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丽娟
波澜壮阔的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历史画卷,是由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几十位思想家和围绕着他们的众多的进步知识分子构成的,这些思想斗士,以他们出色的才华和不息的战斗精神,汇成近代欧洲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革命洪流。在这些学识渊博、智勇兼备的启蒙巨人之中,伏尔泰是一位被公认的领袖和师长。
伏尔泰本名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出生在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家中的第五个孩子,由于先天不足,他从小就身体瘦弱,但却天资聪颖、精力旺盛,3岁时就能背诵拉封丹的寓言诗,10岁进入著名的圣路易中学就读。在这所由耶稣会主办的贵族学校里,他在读拉丁文背诵修辞学之余,还阅读了大量宣传自由主义思想的书籍,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使他备受歧视,这既给少年伏尔泰留下心灵上的创伤,也种下了他反抗封建特权的种子。
1715年,法国历史上以残暴著称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在怨声载道中死去,其继承者路易十五刚满5岁,这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虽然被宣布继位,但因不懂世事难理朝政,王室决定由其堂兄菲力浦·奥尔良公爵摄政。摄政王大权独揽,生活腐化,卖官鬻爵,政治黑暗到了极点,引起民怨沸腾。当时,刚刚20岁的伏尔泰正满怀诗人的梦想,准备在文坛上一显才华,他随即写了两首诗讽刺摄政王及其女儿白丽斯卡娅女公爵,并以青年人的热情号召人民冲击封建的堡垒,砸碎奴隶制的枷锁。
伏尔泰这一惊人壮举,被朝廷视为大逆不道,直接触怒了摄政王。当政者宣布将其逐出首都巴黎,流放修利。但伏尔泰并没有因此而屈服,不久,他又发表了一首题为《在黄毛小孩的统治下》的讽刺诗,猛烈抨击宫廷中荒淫无度的习俗和朝政的淫乱,历数自己的所见所闻。大为恼怒的摄政王发出了逮捕令。1717年5月的一天,伏尔泰被投进了巴士底狱,成为阶下囚。
入狱时的伏尔泰表现得颇有大将风度,对坐牢显得若无其事,认为这样反倒可以使自己名声更大。他甚至觉得,对一个作家来说,坐牢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既不受人打扰,又可以避开各种社会活动,因此,他让家人送来被自己称为“家神”的古代诗人荷马和维吉尔的诗集,决心在狱中动笔创作酝酿已久的史诗《亨利亚特》,不料后来被狱卒发现,没收了其笔墨纸张。幸亏伏尔泰留有一只铅笔,他奋笔疾书,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悲剧《俄狄浦斯王》。他自信这是一部具有深刻寓意的剧作,于是就在“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的名姓中间,选择了几个主要的字母,连缀成“伏尔泰”这一笔名。
经过11个月的铁窗生活,伏尔泰于1718年春出狱,不久,他在狱中完成的悲剧《俄狄浦斯王》被搬上法兰西剧院的舞台,上演后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赞成和反对的声音使得巴黎的大街小巷沸沸扬扬,“伏尔泰”几乎成了尽人皆知的名字。轰动引起的巨大效应甚至使得曾经下令关押伏尔泰的奥尔良公爵也出来捧场,并发给他年薪。
蜂拥而至的荣誉使伏尔泰得意忘形,他为自己得到宫廷的赏识而庆幸。对虚荣的爱慕使他一心想攀附权贵。为了表示对摄政王的感激,伏尔泰先写了《巴士底狱》一诗对奥尔良公爵大加赞美,诗中非但未发泄半点怨恨,反而认为流放和坐牢只是一场误会。摄政王读了这首小诗后非常满意,决定召见他。伏尔泰欣喜若狂,称自己“像鳗鱼一般柔滑,像蜥蜴一般敏捷,像松鼠一般勤快”,以为自己要当作家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新的生活即将开始,他决心不再写悲剧而转写喜剧。不久伏尔泰又以喜剧《冒失鬼》博得宰相波旁公爵夫妇的青睐,被邀请参加国王路易十五的婚礼。伏尔泰更是受宠若惊,打算此后专为皇后写剧,以报答知遇之恩,此时,远离牢狱之灾和迫害之苦的伏尔泰拜倒在权力、金钱和荣誉面前,成为一个溜须拍马、趋炎附势的小人。
正当伏尔泰踌躇满志、乐而忘忧之际,一场厄运又迎面而至。
1726年初的一天,伏尔泰正在他的情妇、法兰西剧院女演员阿德里安娜家里聊天解闷,突然闯进一个面貌丑陋的家伙,他怒气冲冲,盛气凌人地辱骂伏尔泰。不肯在女人面前丢脸的伏尔泰于是拳脚相向,两人一时打得难解难分。阿德里安娜是法兰西剧院的名角,巴黎社交场中的风流人物,因受到惊吓当场昏倒。那位叫洛昂的骑士见势不妙,收起手杖愤然离去。洛昂一计未成,又施一计,蓄意报复伏尔泰。三天后,伏尔泰到修利公爵家作客。席间仆人告知门外有信使求见,伏尔泰欠身表示道歉,然后来到门外,只见街口停放着两辆车子,伏尔泰不知有诈,刚走近第一辆车子,就被当头一棒打倒,接着几个打手一哄而上,将他一顿毒打。坐在第二辆车子上的洛昂露出得意的奸笑,随后招呼打手一起扬长而去。看热闹的人围着被打得鼻青脸肿的伏尔泰,开心地哈哈大笑。当狼狈不堪的伏尔泰回到主人家里,把刚才遭到袭击的详情告诉修利公爵时,在座的宾客皆大惊失色。事情发生在修利公爵家门口,挨打的是伏尔泰,公爵家自然也要蒙羞。可这毕竟是因情场争风吃醋而引起的丑闻,所以公爵拒绝陪伏尔泰上警察局提出申诉。
伏尔泰受了冤屈,却没人愿意帮助上诉抗争,讨还公道;他虽然有雄辩的口才,但上流社会的大人物官官相护,并没有把他看作自己人。伏尔泰上告无门,只得收买一伙地痞流氓,准备报复洛昂。没想到洛昂通过上层人物的疏通诬告伏尔泰,竟然得到了国王的庇护。1726年4月17日夜晚,伏尔泰反因聚众闹事的罪名被法庭起诉,再次被投入巴士底狱。虽然不久摄政王下令释放伏尔泰,却以不再向洛昂挑衅为条件,下令将其驱逐出境。别无选择的伏尔泰怀着对上流社会的怨恨,乘船离开巴黎前往英国。
伏尔泰两度入狱,特别是第二次入狱的遭际,使他终于幡然醒悟。他开始认清专制政体官官相护、扶强凌弱的丑恶嘴脸,也明白了自己企图依赖权贵的可耻可笑。他终于体悟到:这场纠葛,表面上看是情场争斗,实际上是自己与法国专制政体长期冲突的必然结果。这种认识促成了伏尔泰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转机,为他日后启蒙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726年8月,被法国当政者驱逐负辱来到英国的伏尔泰,受到伦敦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一些政界的头面人物、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都愿意结识他。在异国他乡受到的礼遇同他在自己祖国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使伏尔泰对法国封建专制的反动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对因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而充满勃勃生机的英国大为赞赏。尤其使他感到兴奋的是,他在伦敦可以享受某些政治与宗教上的自由,他可以与名流权贵分庭抗礼,或者与他们展开论争;也可以经常在剧院里欣赏莎士比亚或德莱顿的艺术,而不必像在巴黎那样需要时时提防戒备。
居住英国的三年使伏尔泰开阔了眼界,他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并研究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他学习牛顿的科学成果,形成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和唯物主义观点,进一步坚定了反天主教神学和宗教狂热、宣扬信仰自由、主张宗教宽容的立场。《哲学通信》(原名《英国通信》)便是他在英国的观感和心得的总结。这部著作奠定了伏尔泰反封建秩序的革命意识,促成了他在哲学、宗教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成熟。后来,当他满怀热情地为《百科全书》编写《哲学辞典》的时候。他将其中的思想以概念的形式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
伏尔泰一方面对法国专制政府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另一方面又对当时欧洲几个专制君主抱有幻想,希望用自己的理论和声望去吸引和打动他们,促使他们实行开明政治,进行社会改良。他不但期望普鲁士君主菲特烈二世实行改革,而且几次奔赴德国,做过这位黩武好战、粗暴野蛮的国王的高级侍从。他还对更为专横残暴的俄国女皇叶卡捷林娜二世寄予希望,为了劝说这位假仁假义的女皇接受革命新思想,伏尔泰甚至不惜曲意逢迎,使女皇轻易地利用伏尔泰的名字来装点专制王朝的黑暗统治。
进行改革的努力处处碰壁,终于使伏尔泰这位心地单纯而善良的启蒙巨人逐渐觉醒。随着启蒙运动的深入,他的思想在不断进步,他遭到的迫害也越来越大,但他的战斗精神也更加旺盛。
伏尔泰为逃避天主教会和专制政体这些“恶狗的追捕”,在法国与瑞士边境上购买一块地产作为自己安全栖身之地。
在这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年过花甲的伏尔泰耕田种地,种桑养蚕,还开办工厂,缫丝织袜,对因收成欠佳而衣食无着的农民慷慨相助……,另外他继续勤奋创作,不仅写出了《奥林匹亚》等几部哲理剧和《议会史》等史学著作,还完成了他最具代表性的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等。这种自得其乐的田园生活似乎证明:伏尔泰正在尽量努力使自己远离那如火如荼的现实斗争,安心地过起隐居生活。
然而,作为革命斗士的伏尔泰从来没有忘记历史赋予自己的重大使命,他一直都在密切关注“桃源”之外的世界。这期间,法国不断发生宗教上的派性斗争,造成大批的逃亡者。伏尔泰在自己的庄园内就先后收留过上百户的难民。他挺身而出替穷苦人伸张正义,一次又一次与封建天主教势力交锋。
1761年,法国著名女演员楼古佛鲁逝世,巴黎教会不准将她埋葬,而是勒令将其尸体抛到垃圾堆上。伏尔泰得知后,连夜奋笔疾书,写下题为《凭吊楼古佛鲁小姐长短句》一诗,以示对天主教会的抗议。诗中写道:“像楼古佛鲁这样优秀的女演员,要是在古希腊,人们会为她建立祭坛;但在今日的法国,人们却不肯将她埋葬!”次年3月,在图卢兹市菲拉蒂埃街的一个住家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悲剧:新教徒让·卡拉的长子马克·安东尼深夜时在店铺中自缢身亡。慌乱中母亲痛哭的声音惊动了四邻,引来了众多的围观者。突然人群中有人说:“马克·安东尼是被他父母杀死的,因为他选择了天主教。”
图鲁兹一位法官闻讯赶来,既不调查也不审讯,甚至连现场也没看上一眼,便将“谋杀”事件发生的那天晚上在家的人全部拘捕归案。
马克·安东尼为何自杀?原来,这位28岁的青年曾学过法律,一心想当律师,可是当他学成准备执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没有资格从事这一行业。于是他隐藏起自己的新教徒身份,并设法弄到一张天主教徒的证明书,但事情最终败露,这时的他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放弃新教,要么让数年的苦读付诸东流。沉溺于苦闷中的马克最终将自己吊死在商店的两根门柱中间。当时,父亲犯下的唯一错误是:他要求并说服家人,对外宣称儿子是自然死亡。因为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自杀者的尸体必须裸身从街上拖过,被群众投掷石头与污泥,其财产则由国家没收。第二天,卡拉家族的所有成员都受到审讯,但他们都推翻前供,说马克是自杀。警察局长不相信他们的话,在许多百姓和图鲁兹议会面前控告他们的罪行,说他们谋杀安东尼,目的是阻止他改奉天主教。被复仇的狂热闭塞了心灵的人们提供了许多假证。在由几位图鲁兹法院的法官执行审判的时候,一位理发师作证说,他当晚听到由卡拉房子里传出一声惊叫:“喔,上帝,他们要勒死我了。”其他人也宣称听到这个叫声。市法院判决上诉到图鲁兹议会后,审判拖延了3个月,最后只判父亲有罪。
年近古稀、头发斑白的老人怎能吊死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谋杀”之罪显然难以成立。检查官迪库大义凛然,出庭替老卡拉辩护却被停职3个月。律师絮得尔想阐明事实真相,遭到法官的拒绝。审判长滥施权力,逼迫卡拉供出同谋。卡拉义正辞严,断然说:“既然没有犯罪,何来同谋?”1762年3月10日,法庭不顾一切无罪的证据,粗暴地判决卡拉车裂之刑。无辜的卡拉被断送了生命,他的子女也被囚禁在修道院中。
事发不久便听到各种传闻的伏尔泰被教会这一惨无人道的罪行激怒了,他挺身而出为无辜被害的卡拉辩护。他通过各种渠道,沉着冷静地调查和搜集证据,并将被流放到日内瓦的卡拉的两个儿子召到菲尔奈,将他们的口供通过小册子发表;为引起舆论的注意,他还将卡拉太太接到巴黎,免费为其提供一切费用。同时,他还聘请律师,请求其他作家用手中的笔唤醒欧洲的良心。他一方面募集资金以应付有关运动的花费,一方面坚持要求图鲁兹议会和法国最高法院公布侦讯材料,重新审理此案。
几个月之间,围绕着卡拉事件,伏尔泰和被伏尔泰鼓动起来的进步人士发表了大量文章和谈话,掀起声势浩大的抗议浪潮,唤醒了群众的革命意识,沉重地打击了教会和专制政府的反动气焰,最后迫使最高法院宣布撤消原判,让·卡拉的冤案终于得昭雪。卡拉事件最终以伏尔泰和他的同道者的胜利而结束。
伏尔泰抓住教会的罪行予以无情地揭露和打击,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他的影响深入到法国社会各个角落。有一件逸闻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伏尔泰晚年回到巴黎后,有一次他的马车被一群人围住,一个过路人问:“他是谁?”一位老太太回答:“卡拉的恩人!”由此可见伏尔泰的斗争多么深入地教育了人民。
另一个迫害案也使伏尔泰拍案而起。19岁的青年新教徒德·拉·巴尔,被控与他的朋友一起玷污了一座桥上的木制基督像,这个青年因此被判处以火刑,法王路易十五批准了这一判决。反对分子疯狂折磨巴尔,他们先割去他的舌头,砍掉他的右手,然后将其烧死在广场上。巴尔之死同样使伏尔泰感到极为震惊和愤怒,特别是教会在巴尔身上搜到一本伏尔泰的《哲学辞典》,也被当做罪证之一,更使伏尔泰愤激万分,他大声疾呼为这个青年人辩护,写文章痛斥宗教迫害的野蛮与凶残。他悲愤地写到:民族竟允许这样的暴行,我为被割掉舌头的孩子哭泣!他厌恶地对那些“吃人者”说:“我简直不愿意同你们呼吸同一种空气!”
除去卡拉和巴尔,伏尔泰还发起和领导过为另两个受害者西尔文与蒙巴里伸冤的斗争,同样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动摇了教会的统治,深刻教育了广大群众。这一系列斗争,使伏尔泰的名字在法国家喻户晓。当1791年重葬伏尔泰骨灰的时候,在他灵车上的题词中,特别提到:“他为卡拉、拉·巴尔、西尔文和蒙巴里洗刷了耻辱”,使人们永志不忘。
在菲尔奈定居期间,伏尔泰一直与欧洲各国的各阶层人士保持频繁的通信。他利用这种方式,跟通信者讨论各种社会问题,宣传反封建反教会的启蒙思想。伏尔泰所作的不懈斗争,使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名字响彻整个欧洲上空,不少社会名流慕名到菲尔奈求见。菲尔奈成为当时欧洲进步舆论的中心,当时的社会进步人士尊称伏尔泰为“菲尔奈教长”。
晚年的伏尔泰充满了对革命的渴望。他说:“我所看见的一切,都在传播着革命的种子。革命的发生将不可避免。”果然,在他去世10年后,法国终于爆发了震撼整个欧洲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尽管伏尔泰曾为自己不能亲眼看见它的到来而遗憾过,但他的思想对启迪人民心智,激发他们对自由权利的向往起过很大作用。1791年,伏尔泰的遗骸被运回巴黎时,人们在他的灵车上写下几个醒目的大字:“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应该说,这是对九泉之下的伏尔泰最大的慰藉。