获颇丰。省的虽都是小钱,唯思路就此打开。
一日中午,伊与我MSN正欢,我忽然打断说要去趟银行。伊奇怪:不是两周前才去存过?今日难道去取?
我一挑眉毛:非也,今儿也是去存。
伊:何以又存?
我:因我已悟了财迷最高境界——大钱破成小钱及易花光,反之则容易聚沙成塔。故小钱及时换大钱,大钱拿去存银行。
自然就是美
文/胡凌虹
学校里,男生的开销主要在于请客吃饭,女生的开销在于买衣服装扮,其中造成了很多浪费,因为是攀比心、虚荣心在作怪。有同学一时兴起,买了支唇彩,回到寝室,大家都说颜色不适合她,从此,只用过一次的唇彩就被打入“冷宫”。而我一直坚信:“自然就是美”,从不化妆,也因此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每当室友谈论最新的眉笔、粉底时,我就像从古墓里出来似的,插不上一句话,只好钻进图书馆看书,结果是既节省了钱又节约了时间,成绩好了有了奖学金,皮肤自然保养反而比每天不化妆就没法出门的同学好。
俗话说:“女人三分靠长相,七分靠打扮”。漂亮衣服一直是女人钱囊的最大天敌。我虽意志相对坚定,但毕竟是个凡人,便宜而漂亮的衣服实在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再加上店家的花言巧语以及一口一个“美女”“美女”地叫唤,结果总是像被灌了迷幻汤一样乖乖掏钱。回来之后,发现衣服做工实在差劲,穿了没几次,就搁衣橱了。有了这样的教训,下次就克制着尽量不去逛街。即使添衣服了,也要选质量好点的。一次,出门一咬牙买了条有品牌的牛仔裤,室友纳闷:“什么时候那么大手大脚了?”而我的理论是:“便宜的东西质量差且不一定合适,过了不久又要重买,这样重复投资是一种浪费。”这条裤子我穿了三年,还是很贴身,洗得泛了白,恰赶上了怀旧的时尚,算笔细账,最后还是比别人省钱。
节约是一种习惯,当它浸入身心的时候,无处不是节约的影子。新的自行车容易被偷,就向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购买旧车;考级、考研的参考书价格不菲,就向上一届收集旧书,用的时候,也注意保护,等考过了再传给师弟师妹。虽比不上新书整洁,但额外馈赠了一些写在题旁的小心得,举手之劳,却颇得他们敬重;上街买东西,列个清单,买了就回,免得在大街上流连忘返。
回味我的学生生活简朴而充实。一直认为,节约的内涵不应只是那些“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口号,还应包括杜绝时间、精力、物质生活上的浪费。上课打瞌睡、下课请家教,盲目跟风、追赶时尚,这些都是对于生命的浪费。
上海人为节约支招
文/管琴
认准买衣几条街
常去的街区周围环境熟悉,哪家的简餐物美价廉,还附送水果、例汤心知肚明,这样不太容易增加购衣外的额外开销。常去光顾的店子,会因着“熟脸”换来节约的结果。难道不是么?一回生、二回熟。每次路过与老板、老板娘打个招呼,问候一下最近的生意。不买也不要紧,重要的是看看货色,比较一下外间的行价,逮到老板进新货降价的时机断然买下,因为认识和时机的关系,拿到手的价格一定会让你笑得直不起腰。
购物不打无准备的仗
我认为的购物乐趣不是在无限无度的狂“啸”之中,而是在理智精巧的设计之中。我们常去购物的超市,永远具有得天独厚的“吸钱磁场”优势,逛着逛着就越买越多。看着别人家推着的购物车,看着看着就看到自家的购物车里去了;听着明亮激扬的音乐,听着听着就把这激越劲用到选物购货上去了;这样那样的促销优惠,让你马上防范底线崩溃,越买越多。所以一定要列购买清单,日用类、吃食类……每月购物定时定数,不以数多,而以质优。
废除日用品囤积观念,现代化的居民社区,方圆十分钟的步程都配有购物超市的。所以事实上,用完了马上去买也方便得很。在当今资金越流动越节约的年代,“囤积固有”的观念一定要变一变。当然,这一点在节前无效,聪明的做法是,每逢重大节日前,需要提前购买一些节日所需物品,储备起来,以防节日时涨价。
“1+x”合租
今年以来,选择“1+x”合租方式的年轻人异军突起,接近合租需求的半数。据悉,以往“1+1”的异性合租多少令人感到暧昧,而“1+x”却能最大限度地削弱这种“尴尬”,令合租者们更为自在,分摊的价钱也更节省。
出门综合计
作学问要博采众长,出门行走也是。首选自然是家备小车,但现下的“1.2高架瓶颈”,让节约一族们望而却步。不过没关系,心中早有一本账:求快则取地铁,要舒服就打的,有些公交线路其实并不是太拥挤,有些超市免费班车也可以把你带回家……要做到时时心中有数,搭配着出行。
越“混”越节约
现在已不再是“僧多粥少”,而是“僧多好办事”的节约时代。新开张的特色吃食店,三五好友相约打牙祭,一来拣了新店开张优惠的便宜,二来几个人AA制后,既品尝了各样美味,又节省了开支。另外,同一社区里,搭伙晚餐、搭伙保姆、搭伙拼车也是越玩越有特色、越玩越开心的“人气”节约方式。
擅用节约法宝
笑脸和网络。拾掇好姿容、带上笑容上路,这样即便开车碰到小状况,碰上警察叔叔,面临出血,也会因为你的巧笑倩兮化险为夷。网络更是节约时代的至尊宝,网上聊天不知要比煲电话粥省下多少金银。另外,“网络连通世界,一点即在眼前”,不说别的,想想这路资一款,已让多少人欣喜不已。
节约并妖着
DIY的心思比比皆是。旧旧的牛仔裤,可以变成各种时尚背包、另类腰饰、别致靠背、浪漫布艺……既美化了生活又培育了情趣。节约,更是“节”得有品、“节”得妖娆。
上海式节约的特色
文/管琴
上海式节约的资源互换
朋友中有在演出公司上班的,可以省了越飙越贵的戏票钱;有做化妆品的,可以拿到半价优惠;有百货公司的,可以在第一时间听闻促销消息……这里的节约很热闹,这里的节约很讲求资源互换。
上海式节约的判断——牺牲
判断有哪些部分是乐意稍稍牺牲的,而哪些地方是决计不允充数的。有朋友说,她已经五年出门没坐过公车了,因为受不了那股子沙丁鱼罐头的挤压、闷臊感,所以每月工资有20%是在为小车司机打拼。还有朋友把家教所得列为买鞋子的专项开销,所以圈子里的别名就谓“脚底生香”,这也是专款专用投得一精的结果。因为在某些方面支出的“拔萃”,令在其他方面就自约节俭,并伴有英雄式的牺牲精神,而不以为苦。
上海式节约的工具理性
做得好不如想得早,凡事早做“腹稿”,早有准备,计算到一分一厘。出行到不熟悉的地方不如早打交通问讯电话,以便少走弯路,造成车资浪费;每个月都要根据家中需要制定详细合理的购物计划,甚至要提前将每顿饭的菜单设计好,写在账本上,做到心中有数。上海人的精明和工具理性就在这里,新教的传统也在这里。
上海式节约的社区化
上海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近乎全部的被访者都认同“节约能源要从自身做起”,但是市民不愿购买节能产品的主要原因六成是对节能产品不了解。我们社区前不久就举办了“加强对节能知识和节能信息的传播”活动,请生产厂家来社区就节能灯具、节能空调、节能冰箱等新型产品作演示讲解,还向社区居民传授一些方便易行的家庭节能"窍门"。并致力定期举办下去。
上海式节约的“共同体”理念
有一对上海夫妇,从结婚初期,他们就开始采用“信封体系”理财,即每个月把家中的钱放入一个个信封,分别用于买食物、衣服、汽油,缴贷款等等,而且永远不花费超过信封内总金额80%的钱。这样不仅支付了基本开支,还可以省下一笔钱。这里就是同一节约理念支撑着的夫妻“共同体”。
各地节约方式与上海式节约之比较
文/黄竹盈
甬式VS沪式
浙江人好闯荡江湖,宁波人更如此。大则为了创业,小则为了更有盈余的生活,在他们勤俭的生活里可以看到一种刻苦的文化素养。而上海人的精算则多少有点给人世俗和自私的感觉。
宁波早餐,稀饭+榨菜,这一传统流行至今。将昨晚上吃剩余的米饭,在第二天早上加点水放锅里一煮,然后就着榨菜或咸菜(现在通常叫雪菜)就下饭了,非常简单。早起的家长,为了省时间,会在烧饭的间隙洗脸刷牙,饭好了后,先盛上几碗放桌上,然后把要上学的孩子叫起床,再做其他家务,差不多忙完时,饭也刚刚好,不凉不烫嘴,可以很快下肚。
在上海,早餐多为点心,中式的豆浆油条,西式的牛奶面包,省时又不麻烦,有营养也不贵。
宁波人好吃咸的早已出了名。根本上来讲,那是因为,咸的菜耐吃,放久不易坏,而且下饭。而上海人则以菜味偏甜闻名,甜菜不宜久放。如此,相对而言,宁波人是贫民,上海人则是贵族。
上海姑娘以追求时尚为乐,不过不是瞎起劲,自有一套节省又体面的方法。去大商场血拼打折(5折左右)是她们的乐趣,或是去襄阳路、七浦路及个性小店淘名牌或时尚的外销货,如果发现同一件衣服从小店买来只需100元,而在大商场要三四百时,那可太有成就感了。没一点折头的衣服,买来太亏。而宁波姑娘则倾向于追求对衣物穷尽其用的节约方式。她们买衣服时,考虑这件衣服穿得时间是否长,比如洗后不易变形,耐穿、耐脏,在款式上,最好能混合其他衣服穿上三个季节的,若单衣,夏天可单穿,春秋季时还可衬着外套继续穿;若外套,则能套上春秋两季和起码半个冬季。同时,可以和自己衣柜里尽量多的衣裤搭配。太小了或旧了送亲戚家妹妹穿,破了补一下,实在不能再穿了,就剪成片做拖把或抹布,总之希望能把这件衣服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宁波是个小城市,大家有走路和骑自行车的习惯。记得初中时的班主任是个五十几岁的老教师,他每天都步行五六公里上下班,不分寒暑,风雨无阻。既省钱又锻炼。上海交通复杂,不过,上海人很懂得计算,能迅速地从头脑或地图中找出一条既经济又相对快捷的路线。
上海水资源极其紧缺。一盆水在上海人家里可以这样用:淘米,洗菜,洗脚,冲马桶。真是不能再省了,而在宁波,最多洗脸水用完洗脚。
上海人的节约,还有不少趣闻。比如,自己家门前不设踏脚布,趁没人注意用隔壁家的踩踩;早上去报摊翻翻电视报,把晚上喜欢的节目时间背下来,不用浪费钱在无用的节目上了;极少开厕所灯,尽量借用楼道的灯光;见面后,只留自家电话给人家,不留别人家电话,这样就尽量地让别人打过来……
甬式节约与沪式节约,你是不是看到了个中的味道了?
豫式VS沪式
文/李琪
讲到河南人,有这么一个例子:如果有一篮子苹果,其中有好有坏,那么河南人肯定会先吃坏的,因为好的还可以留下来继续吃;先吃好的,那坏的只能扔掉。这就是河南人典型的节约观念:朴实中带着些执拗,如果再说得通俗些,就是有点死心眼。如果换作上海人,我想,对待这么一篮苹果,他们也许会这么处理:邀请同事朋友来家里开“苹果Party”。 把苹果坏掉的部分削去,做苹果沙拉,拔丝苹果,苹果汁,奶油苹果浓汤,还可以用搅拌机把苹果拌成糊,让爱美的女士体验苹果面膜。
受到邀请的人每人自带一份拿手好菜,再带一份饮料,这么一个Party就初具规模了。主人家既消灭了即将扔到垃圾箱里的烂苹果,又在同事朋友面前讨了巧,可谓是“鱼与熊掌”兼得也。这就是上海人的节约精髓:“精明”中透着灵活,说白了,就是“会算计”。
被某些媒体妖魔化了的河南人,总是会在各种看似不体面的新闻中充当着主角。比如说什么一些河南民间艺人为了节约开支,回家过年时以挨家挨户卖艺乞讨的形式回家。既不耽误回家,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比如,为了省钱,河南民工把火车站候车室当作免费旅馆。虽然这些事情并不体面,好像也给国家的面子抹了黑,但是,这些河南人是用自己最质朴的想法在“节约”。
而上海人,节约也保持着“体面”。家里的淘米水,倒掉之前可以用来洗脸,可让皮肤变得细腻白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买了倩碧、兰蔻等高档护肤品。
河南人买东西讲究“货比三家”,“物美价廉”;上海人则赶新朝玩起了“团购”,想买东西在BBS上发个帖子,马上就会集结四方买主。买东西既有了商量,又能买到最低价,质量不好了,大家还能用集体智慧向商家讨回权益。
河南人的朴实厚道,上海人的精明会算,在他们绞尽脑汁大行节约之道的时候便会统统显露出来。
编辑手记
秋风乍起,又到吃大闸蟹的季节了。上海人最得意的事情就是会吃大闸蟹,吃完蟹之后还能拼回一只蟹回去。要拼回一只蟹,要用到剪、钳、钩针、小勺等吃蟹工具。这也是节约的一种方式——延长好食物的食用情趣,足以反映出上海人的精细与可爱。
上海式节俭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节俭最大的地方就是,你既可以在有限的物质世界里享受情趣又不用花费太大的金钱去拼命追求。
这就是上海式节俭的最大特色:螺丝壳里依然能够做道场。这本独具特色的“节约经”,使这座开埠以来以工薪职员和小业主为主要构成力量的城市,处处落实着最精妙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